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98|回复: 0

[中级会计实务] 06年《初级会计实务》问题解答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6-8-21 17: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所有资料全部下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1.提问:请问关于应收票据的贴现问题如何掌握?
解答:应收票据贴现不属于初级会计实务考试大纲的内容,相关内容请参见《中级会计实务》。
2.提问:请您通俗的讲解一下什么叫“权责发生制”?
解答:会计原则不属于初级会计实务考试大纲的内容,相关内容请参见《中级会计实务》。
3.材料成本差异如何核算?
解答:参见《初级会计实务》教材156-159页的内容。
4.固定资产应提的折旧总额,是固定资产原价减去预计残值后的余额,还要加上预计清理费用吗?大纲中是不是有错误啊?
解答:固定资产应提的折旧总额为固定资产原价减去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指固定资产报废时可以收回的残余价值扣除预计清理费用后的数额。大纲有关内容是正确的。
5.长期 债券 投资核算中,如果所支付的相关税费金额较小,应记入哪里?如果税费金额较大应怎么处理?
解答:如果所支付的相关税费金额较小,可以直接计入投资收益;如果相关税费金额较大,应先计入初始投资成本,并于计提 利息 、摊销溢折价时平均摊销,计入投资收益。
6.第51页写到:对于涉及现金和银行存款之间的业务,如将现金存入银行或从银行提现金,为了避免重复记账,一般只编制付款凭证,不编收款凭证。我的理解是:
借:现金
借:银行存款
贷:收入
贷:现金
可以编制成:借:银行存款
贷:收入
这样编制的是收款凭证,与书中提到的只编制付款凭证不一样。
后面提到的出纳人员应根据会计人员审核无误的收款凭证和付款凭证办理收付款业务。是不是说以上省略的现金借贷方分录出纳人员编制会计分录时也可以省略?请问我所理解的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请给予指正?
解答:您的理解不正确。对于涉及现金和银行存款之间的经济业务,仅指这两个会计科目之间的业务,一般只需编制付款凭证。如,将现金存入银行,编制现金付款凭证,会计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
贷:现金
从银行提取现金,编制银行存款付款凭证,会计分录为:
借:现金
贷:银行存款
7.请问一般纳税人向小规模纳税人购进货物时,小规模纳税人只能开普通发票,那一般纳税人是按17%算出不含税价还是按6%算出不含税价?在计算进项税额时是按17%还是按6%?
解答:根据税法的相关规定,只有从销售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才允许作为进项税额从销项税额中抵扣。一般纳税人向小规模纳税人购进货物,不能取得专用发票时,其购进货物所支付的全部货款均应全部记入所购货物的成本,不涉及进项税额的计算问题。
8.第371页计算所得税时,为何要考虑营业外收支后再计算所得税额,而有的题目却没有考虑营业外收支直接计算所得税,比如2004年单项选择第15题,请问计算所得税时有什么相应的规定吗?
解答:利润总额及所得税的计算公式如下:
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营业费用- 管理 费用-财务费用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应纳税所得额=税前会计利润(即利润总额)+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
应交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税率
您的理解有误。2004年单项选择第15题,也考虑了营业外收支,利润总额的计算是这样的:利润总额=500万元(主营业务利润)+10万元(其他业务利润)-10万元(财务费用)+20万元(营业外收入)-10万元(营业外支出)=510万元,利润总额再扣除所得税,得出净利润。
9.第307页的关于B 企业 的分录中,在B企业实际销售的分录中为何没有“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成本”?
解答:第307页为采取收取手续费的代销方式销售 商品 的例子。在这种代销方式下,受托方通常按照委托方规定的价格销售,不得自行改变售价,受托方只是根据所代销的商品数量向委托方收取一定的手续费。对受托方来讲,销售受托代销商品时只是代委托方收取了款项,属于应付款项性质,而非收入实现。因此,B企业实际销售的分录中没有“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成本”分录,只有计算、扣取代销手续费收入分录。
1.提问:请问假如购进原材料6000元,未付款。是不是资产与权益同时增加?
解答:是。具体讲,是资产和债权人权益同时增加。
2.提问:第313页提供劳务收入的核算中下面的分录我不怎么明白:
实际发生成本时:借:劳务成本 38000
贷:应付工资 38000
预收账款时:借:银行存款 80000
贷:预收账款 80000
按完工百分比是25%,咨询费总额是240000元计算:
借:预收账款 240000×25%=6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240000×25%=60000,为什么上述两个预收账款的数额可以不一样呢?
解答:第一个预收账款的金额是实际收到的预收款金额,第二个预收账款的金额是按完工百分比法计算的应确认为当期主营业务收入的金额。当期应确认的收入=240000×25%-0=60000(元),因此第二个预收账款的金额为60000元。
3.提问:在计划成本法下,“货款已经支付,同时材料验收入库”与“货款已经支付,材料尚未验收入库”的会计分录是不是一样?我觉得不应该一样,可是教材上的一样,是教材上的有错误,还是我错了?
