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46|回复: 2

2013年审计师《宏观经济学基础》精讲笔记一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6-4-27 12: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所有资料全部下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第一章 概 论   第一节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
  一、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了解)
  (一)宏观经济学的产生
  1.亚当斯密的《国富论》是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开端。
  凯恩斯的《通论》被认为是现代宏观经济学诞生的标志。
  2.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西方出现“滞胀”,即经济增长停滞(产出不变)、存在大量失业与通货膨胀并存(通货膨胀与失业率同时上升)。
  【例题1-单】宏观经济学中的“滞涨”是指( )。
  A.产出和物价水平同时下跌
  B. 产出和物价水平同时上涨
  C.物价水平下降,产出水平停滞
  D. 物价水平上升,产出水平停滞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经济增长停滞表现为生产停滞,即产出水平停滞;存在通货膨胀意味着物价水平上升。
  (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社会总体的经济活动
  【注意】微观研究个体经济活动,微观是宏观的基础,但总体经济行为决非个体经济行为的简单加总。
  (三)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1.短期经济周期波动中的失业和通货膨胀问题。
  2.长期经济增长问题。
  二、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掌握)
  公共物品、外部性、不完全竞争、不完全信息会造成市场失灵,需要由政府进行干预。
  【链接】宏观经济失衡、收入分配不公、经济秩序失范也会造成市场失灵,也需要由政府进行干预。(教材P8)
  【例题2-单】(2007)凯恩斯宏观经济学认为,政府干预市场经济的主要原因是( )。
  A.政府是万能的
  B.政府是管理机构
  C.存在市场失灵
  D.“自动稳定器”无用
  『正确答案』C
  (一)公共物品
  1.特点: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区分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的标志)
  (解释:某个人无法阻止他人去同时利用路灯,此即非排他性。某个人利用路灯也并不影响他人利用路灯,你的消费不会减少其他人的消费,此即非竞争性。)
  2.例子:国防、广播电视、灯塔、警察、 道路等
  3.政府干预方式:公共物品的生产和消费问题不能由市场上的个人决策来解决,必须由政府来承担提供公共物品的任务。
  (解释: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决定了人们不用购买仍可以进行消费,因此公共物品就没有价格,生产者也就不愿意向社会提供公共物品。所以,必须由政府来承担提供公共物品的任务。)
  【例题3-多】(2006初)私人在消费上的特点有( )。
  A.非排他性
  B.非竞争性
  C.竞争性
  D.排他性
  E.再生性
  『正确答案』CD
  【例题4-单】(2008初)下列属于私人物品的有( )。
  A.警察
  B.灯塔
  C.国防
  D.电视机
  『正确答案』D
  【例题5-多】(2006)公共物品不具备消费的竞争性,下列物品中属于公共物品的有( )。
  A.国防
  B.道路
  C.汽车
  D.广播电视
  E.电视机
  『正确答案』ABD
  『答案解析』汽车和电视机具有消费的排他性,不属于公共物品。
  【例题6-单】单纯依靠市场的调节,会使公共物品的产量( )。
  A.高于最优产量
  B.低于最优产量
  C.等于最优产量
  D.时而高于,时而低于最优产量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单传依靠市场的调节,会使公共物品的产量低于最优产量,这是由公共物品的非竞争性和排他性决定的。

