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所有资料全部下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当进行投资方案决策时,一般投资多少(即原始投资额,一般简化考虑为0时点投入),项目寿命期内年现金流量(当然的预测的)是已知的,否则投资决策没有依据。这时,让NPV=0,求出相应的I值(求净现值公式折现率),这个I值即IRR.IRR是项目本身“内含”的报酬率。(教材:投资方案实际可能达到的投资报酬率)。求IRR与净现金法已知“投资者要求的最低报酬率”求NPV,计算方向正好相反。求IRR公式总思路是净现值法,但由于年现金流的特点不同(相等,不相等)产生两套计算方法。1.未来每年现金净流量相等时0=未来每年现金净流量×年金现值系数-原始投资额现值
插值法的运用:
原因:因为年金现值系数表只精确到百分位,并以1%,2%甚至4%为间隔,意味着查表取值只能精确到百分位。比如代入公式(未来每年现金净流量×年金现值系数-原始投资额现值)10%(年金现值系数投资期是已知的),求NPV如果大于0,代入12%,求NPV时如果小于0,则意味着NPV=0的值在10%-12%之间,此时查表已经没法求了,所以此处才有了较粗略的插值法。因为公式中未来每年现金净流量的误差就不小,此处这点误差是意义不大的。
关于此处折现率选择规律:
为什么折现率赿大,折现值赿小?
把每年的现金流净额体会为本利混合,折现值体会为本金,则折现率是按年复利的利率(投资者要求的利息率),同样的年现金净流量下,利率(即折现率)赿高,当然本金要求就赿小。
2.未来每年现金净流量不相等时
区别只是查表时,用的不是年金现金系数表,而是复利现值系数表。年年查,查的次数要多,相对麻烦些。
小结:由于现金净流量、NPV、ANCF、PVI、IRR等是为投资管理准备的评价指标,其各自优缺点及适用性当然也很重要,应在学习第三节项目投资管理后仔细体会,或在做题中体会。建议:做例6-6,6-7,理解表6-5数据后,自己重填列一遍,体会IRR、插值法的计算过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