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kdkw999

[初级会计实务] 第八章、第九章 成本问题太纠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8-30 22:26:1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666717&ptid=816470 vreytime


    问题出在教材错误,这到题是大学成本会计书上的例题!
国和论坛是以专业提供建筑工程、金融会计、国家公务员、职业资格、学历认证、计算机及外贸等九大类100多种考试的考试资讯、考试交流、试题资料下载、考试服务和学习交流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发表于 2016-8-31 11:35:2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比较讨厌成本会计部分,我们还是先抓住客观题吧,主观题争取多得几分,总之进我们最大努力吧!大家加油
国和论坛是以专业提供建筑工程、金融会计、国家公务员、职业资格、学历认证、计算机及外贸等九大类100多种考试的考试资讯、考试交流、试题资料下载、考试服务和学习交流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发表于 2016-8-31 21:32:2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674715&ptid=816470 紫衣蝶舞


    努力吧!还有一个月呢!争取一次过关!
国和论坛是以专业提供建筑工程、金融会计、国家公务员、职业资格、学历认证、计算机及外贸等九大类100多种考试的考试资讯、考试交流、试题资料下载、考试服务和学习交流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发表于 2016-9-1 02:00:28 | 显示全部楼层
就是,加油吧!!!后面几章我也觉得很难!!!能会多少是多少吧!!!会一个算一个!!!!
国和论坛是以专业提供建筑工程、金融会计、国家公务员、职业资格、学历认证、计算机及外贸等九大类100多种考试的考试资讯、考试交流、试题资料下载、考试服务和学习交流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发表于 2016-9-1 16:01:3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717259&ptid=816470 快乐的木棉


    祝你成功!加油
国和论坛是以专业提供建筑工程、金融会计、国家公务员、职业资格、学历认证、计算机及外贸等九大类100多种考试的考试资讯、考试交流、试题资料下载、考试服务和学习交流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发表于 2016-9-1 23:43:0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问题,我也发现了,不但辅助生产成本的制造费用的26976没有分配到,连基本生产成本的制造费用900元都没有分配到(表9-5中的),当时上课的时候,我们老师就说这道例题出的相当不严谨,他都发现这两个问题了,还指出来说这道例题这种做法是错误的。
    而且我发现还有一个问题,也是在这道例题中最后的辅助生产成本中用的计划成本分配法(表9-12中)最后机修车间的成本15800和供电车间的成本13700没有加上它们分别被分配到的成本528和800,在之前第八章讲到辅助生产成本中的计划成本分配法(第230页表8-6中)时,两个车间分别被分配到成本又是加到它们各自的总成本中去了的,我就不明白这点了,到底是最后辅助车间的总成本是该加这个被分配到的成本呢还是不加?照第八章的内容来看,是要加的,联想到这道例题确实出的相当不严谨,我打算到时候再问问老师怎么做。
国和论坛是以专业提供建筑工程、金融会计、国家公务员、职业资格、学历认证、计算机及外贸等九大类100多种考试的考试资讯、考试交流、试题资料下载、考试服务和学习交流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发表于 2016-9-2 04:15:21 | 显示全部楼层
~~~8\9章我也懒得理了。。。

真的只占5分么。。成本会计没学- -看这两张记不住- -。。。太浪费时间了- -

还好财管已经学了- -最后一章秒杀了- -。~~
