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所有资料全部下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第八章 流动资产(一) 知识点一:概述
本章主要介绍了货币资金的组成及会计处理、应收账款计价及应收账款现金折扣的会计处理、预付账款、应收股利、应收利息及其他应收款的会计处理、应收款项减值的处理、交易性金融资产的界定及账务处理和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
本章考生应重点关注以下问题:
1.现金长短款的科目归属;
2.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
3.其他货币资金的构成;
4.应收票据贴现额的计算及贴现的账务处理;
5.应收账款现金折扣的账务处理;
6.预付账款和应付账款的报表列示;
7.应收款项减值的核算;
8.交易性金融资产处置损益及累计投资收益的推算;
9.期末外币账户汇兑损益的计算及科目归属。
知识点二:货币资金
货币资金分为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及其他货币资金。
8.1.1 库存现金
(一)现金使用范围
1.职工工资、津贴
2.个人劳务报酬
3.根据国家规定颁发给个人的科学技术、文化艺术、体育等各种奖金
4.各种劳保、福利费用以及国家规定的对个人的其他支出
5.向个人收购农副产品和其他物资的价款
6.出差人员必须随身携带的差旅费
7.结算起点(1000元)以下的零星支出
8.中国人民银行确定需要支付现金的其他支出
企业与其他单位的经济往来,除规定的范围可以使用现金外,应当通过开户银行进行转账结算。
(二)现金长短款的会计处理
8.1.2 银行存款
银行存款是企业存放在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货币资金。
(一)银行结算方式种类
1.银行汇票
2.银行本票
3.商业汇票
4.支票
5.汇兑
6.委托收款
7.托收承付
(二)银行开户规定
银行存款账户分为基本存款户、一般存款户、临时存款户和专用存款户,相关规定如下:
1.基本存款户:①工资、奖金支取只能使用该账户;②具有“四个一”规定,即一个企业只能选择一家银行的一个营业机构开立一个基本存款账户;③不能多家银行开立。
2.一般存款户:①是银行借款转存账户、分支机构账户;②可转账、存现但不能支现;③可多家银行开立,但同一家银行不能多处开立。
3.临时存款户:①临时经营开立;②符合规定可存取现金。
4.专用存款户:特定用途开立。
(三)银行存款损失核算
对于因金融机构的破产而造成的无法收回的银行存款应计入“营业外支出”。
(四)银行存款的对账
“银行存款日记账”应定期与“银行对账单”核对,至少每月核对一次。企业银行存款账面余额与银行对账单余额之间如有差额,应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调节相符,如没有记账错误,调节后的双方余额应相等。
企业银行存款账面余额与银行对账单余额之间不一致的原因,是因为存在未达账项。发生未达账项的具体情况有四种:一是企业已收款入账,银行尚未收款入账;二是企业已付款入账,银行尚未付款入账;三是银行已收款入账,企业尚未收款入账;四是银行已付款入账,企业尚未付款入账。
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只是为了核对账目,并不能作为调整银行存款账面余额的记账依据。
8.1.3 其他货币资金
(一)其他货币资金的概念
其他货币资金包括:外埠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证保证金存款、信用卡存款、存出投资款。
【要点提示】其他货币资金的内容构成是关键考点。
(二)其他货币资金业务的会计处理
其他货币资金的会计处理,大致可以分为办理(开立)、收到发票账单、退回余款三个阶段。
知识点三:应收票据
(一)票据的分类
1.按是否带息,分为带息票据和不带息票据
2.按承兑人的不同,分为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
(二)应收票据的会计处理
1.不带息应收票据的会计处理
2.带息票据的会计处理
3.应收票据贴现
(1)贴现额的计算过程
①票据到期值=票据面值×(1+票据利息率×票据期限)(带息票据)
②贴现息=票据到期值×贴现率×贴现期
③贴现额=票据到期值-贴现息
(2)应收票据贴现的账务处理
4.应收票据的背书转让
知识点四:应收账款
(一)概念
企业因赊销或赊账提供劳务而产生的债权。
(二)应收账款的金额计价
【要点提示】现金折扣与商业折扣对应收账款的影响是关键考点。
知识点五:预付账款及其他应收款
(一)“预付账款”的双重性
先为债权;后为债务,如为债务等同于“应付账款”企业在预付账款业务不多时,可用“应付账款”来代替。
(二)在资产负债表上,应根据“应付账款”和“预付账款”的明细账的借方余额记入“预付款项”项,而根据明细账的贷方余额记入“应付账款”项。
【要点提示】预计账款和应付账款的列报金额计算是关键考点。
(三)其他应收款
包括:各种赔款;存出保证金;备用金以及向职工收取的各种代垫款。
【要点提示】其他应收款的核算内容界定是关键考点。
知识点六:应收款项减值的核算
(一)应收款项等金融资产发生减值判断
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对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以外的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检查,如有客观证据表明该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应当提取减值准备。
