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所有资料全部下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一、2003 年 9 月 17 日晚,某公司生产部挤塑车间发生一起工伤事故,现将事故通报如下。
事故基本情况:
当事人:刘某
参加工作时间:2002 年 3 月,本工种工龄 12 个月
安全教育情况:接受过入厂三级教育
受伤部位:左手挠骨中段
伤害程度:轻伤
致害物:单工位吸塑机辅助压模架(171F 门吸塑模)
事故经过
9 月 17 日晚上约 22:30 分左右,挤塑车间 6#单工位(设备编号:599-129)操作工刘某在操
作设备生产时,未能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擅自对安全门及行程开关进行捆绑(短接,使设备在运行状态下,失去了安全联锁功能。当刘某发现吸塑辅助压模架压刀移位,设备已经处于自动生产状态,但是刘某在没有停机的情况下,用左手伸进危险区域对压刀位置进行调整修正,被迅速下行的辅助压模架压着左手小臂,造成左手挠骨中段骨折。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1、建立、健全本企业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是()的责任。
A.该单位主要负责人
B.该单位安全管理人员
C.该单位安全技术人员
2、事故中三级安全教育是指()
A.厂、车间、班组
C.一级、二级、三级
D.政府安全监管部门
B.初级、中级、高级
D.车间、班组、个人
E.该单位主管部门
E.厂、车间、个人
3、机械上常在防护装置上设置可开启的活动门,应使活动门不关闭机器就不能开动;在机
器运转时,活动门一打开机器就停止运转,这种功能()。
A.安全连锁
B.安全屏蔽
C.安全障碍
D.密闭保护
E.安全保护
4、按事故分级规定,该事故属于()。
A.重大事故
B.一般事故
C.较大事故
D.特别重大事故
E.都不是
5、按照《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的规定,该企业要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应该具备的安全
生产条件包括()。
A.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
C.半年进行一次安全评价
B.全投入符合安全生产要求
D.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置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E.业技术负责人取得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
6、人机系统中常见的事故有()。
A.物体打击
B.感染
C.触电
D.灼烫
E.以上都是
7、根据发生事故的原因分析,冲压作业中的危险主要有()。
A.设备结构具有的危险
B.动作失控
C.开关失灵
D.模具的危险
E.人的行为
答案:1.C 2.A 3.A 4.E 5.ABD 6.ACD 7.ABCD
二、×日,某双苯厂硝基苯精馏塔发生爆炸,造成 8 人死亡,60 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 6908 万元,并引发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国务院事故及时间调查组认定,中石油吉林石化分公司双苯厂“11.13”爆炸事故和松花江水污染事件是一起特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和特别
重大水污染责任事件。
1、爆炸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硝基苯精制岗位外操人员违反操作规程,在停止粗硝基苯进料后,未关闭预热器蒸汽阀门,导致预热器内物料气化;恢复硝基苯精致单元生产时,再次违反操作规程,先打开了预热器蒸汽阀门加热,后启动粗硝基苯进料泵进料,引起进入预热器
的物料突沸并发生剧烈振动,使预热器及管线的法兰松动、密封失效,空气吸入系统,由于摩擦、静电等原因,导致硝基苯精馏塔发生爆炸,并引发其它装置,设施连续爆炸。
2、爆炸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双苯厂对安全生产管理重视不够、对存在的安全隐患整改不力,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存在漏洞,劳动组织管理存在缺陷。
3、污染事件的直接原因是:双苯厂没有事故状态下防止受污染的“清净下水”流入松花江的措施,爆炸事故发生后,未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泄漏出来的部分物料和循环水及抢救事故现场消防水与残余物料的混合物流入松花江。
4、污染事件的主要原因:
一是吉化分公司及双苯厂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会引发松花江水污染问题没有进行深入研究有关应急预案有重大缺失。
二是吉林市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对水污染估计不足,重视不够,未提出防控措施和要求。
三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和股份公司对环境保护工作重视不够,对吉化分公司环保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失察,对水污染估计不足,重视够,未能及时督促采取措施。
四是吉林市环保局没有及时向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建议采取措施。
五是吉林省环保局对水污染问题重视不够,没有按照有关规定全面、准确地报告水污染程度。
六是环保总局在事件初期对可能产生的严重后果估计不足,重视不够,没有及时提出妥善处
置意见。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 8 题,每题 2 分,其中 1~4 题为单选题,5~8 题为多选题):
1、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七条规定,国家对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和储存实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和严格控制,并对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实行()。
A.抽检制度
B.监督制度
C.审批制度
D.代管制度
E.审查制度