国和论坛是以专业提供建筑工程、金融会计、国家公务员、职业资格、学历认证、计算机及外贸等九大类100多种考试的考试资讯、考试交流、试题资料下载、考试服务和学习交流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发表于 2016-9-2 16:47:0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很主观的分析一下吧:

1.如果要放弃,就放弃最后的成本分析,根据我做的07、08、09年真题和平时各个网站出了练习题来看,就是往年没增加新内容基本上成本分析也等于没考,加上今年增加了那么多新内容,成本分析要考的机率微乎其微。
2.成本核算这块千万别放弃,从07-08年的考题来看,这块的内容分数占到每年平均8分,8分啊,这样的考试就是1分都丢不起更别说8分了,不单计算题有连客观题也有,加上今年的成本核算扯成了两章,核算那章就是第八章做了很多的改动和删减,第九章的计算和分析中计算这块也做了些增加,考过会计的人都知道一点,会计教材三年一变,按照不成文的规定,教材变动的地方肯定要考,而且不是我吓人,不但要考还要大考一番,而今年我们正好赶上了这点变动,所以谁要放弃这块的内容,我敢以毛主席的名义保证谁就明年继续考吧。我说个例子,我认识一个朋友在08、09考了两年初级会计,她告诉我前面都没啥问题,就是成本这章她杯具了,她两次的实务的成绩是57分、58分,你说要是平均8分的题,她要是能得个2-4分也就60分万岁了嘛,但是就是她没弄懂成本核算最后放弃了,到现在就今年她都还在考。
3.击破的问题,如果说你找到了这章的规律和抓到了这章的重点,那就很简单了。我觉得纠结和困难的同学是还没有找到这章的窍门。我以我的学习心得建议:
(1)如果对这块内容有那种处在似懂非懂欲说还休状态的同学(说粗俗点就是想拉屎的很又还在努力拉不出来的,就是这种状态的同学),现在就是你们再酝酿再加把劲就能灵光一闪茅塞顿开的时候了,我们都知道拉不出屎又想拉的时候就拼命灌白开水。还处在半混沌状态的同学你们的白开水就是找些这些章节的练习题来做(要有答案的,当然现在都是有答案的,但是答案越详细越好),在做题之前再好好看看书边看边记边再把似懂非懂的地方试着理解,如此这般之后,马上做题,能背着书做就尽量背着书做,在做题的过程中把不懂的地方一一记下来,做不完没关系,能做几个步骤算几个步骤,做完了再看书对答案总结错误的做不起的地方的原因,把原因归纳记下来再做别的练习题,这样每天反复练习个几次可能就2、3个小时的吧,当然其间实在还是不懂的地方就找机会问同学问老师,最后过个半个月最多一个月(现在离考试还有一个月的样子完全来得及)处在这种状态下的同学就会发现通了;如果感觉如此这般之后还是觉得背着书无法做题的同学,就照着书上的内容做题所谓的比着裤子画样子,一步一步的跟着书上做,一直做到感觉自己能甩开书本闭卷做题了,才按照前述那样循环做题。总结就是四个字:题海战术。我觉得这是中国考试制度下的制胜法宝之一,还有一个就是“背多分”啦。
(2)这种同学属于那种完全不懂,听到这章节的课像坐飞机,看到这章节的内容像看天书,里面的字个个你都认识就是组合在一起你就不知道什么意思了。
   其实我也曾经是这类同学当中的一员再慢慢过渡到第1中类型的同学中到现在算是对这章有些感觉了,这个过程我用了也是一个多月的时间才搞定当然我还是属于那种反应慢半拍的人,哈哈,我相信肯定大有更聪敏的一点就透的同学在,也就是说你们加上努力点,多半要不了一个月像我前面说的半个月左右就能搞定成本核算这章节内容。
  对这类完全不懂的同学呢,完全不必着急更谈不上放弃,首先像我前面预测的(仅供参考)“成本分析”这块内容几乎不考,这样你的负担就卸下1/3了,剩下的1/3“成本计算”只是对最后的1/3“成本核算”的具体运用,也就是说,重点就在第八章“成本核算”,只要把成本核算弄懂了,成本计算问题的解决也就假以时日了。
具体到内容呢,我简单归纳成3点:
①.看四个字“归集分配”,这四个字相当重要,实际上成本核算全章包括成本
计算都是围绕这四个字来进行的。“归集”就是说材料、人工、制造费用等要素费用各个归集,这个很容易弄懂,首先题目就这些要素费用归纳的很清楚了。
接着就是“分配”:
第一次分配
A.材料怎么分配给各类产品;(注意会计分录的做法)
B.人工(工资)怎么分配给各类产品;(同上)
C.制造费用怎么分配给各类产品;(同上)
D.辅助生产怎么分配给各类产品;(同上)

第二次分配
E.上述的ABCD的成本费用分配给各类产品完结后,最后怎么在某类产品的在产品与完工产品之间怎么分配。(同上)

而A、B、C、D与E的分配呢,又是分为第一次分配、第二次分配,将ABCD四个分配搞清楚整明白了,E也就顺应解开,因为ABCD的分配与E有异曲同工之妙。
