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所有资料全部下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一、合并范围(实质:达到控制)
1、量的标准:母公司控股>50%(=50%就不行),三种情况:
①、直接
②、间接
③、直接+间接
2、质的标准(其它控制情形):
①、与其它投资者有协议,持有半数以上表决权
②、据章程,有权控制财务和经营政策
③、有权任免多数董事会成员
④、董事会上有半数以上投票权
*****不在合并范围的情况(实质:不具有控制权):
如准备停业、宣告破产、短期持有、受外汇管制的国外子公司,非持续经营的净资产为负数的公司(持续经营的不能算)。
五、合并会计报表抵销分录的编制(注:不是会计科目,而是报表项目)
(一)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项目的抵销
抵销分录为:
借:实收资本(子公司)
资本公积(子公司)
盈余公积(子公司)
未分配利润(子公司)
合并价差(也可能在贷方)
贷:长期股权投资(母公司)
少数股东权益(子公司所有者权益×少数股东投资持股比例)
做这笔分录的技巧是,按顺序做分录:1、先将子公司的净资产(多个子公司即为汇总数)抵销;2、再将母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全部转平(注意:必须是合并范围的长期股权投资);3、少数股东权益是子公司的净资产与少数股权比例的乘积,一定要计算准确;4、最后倒推出合并价差。
(二)内部投资收益等项目与子公司利润分配有关项目等的抵销
抵销分录为:
借:期初未分配利润(子公司)
投资收益(母公司)
少数股东收益(子公司净利润×少数股东投资持股比例)
贷:提取盈余公积(子公司)
应付利润(子公司)
未分配利润(子公司)
(三)内部提取盈余公积的抵销处理
1.对以前年度提取的盈余公积的转回
借:期初未分配利润(子公司以前年度提取盈余公积×母公司投资持股比例)
贷:盈余公积
2.对本期提取盈余公积的转回
借:提取盈余公积(子公司本期提取盈余公积×母公司投资持股比例)
贷:盈余公积
(四)内部债权与债务项目的抵销
1.内部债权债务项目本身的抵销
在编制合并资产负债表时需要进行抵销处理的内部债权债务项目主要包括:
(1)应收账款与应付账款;
(2)应收票据与应付票据;
(3)预付账款与预收账款;
(4)长期债券投资与应付债券(二者不一致的差额作为合并价差处理);
(5)应收股利与应付股利;其他应收款与其他应付款。抵销分录为:
借:债务类项目
贷:债权类项目
2.内部利息收入和利息费用项目的抵销
抵销分录为:
借:投资收益(长期债券投资确认的投资收益)
贷:财务费用(或在建工程)
3.内部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的抵销
首先抵销坏账准备年初数,抵销分录为:
借:坏账准备
贷:
期初未分配利润
然后将本期计提数抵销,抵销分录与计提分录借贷方向相反。
(五)内部商品销售业务的抵销
1.将期初存货中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抵销
借:期初未分配利润(期初存货中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
贷:主营业务成本
2.将本期内部商品销售收入抵销
借:主营业务收入(本期内部商品销售产生的收入)
贷:主营业务成本
3.将期末存货中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抵销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存货(期末存货中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
(六)内部固定资产交易的处理
1.
一方的固定资产,另一方购入后仍作为固定资产
2.
一方的商品,另一方购入后作为固定资产
假设:“不考虑关联交易”或“价格是公允的”
(1)未发生变卖或报废的内部交易固定资产的抵销
①将期初固定资产原价中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抵销
借:期初未分配利润
贷:固定资产原价(期初固定资产原价中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
②将期初累计多提折旧抵销
借:累计折旧(期初累计多提折旧)
贷:期初未分配利润
③将本期购入的固定资产原价中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抵销
借:主营业务收入(本期内部固定资产交易产生的收入)
贷:主营业务成本(本期内部固定资产交易产生的销售成本)
固定资产原价(本期购入的固定资产原价中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
④将本期多提折旧抵销
借:累计折旧(本期多提折旧)
贷:管理费用
(2)发生变卖或报废情况下的内部交易固定资产的抵销
将上述抵销分录中的"固定资产原价"项目和"累计折旧"项目用"营业外收入"项目或"营业外支出"项目代替。
①将期初固定资产原价中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抵销
借:期初未分配利润
贷:营业外收入(期初固定资产原价中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
②将期初累计多提折旧抵销
借:营业外收入(期初累计多提折旧)
贷:期初未分配利润
③将本期多提折旧抵销
借:营业外收入(本期多提折旧)
贷:管理费用
无形资产参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跌价准备参照坏帐准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