  (二)外部性
  1.定义:指单个家庭或厂商的经济活动对其他家庭或厂商的外部影响,也称为外在效应或溢出效应。(简单理解为某些经济活动导致外部其他人受益或受损。)
  2.分类:
分类定义影响例子外部经济(正外部性)生产的外部经济厂商的经济活动对社会产生有利影响1.私人利益小于社会利益
2.私人成本大于社会成本企业培训雇员消费的外部经济家庭的经济活动对社会产生有利影响家庭对周围环境绿化外部不经济(负外部性)生产的外部不经济厂商的经济活动对社会产生不利影响1.私人利益大于社会利益
2.私人成本小于社会成本企业排放污水消费的外部不经济家庭的消费行为对其他家庭带来不利影响吸烟
  3.政府干预:针对外部性会造成资源配置失当,政府可采取多种方案,目的在于优化资源配置。
  (1)征税(针对生产的外部不经济):由政府向引起外部不经济的企业征税。即把引起外部不经济的外部成本转给引起这件事的生产者。此时,污染就成为生产者成本的一部分,使私人成本增加到与社会成本相等。
  补贴(针对生产的外部经济):由政府向引起外部经济的生产者给予补贴。即把引起外部经济的外部收益转给引起正外部性的生产者。此时,外部收益就成为生产者收益的一部分,使私人收益增加到与社会收益相等。
  (2)企业合并:通过将外部经济的企业与外部不经济的企业合并为一个企业的方式
  (3)明确产权
  (4)政府直接管制
  【例题7-多】针对企业生产的外部不经济,政府干预的政策措施有( )。
  A.征税
  B.企业合并
  C.反托拉斯法
  D.价格控制
  E.逆向选择
  『正确答案』AB
  【例题8-单】(2007)吸烟者在公共场所吸烟并造成他人被动吸烟,经济学家称这种经济活动为( )。
  A.公共产品
  B. 外部不经济
  C.不完全竞争
  D. 不完全信息
  『正确答案』B
  【例题9-多】(2009)某企业排放污水造成环境污染,并使农业减产,这时该企业的( )。
  A.私人利益大于社会利益
  B.私人利益小于社会利益
  C.私人成本大于社会成本
  D.私人成本小于社会成本
  E.私人成本等于社会成本
  『正确答案』AD
  『答案解析』某企业排放污水造成环境污染,并使农业减产,属于生产的外部不经济,显然,按照表格的内容,私人利益大于社会利益,私人成本小于社会成本。
  (三)不完全竞争
  1.定义:指当市场竞争不充分,至少存在一个足以影响市场价格的生产者或消费者。
  【补充】不完全竞争包括完全垄断、寡头竞争、垄断竞争
  2.主要表现:市场垄断。
  3.政府干预方式:
  (1)主要措施:政府管制、反托拉斯法
  ①政府管制:
  一类是经济管制,主要指政府对垄断厂商的产品价格、产量、市场进入和退出条件、特殊行业的服务标准的控制等。
  另一类是社会管制,这类管制是用来保护环境以及劳动者和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
  ②反托拉斯法(通过制定反垄断法或反托拉斯法)
  (2)其他措施:配给、价格控制、税收、补贴政策、法律法规、行业国有化等。
  【例题10-多】(2004)不完全竞争是市场失灵的一种形式,政府干预不完全竞争的方法有()。
  A.政府管制
  B.价格控制
  C.实行企业合并
  D.规定财产权
  E.实施反垄断法
  『正确答案』ABE
  『答案解析』措施包括政府管制(经济管制和社会管制)、反托拉斯法(制定反垄断法或反托拉斯法)、配给、价格控制、税收、补贴政策、法律法规、行业国有化等。
  (四)不完全信息
  1.影响:信息不对称(不完全)不能实现商品市场、要素市场和所有市场同时均衡,从而造成市场的无效率。
  2.表现:
  (1)逆向选择:消费者无法对每一商品的质量进行准确判断,只能对商品的“平均质量”作出估计,并以此作为付费的依据,高于平均质量的商品由于消费者付费低则会退出市场。
  (2)道德风险:在交易或合约关系形成后,由于一方的行为难以被对方所察知,则一方有可能做出损人利己的选择。例如违背合同、不守诺言等。
  3.政府干预方式:
  政府通过对信息资源的调控,增加市场的“透明度”,以便消费者和生产者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
  【例题11-多】(2004初)市场失灵情况包括( )。
  A.公共物品
  B.外部影响
  C.完全竞争
  D.不完全信息
  E.寡头竞争
  『正确答案』ABDE
  『答案解析』寡头竞争属于不完全竞争。
  三、政府干预的主要阶段(了解)
  1.“夜警政府”阶段:崇尚市场机制,主张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政府作用范围小。
  2.“全能政府”阶段:市场失灵导致政府干预,政府作用范围广。
  3.“有效政府”阶段:市场机制作用是基础,政府只有在市场失灵产生时才进行干预和矫正。
  政府主要职能:一是提供公共产品与服务;二是维护公平的市场竞争秩序;三是实施宏观调控;四是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国和论坛是以专业提供建筑工程、金融会计、国家公务员、职业资格、学历认证、计算机及外贸等九大类100多种考试的考试资讯、考试交流、试题资料下载、考试服务和学习交流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27 22: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顶顶。
国和论坛是以专业提供建筑工程、金融会计、国家公务员、职业资格、学历认证、计算机及外贸等九大类100多种考试的考试资讯、考试交流、试题资料下载、考试服务和学习交流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发表于 2016-4-27 22: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支持一下,非常感谢!!
国和论坛是以专业提供建筑工程、金融会计、国家公务员、职业资格、学历认证、计算机及外贸等九大类100多种考试的考试资讯、考试交流、试题资料下载、考试服务和学习交流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最新帖子|国和论坛 ( 京ICP备12043779号-9 )

GMT+8, 2025-4-12 08:2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