解答:计划成本法下,以上两种情况下第一笔分录都是一样的,所不同的是前一种情况在期末还需做一笔材料入库的分录,即借记“原材料”科目,贷记“物资采购”科目,借记或贷记“材料成本差异”科目。因此,教材的会计处理是正确的。
4.提问:第10页第9行的“应收及预付款项”,是“应收及预付账款”吗?另外,第11页第10行的“预收货款”,是“预收账款”科目吗?
解答:教材第10页的“应收及预付款项”是个总称,包括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等。教材第11页的“预收货款”旨在说明流动负债包括的内容,其对应的科目是“预收账款”。
5.提问:对账中有账证、账账、账实核对,后在考会计证的书中又加了账表核对,但本次初级书中并没有提及,我想问一下,如果考试的话,选择了账表核对是否正确而不会扣分?
解答:会计 资格 考试的各科考试及命题均以各科目考试大纲为准,请按此复习。
6.提问:第3页倒数第二行中“工业 企业 是从事工业产品生产和销售的营利性经济组织”中的“营利性”是什么意思?没有印刷错误吗?不会是“赢利性”吧?它指的“营利性”包括哪些方面?
解答:简单讲,“营利性”指以赚取利润为目的的性质。
问题解答三
1.提问:请问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方法中的工作量法和年数总和法如何区分?
解答:请参阅教材第208-211页的内容。
2.提问:企业计算固定资产累计折旧怎么算,好像跟教材知识有区別?
解答:请参阅教材第206-207页内容。
3.提问:我在学习其它应收款的核算时发现第134页中【例3-25】中的会计分录是不是错了?报销基本生产车间日常开支不应该贷记“现金”,应该冲销【例3-24】中的其它应收款,这样现金就重复记了,增大了支出?
解答:教材分录是正确的,请参阅教材第133页关于定额备用金制的内容。
4.提问:第311页【例6-10】第一笔分录的数字没印,应该是什么?
解答:劳务成本的归集是分多笔业务发生的,本例中未给出每笔业务的发生金额,因此分录中没有写具体金额,总金额是180000元。
5.提问:第131页说预付账款可以在应付账款里核算,但在编制资产负债表时应把它们分别反映,既然核算在一起了,到期末又怎么才能把应付账款和预付账款的款项分开呢?应收账款和预收账款核算在一起的时候,是否编制资产负债表时也应分开反映?
解答:请参阅教材第346页资产负债表各项目的填列方法中关于“应付账款”和“预付账款”项目计算填列的说明。应收账款和预收账款在编制资产负债表时也应分开反映。
6.提问:第186页提到的为取得 债券 所发生的税金、手续费等相关费用数额较小的,可直接计入“投资收益”,不计入初始投资成本。但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第二十三条(一)第1点规定“长期债权投资为取得所发生的税金,手续费等相关费用数额较小的,可直接计入当期‘财务费用’,不计入初始投资成本”。两者间是否有冲突?应以哪个为准?
解答:以教材为准。
7.提问:第145页提到:本月月末库存存货成本中有两个等式,可是按实际金额来计算却有误差6元,请问这该如何解释?即按书中算法月末库存成本为:3000+17100-18430.5=1669.5,可按另一种算法为:150×11.17=1675.5元,如果是考试中,我将按哪种做法呢?
解答:因存货单位成本的计算有时会出现除不尽,四舍五入的情况,因此会产生小误差。考试时两种算法都可以。
8.提问:第178页【例3-82】中乙 企业 2003年1月5日购买的 债券 ,2003年12月25日B企业分配当年 利息 是不是不应该做冲减投资成本处理,而作为投资收益处理?即:
借:银行存款 8000
贷:应收利息 8000
解答:教材分录是正确的,请参阅教材第178页的讲解。
9.提问:请问计提工会经费、教育费附加的会计分录怎么做?
解答:计提工会经费:借记“ 管理 费用”科目,贷记“其他应付款”科目。计提教育费附加:借记“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等科目,贷记“其他应交款”科目。
10.提问:第211页中用年数总和法求第3年的年折旧额,书中考虑了净残值,设备是预计使用8年,第3年中是不是应该不用考虑净残值,在第7年中考虑?
解答:教材的计算是正确的,参见教材第210页关于年数总和法的计算公式及讲解。
11.提问:科目汇总表与汇总记账凭证有何区别?
解答:请参阅教材第84-86页的讲解。
12.提问:为什么讲投资的时候,溢价和折价购入债券等等都没有涉及,是否考试中不做要求?
解答:请以考试大纲要求为准。
13.提问:请解释毛利率法。
解答:请参阅教材第147-148页内容。
问题解答四
1.提问:第362页第(30)小题计算本年应交所得税,答案的应纳税所得额为什么能扣除“处理固定资产净收益”的300000元?
解答:所扣除的300000元为本期收到的股利而非处理固定资产净收益。按照教材第356页经济业务(10),企业本期收到股利300000元,应将其作为投资收益入账,企业最后计算确定的税前利润总额包括了该项投资收益。但该项投资收益系被投资单位的税后分配,按照税法的规定,对投资企业分得的所得税税率一致的税后所得不再重复缴纳所得税,因此,投资企业应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将其从税前会计利润中扣除。
2.提问:请问生产成本是否属于资产类(在会计目录表中生产成本是属于成本类)?
