马上注册,所有资料全部下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地表水这个要素的知识点是我的弱项,一直在学习过程中,特别是废水治理方法的详细内容,仅知道个大概,对于2010年《技术方法》工业废水处理技术的考题(共5分),我咨询了一个经常做废水处理的同事,并把其解释的意思也放在里面。
一、题目(学员可以自测一下)
1、用以去除含胶体有机物的污水处理方法是( )。(单选)
A.过滤法 B.化学中和法
C.活性污泥法 D.膜分离法
2、某公司含磷废水的磷酸盐(以P计)浓度4.0mg/L,为满足处理后磷酸盐浓度≤1.0mg/L的要求,污水处理工艺应采取( )。(单选)
A.化学氧化法 B.化学沉淀法
C.活性污泥法 D.超滤法
3、某城市二级污水处理厂出水总氮指标尚不能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要求,为了使氮达标排放,通常优先选用的后续处理工艺是( )。(单选)
A.生物滤池法 B.臭氧氧化法
C.化学沉淀法 D.活性炭吸附法
4、在化学沉淀处理工艺中影响处理效果的主要因素有( )。(不定项)
A.沉淀液的配制 B.投加沉淀剂后的反应时间
C.泥渣处置方式 D.进行固液分离的沉淀时间
二、参考答案
1、C.如选项中有絮凝沉淀法,相信大部分考生能选此答案。水中胶体物质是微粒的一个种类,如果颗粒直径在10-4mm以上的称悬浮物质,如果颗粒直径在10-4~10-6mm之间的微料称胶体物质。水中的有机胶体物质主要是植物或动物肢体腐烂和分解而生成的腐殖质,腐殖质含量较多时,水体呈黄绿色或褐色。胶体物质由于微粒水,重量轻,很难依靠重力和常规的过滤法去除,一般在水中加入药剂破坏其稳定,使胶体颗粒增大而沉降予以去除,这说是絮凝沉淀法。
本题问的是“胶体有机物”,常规过滤法去除效率有限,除非用“超滤法”,而活性污泥法对可溶解的和胶体的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以及能被活性污泥悬浮物质和其它一些物质。
2、B.教材中对常见的除磷方法介绍了化学沉淀法、生物除磷法,但没有比较两种方法的优缺点。生物除磷是一种相对经济的除磷方法,但由于该除磷工艺目前还不能保证稳定达到较高的出水标准的要求。要达到稳定的出水标准,常需要采取化学除磷措施来满足要求。
3、A.教材中介绍脱氮的方法有:
(1)生物(硝化与反硝化)法——公认的经济有效的方法。生物滤池法可以令生物膜上繁殖的优势菌种分别为好氧异养菌或硝化菌、反硝化菌,从而达到除碳及脱氮目的。
(2)选择性离子交换——比如用沸石进行脱氮,沸石是一种架状结构的硅铝酸盐,其内部含有许多孔穴和通道,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积,且构架上的平衡阳离子与构架结合得不紧密极易与水溶液中的阳离子发生交换作用。离子交换法除氮就是根据沸石这一结构上的特征,利用沸石上的阳离子与水中的NH4+和NO2- 发生交换达到去除的目的。
(3)折点氯化。折点氯化法是投加过量的氯(Cl2 )或次氯酸钠(NaOCl) ,使废水中氨完全氧化为N2 的方法。
(4)氨的气提(略)。
脱氮的方法还有:化学沉淀法、电化学处理、反渗透法等。化学沉淀法处理NH4+ - N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一种新的处理方法,其主要原理就是NH4+ 、Mg2 + 、PO43 - 在碱性水溶液中生成MgNH4 PO4 ·6H2O沉淀。与吹脱法相同,化学沉淀法只能去除废水中的氨氮,对TN的去除效果不好,而且由于此法需要大量化学药品,因此所需费用较高。电化学氧化除氨是指在电场的作用下将氨氧化为N2 等含氮物质,从而达到去除氨氮的目的。
4、ABD。教材对化学沉淀处理工艺过程有介绍,但没有介绍每个过程是如何影响处理效果的。泥渣的处置方式是指对处理后的泥渣是如何进行最终处理的,如是运往填埋场、焚烧还是综合利用?这个选项与处理效果没有关系了。
三、启示
1、技术方法中的这个考点,对于《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学得不好或者不是从事污水治理工程的考生来说,不好得分,不是一眼就能看得出答案。
2、无论以前是学什么专业的考生,对污水处理常见方法的宏观原理应该要知道。
以上内容纯属个人理解,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摘自徐颂老师)
学习了,受益匪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