   讲到这里,有一点我不得不说,就是要会联想,我先回到第一章资产的“存货”小节中,在讲到存货按照实际成本法核算时,说到了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存货出入的实际成本,这个公式的重点就是:总的进价成本(金额通,通常在表格上用“元”作为计量单位)/各种存货的数量之和得出的“单位成本”。我为什么要扯到这里呢?因为成本分配的重点跟加权平均法的重点非常接近:待分配的总的费用(金额,通常在表格上用“元”作为计量单位)/ 待分配的各种数据之和(定额材料、定额成本、定额工时、产品产量等等)得出“分配率”。“单位成本”、“分配率”,这两个数据在不管在性质上还是得出的过程中,都非常相似,概括性说就是一个“总金额 / 产量、件数之类的数据之和=单位成本、分配率”,只不过存货相对来生产成本来说单纯一点,因为存货不涉及到生产要用到那么多工序材料人力物力,但是在生产成本中,完全可以把这些材料人力费用等也看成是一种需要分配的“存货”,通过一些不同的计算公式方法来“分配”, 你们甚至可以再联想一下在资产负债表中,“存货”项目是根据那些项目填列的,就是“各类存货+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存货跌价准备)”也就是说“生产成本(制造费用)”从本质上来讲就是一个资产性质的账户,并且可以说它是另外一种在生产的“存货”,并且在存货当中不是讲到了吗,存货包括“采购成本、加工成本、其他成本”,采购成本实际上就是用实际成本或者计划成本分配,而加工成本就是用上述ABCD四项分配,这也就不奇怪为什么生产成本的分配方法跟存货的实际成本核算法这样相近。
②.有一个规律也可以说是特点,就是生产成本的这种分配事可以逆推回去的。比如说:
以A的分配来说,A、B产品共同耗用某材料6000千克,每千克10元(时候出题出成“耗用材料60000元”),A产品100件,每件定额消耗某材料10千克(也可以理解成A产品定额消耗某材料1000千克);B产品200件,每件定额消某耗材料10千克(也可以理解成B产品定额消耗某材料2000千克)。这时候就要分配某材料到各类产品A、B中了:
分配率为: 60000 /
(100*10+200*10)或者(1000+2000)=20
逆推回去:A产品应分配的成本 1000*20=20000


B产品应分配的成本 2000*20=40000
好了,将A产品的成本20000 + B产品的成本40000刚好就=待分配的金额也是A、B产品共同耗用某材料的总费用金额60000。
随着ABCDE的分配,就会发现,无论怎么那种分配,被分配给的各类产品的总成本相加最后的结果数都会与那个相对应待分配的总成本费用金额相等,如果被分配给的各类产品的总成本相加最后的结果数不与那个相对应待分配的总成本费用金额相等,也就是说不能逆推回去。那么被分配给的各类产品的总成本肯定是错误的。
③.思考两个问题,为什么要分配?在哪种情况下才分配?
这两个问题,其实只要把“归集分配”的问题搞清楚了,就不难回答了。
如果这三个问题都明白了,那么再加上适当的练习,你会发现,生产成本确实如这楼里的某位同学所说,是最简单的。

国和论坛是以专业提供建筑工程、金融会计、国家公务员、职业资格、学历认证、计算机及外贸等九大类100多种考试的考试资讯、考试交流、试题资料下载、考试服务和学习交流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发表于 2016-9-3 04:23:56 | 显示全部楼层
只能说尽自己最大力量学吧.
19楼说的真好!看来我也不能放弃,因为我不能保证比那位57.78的同学拿到更多的分数。。
国和论坛是以专业提供建筑工程、金融会计、国家公务员、职业资格、学历认证、计算机及外贸等九大类100多种考试的考试资讯、考试交流、试题资料下载、考试服务和学习交流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发表于 2016-9-3 16:33:33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感呀,我也想放弃了,真的很吃力
国和论坛是以专业提供建筑工程、金融会计、国家公务员、职业资格、学历认证、计算机及外贸等九大类100多种考试的考试资讯、考试交流、试题资料下载、考试服务和学习交流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最新帖子|国和论坛 ( 京ICP备12043779号-9 )

GMT+8, 2025-4-18 10:45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