解答:生产成本科目属于成本类。在编制资产负债表时,“生产成本”科目余额并入“存货”项目列示。
3.提问:第179页3月10日宣告分派股利为什么不作分录?
解答:按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短期投资持有期间获得的股利,应于实际取得时直接做冲减初始投资成本的分录。
4.提问:我想问一下假如有一个新办的企业,有一些开办费,请问这些开办费如何做会计处理?
解答:请参阅教材第232页关于长期待摊费用的讲解。
5.提问:第195页【例3-98】中的第③问2002年收取股利时的分录是否有错?我的理解是应补回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10000元[10000=(150000-100000)×20%],故分录应为:
借:银行存款 20 000
长期股权投资——股票投资 10 000
贷:投资收益——股利收入 30 000
解答:教材分录是正确的,请参阅教材的相关讲解。
6.提问:第365页会计报表的资产负债表长期负债中的长期借款年初数3600000是不是有误?因为第355页的长期借款贷方余额是8600000。
解答:教材是正确的,长期借款贷方余额中有5000000列在了“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栏内。
7.提问:日记账中月度结账时“本月合计”的下面通栏划单红线还是“本月合计”的上、下通栏划单红线?
解答:请参阅教材第77页讲解。
8.提问:第356页第(11)题不需要计算应交营业税吗?
解答:不需要。
9.提问:第256页【例4-40】中的会计分录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销项税额)这里为什么不是(销项税额转出)?【例4-30】就是转出的。
解答:企业在建工程领用本企业生产的产品,为视同销售行为,因此计入销项税额专栏。
10.提问:第219页【例3-114】的第⑥问,结转固定资产清理后的净收益是怎么计算的?第217页【例3-111】的最后一笔结转报废固定资产清理后发生的净损失怎么计算?
解答:第219页,固定资产清理净收益金额为“固定资产清理”科目的所有贷方余额合计减去所有借方余额合计后的金额。
第217页,固定资产报废净损失金额为“固定资产清理”科目的所有借方余额合计减去所有贷方余额合计后的金额。
11.提问:第254页【例4-36】中的会计分录“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这一笔为什么不用做?
解答:参见第254页的讲解。
12.提问:请问如何理解“应交税金”这个科目?如何理解“个人所得税”?为什么教材中将 企业 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计入“应交税金”?我的理解是:(1)个人所得税属于个人行为,不属于企业税金范畴;(2)个人所得税是企业应付暂时未付的款项,应计入“其他应付款”。
解答:企业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应通过“应交税金”科目核算,您理解有误。
13.提问:第七章会计报表里没有讲到现金流量表的内容,我看过2003年的书里是有的,那么是不是今年不会考到关于现金流量表的内容呢?
解答:考试范围以考试大纲为准。
14.提问:关于长期借款的 利息 资本化率如何核算?
解答:请参阅中级会计实务教材。
15.提问:第194 页【例 3-98】中2001年收取股利时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
贷:长期股权投资 ---- 股票投资
而同样 2002 年收取股利时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
贷:投资收益
这样做是否正确,为何不同?
如果是我个人做法是:借“银行存款”,贷“应收股利”可以吗?
解答:教材分录正确。请参阅教材第 192-194 页的讲解。
16.提问:请问当企业销售 商品 发生了现金折扣时,销售方计入财务费用的折扣中是否包括了增值税销项税额在内,即书上第130 页【例3-21】 是以总价直接乘以折扣率计入的财务费用没有包括增值税销项税额,而书上第241 页【例4-13】是企业购入了商品,购方所冲减的财务费用却是以总价款加上增值税进项税额之后乘以的折扣率,请问应如何计算?
解答:考题中对计算现金折扣是否考虑增值税一般会有说明,请以题目要求为准。
17.提问:第360页第12题为什么短期借款利息不是用“短期借款”而是用“预提费用”?
解答:请参阅教材第235页的讲解。
18.提问:在编制资产负债表时,企业购入的到期还本付息 债券 应收的利息不在“应收利息”中反映,应在哪个科目反映呢?
解答:在“长期债权投资——债券投资”科目中反映。
19.提问:用现金进口原材料,价款1000元,增值税170元,会计分录是怎样的?是:
借:原材料 1170
贷:现金 1170
还是:借:原材料 1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 170
贷:现金 1170
解答:只有从海关取得的完税凭证上注明的增值税进项税额才能从销项税额中抵扣,如符合此条件,则应为后一个分录。
20.提问:请问从提取法定公益金到结转时的会计分录是怎样的?用法定公益金来买职工住房时相关的会计分录又怎么做呢?
解答:请参阅教材第287页的解释和例子。
国和论坛是以专业提供建筑工程、金融会计、国家公务员、职业资格、学历认证、计算机及外贸等九大类100多种考试的考试资讯、考试交流、试题资料下载、考试服务和学习交流平台!
回复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最新帖子|国和论坛 ( 京ICP备12043779号-9 )

GMT+8, 2025-4-11 19:02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