这里所说的客观证据包括以下九项:
1.发行方或债务人发生严重财务困难;
2.债务人违反了合同条款,如偿付利息或本金发生违约或逾期等;
3.债权人出于经济或法律等方面因素的考虑,对发生财务困难的债务人作出让步;
4.债务人很可能倒闭或进行其他财务重组;
5.因发行方发生重大财务困难,该金融资产无法在活跃市场继续交易;
6.无法辨认一组金融资产中的某项资产的现金流量是否已经减少,但根据公开的数据对其进行总体评价后发现,该组金融资产自初始确认以来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确已减少且可计量,如该组金融资产的债务人支付能力逐步恶化,或债务人所在国家或地区失业率提高、担保物在其所在地区的价格明显下降、所处行业不景气等;
7.债务人经营所处的技术、市场、经济或法律环境等发生重大不利变化,使权益工具投资人可能无法收回投资成本;
8.权益工具投资的公允价值发生严重或非暂时性下跌;
9.其他表明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客观证据。
满足上述条件之一的,就应该考虑提取减值准备。
金融资产发生减值时,应当将该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减记的金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
【要点提示】减值迹象的判定是关键考点。
(二)应收款项减值的账务处理
知识点七:外币交易的相关概念
1.外币和记账本位币
记账本位币是指企业所选定的登账货币,而外币则是记账本位币之外的货币。所以此二者是个相对的概念。我国一般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
2.外币业务及外币账户
外币业务:凡是以外币计价的业务,均为外币业务。
外币账户:反映外币收支的账户,主要包括:外币现金;外币银行存款;外币应收账款;外币应付账款。其最大特点是:价值大小受汇率波动的影响。
3.汇率及表达方法
汇率是指货币之间的价值比
汇率有两种标价方法:
直接标价法 US$100:¥865
间接标价法 ¥100:US$15
4.记账汇率及账面汇率
记账汇率有两种:一是业务发生当日的市场汇率;二是业务发生当月一日的市场汇率。
账面汇率则是已经历史了的记账汇率。
5.现行汇率及历史汇率
6.银行挂牌买价、银行挂牌卖价和中间牌价
知识点八:记账本位币的确定
1.企业选定记账本位币,应当考虑的因素有:
(1)该货币主要影响商品和劳务的销售价格,通常以该货币进行商品和劳务的计价和结算;
(2)该货币主要影响商品和劳务所需人工、材料和其他费用,通常以该货币进行上述费用的计价和结算;
(3)融资活动获得的货币以及保存从经营活动中收取款项所使用的货币。
2.企业选定境外经营的记账本位币,还应当考虑的因素有:
(1)境外经营对其所从事的活动是否拥有很强的自主性――没有自主性则选择与境内企业相同的记账本位币,有自主性的则选择不同的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
(2)境外经营活动中与企业的交易是否在境外经营活动中占有较大比重――占较大比重的,选择与境内企业相同的记账本位币,不占较大比重的则选择不同的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
(3)境外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是否直接影响企业的现金流量、是否可以随时汇回――直接影响且可随时汇回的应选择与境内企业相同的记账本位币,否则则选择不同的记账本位币;
(4)境外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是否足以偿还其现有债务和可预期的债务――不足以偿还的,应选择与境内企业选择相同的记账本位币,否则反之。
知识点九: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原则
1.首先应认定记账本位币及记账汇率
通常记账汇率选择:
①即期汇率
即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当日人民币外汇牌价的中间价。
②即期汇率的近似汇率
即按系统合理的方法确定的、与交易发生日即期汇率近似的汇率。
2.当发生外币业务时,应以记账汇率将外币金额折算为记账本位币登账,并对外币账户的金额进行双重登记。如果是收到外币资本投入,应当按交易发生日即期汇率进行折算,不得采用合同约定汇率和即期汇率的近似汇率,按此标准核算不会出现外币资本折算差额。
3.期末应采用期末现行汇率对所有外币账户(外币货币性项目)进行调账,并对汇兑损益进行认定。
知识点十:外币业务的具体核算
1.一般外币业务的会计处理。
2.特殊外币业务的会计处理
(1)外币兑换的会计处理
(2)接受外币资本的投入
3.期末汇兑损益的认定
汇兑损益的归属方向
①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记入工程成本;
②不符合资本化条件而且属于筹建期内发生的部分则列入发生当期的“管理费用”;
③既不符合资本化条件又未发生在筹建期内的部分则计入各期损益列为“财务费用——汇兑损失”
【要点提示】外币业务的一般会计处理关键有两个考点:一是外币业务发生时外币折算的会计处理;二是期末汇兑损益调整的会计处理原则,特别是费用归属的对象及净损益额的计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