2、《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十七条规定,生产、储存、使用剧毒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对本单位的生产、储存装置()进行一次安全评价;生产、储存、使用其他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对本单位的生产、储存装置()进行一次安全评价。
A.每年 每年
B.每年 每两年
C.每两年 每年
D.每两年 每两年
E.每两年 每三年
3、危险化学品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配备应急救援人员和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并定期组织演练。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当报()备案。
A.县级人民政府
C.市级人民政府
B.县级人民政府负责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综合工作的部门
D.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负责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综合工作的部门
E.省级人民政府
4、该事故如果按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的规定,事故等级是()
A.特别重大事故
B.特大事故
C.重大事故
D.较大事故
E.一般事故
5、除运输工具加油站、加气站外,危险化学品的生产装置和储存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储存设施,与下列场所、区域的距离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或者国家有关规定:()
A.居民区、商业中心、公园等人口密集区域
B.学校、医院、影剧院、体育场(馆)等公共设施
C.供水水源、水厂及水源保护区
D.河流、湖泊、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
E.牧场、养殖场、野生动物园
6、《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二十四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题工程()。安全设施投资应当纳入建设项目概算。
A.同时设计
B.同时制造
C.同时施工
D.同时通过检测检验
E.同事投入生产和使用
7、《安全生产法》第六十九条规定,()应当建立应急救援组织;应当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并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保证正常运转。
A.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
B.交通营运单位
C.供电单位
D.矿山
E.建筑施工单位
8、《安全生产法》第七十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单位负责人应当(),不得隐瞒不报、谎报或者拖延不报,不得故意破坏事故现场、毁灭有关证据。
A.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
B.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立即如实报告当地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
C.不管付出多大代价,抢救伤员
D.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E.先保护重要的物质设备,后救护遇难者
答案:1.C 2.B 3.D 4.C5.ABCD 6.ACE 7.ADE 8.ABD
三、某市一录像放映厅在开业前,公安消防机构对其防火设施、条件进行检查并通过。开业后不久,该录像厅负责人为了扩大营业面积,擅自对录像厅进行了改建,改建过程中将原有的紧急出口封闭。同时,由于该录像厅经常违法播放一些黄片,为了掩人耳目,在播放时经
常从外面把门锁上。对该录像厅的行为,曾有群众向公安消防机构举报,但公安消防机构未予足够重视,没有及时对其进行检查。某天晚上,40 多名观众正在厅里看录像,突然起火,由于门被反锁,又没有紧急出口,导致40 多名观众全部丧生火海,并导致附近一家服装店起火,直接经济损失达 100 多万元。
请根据上述情景,回答下列问题(共22 分):
1、根据《安全生产法》分析这起事故的责任人?
2、根据《消防法》分析这起事故的责任人?
3、分析这起事故的相关责任?
答案:
1、这是一起公安消防机构不对已经取得批准的生产经营单位依法进行监督检查,造成
特大生产安全事故的案例。《安全生产法》第 9 条明确规定,对已经依法取得批准的单位,
负责行政审批的单位发现其不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应当撤销原批准。这就是说,负有安
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行政部门不仅对生产经营单位有关安全生产的事项要严格依照有关
法律、法规、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的程序和条件进行审查,严把"入口关",对已经依
法取得批准从事相关活动的单位,还必须及时对其安全生产状况进行监督检查,而不能一批
了事。
2、《消防法》第 24 条也规定,消防机构应当对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遵守消防法律、法规的情况依法进行监督检查。对消防重点单位应当定期监督检查。本案中,录像厅
3在开业前曾依法通过了公安消防机构的消防验收,可以说,此时其是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但此后,录像厅擅自改建,封闭紧急防火出口,并经常反锁大门,实际上已经不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公安消防机构多次接到群众的有关举报,因此,对该录像厅的情况应当是了解的,但是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没有对该录像厅的安全生产条件进行及时的检查,并撤销其消防安全的批准。
3、虽然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录像厅负责人的行为造成的,但公安消防机构不依法履行监督检查职责,也对这起特大事故的发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应当依法追究其直接负责的有关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法律责任,包括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