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所有资料全部下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一、案例分析题
1.
【正确答案】 (1)该公司经办人王某的做法符合规定。根据《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规定,原始凭证金额错误的,应当由出具单位重开,不得在原始凭证上更正。
(2)该公司决定由出纳员李某顶替吴某监管收入、支出、费用账目登记工作的做法不符合规定。根据《会计法》的规定,出纳人员不得兼任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支出、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
(3)该公司财务部门负责人调整会计工作岗位并使稽核岗位一岗两人的做法符合规定。根据《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规定,会计人员的工作岗位应当有计划地进行轮换。会计工作岗位可以一人一岗、一人多岗或者一岗多人,但出纳人员不得兼管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支出、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
(4)该公司领导拒绝市财政部门检查的做法不符合规定。根据《会计法》的规定,各单位必须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接受财政、审计、税务等有关监管检查部门依法实施的监督检查,如实提供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会计资料以及有关情况,不得拒绝、隐匿、谎报。
(5)①周雯关于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法律制度两者在性质、实现形式上都一样的观点不正确。正确的观点是:会计职业道德和会计法律制度两者在性质和实现形式上不同。
在性质上,会计法律制度通过国家及其强制执行,具有很强的他旅行;会计职业道德主要依靠会计从业人员的自觉性,具有很强的自律性。
在实现形式上,会计法律制度是通过一定的程序由国家立法机关或行政管理机关制定的,其表现形式是具体的、明确的、正式形成文字的成文规定;会计职业道德出自于会计人员的职业生活和职业时间,其表现形式既有成文规定,也有不成文的规范,存在于人们的恶意是和信念之中。
②姚萍关于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内容的观点不全面;关于“强化服务”的观点不正确。正确的观点是: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除廉洁自律、强化服务外,还包括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客观公正、坚持准则、提高技能、参与管理。强化服务,要求会计人员树立服务一是,提高服务质量,努力维护和提升会计职业的良好社会形象,会计人员应当坚持准则,不能无条件服从本单位领导。
(6)董事李某建议其朋友王某抛售公司股票不符合法律规定。根据规定,发行人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属于内幕信息的知情人,证券交易内幕信息的知情人和非法获取内幕信息的人,在内幕信息公开前,不得买入或者卖出该公司的证券,不得泄露该信息,也不得建议他人买卖该证券。本题中,董事李某属于内幕信息的知情人,其建议朋友王某抛售公司股票的行为是不合法的。
(7)股东郑某可以于2009年12月20日转让全部股份。根据规定,发起人持有的本公司股份,公司公开发行股份前已发行的股份,自公司股票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之日起1年内不得转让。本题中,公司股票自2008年10月1日起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因此发起人持有的股票应自此次公开发行股票日2008年10月1日后的1年内不得转让,即:2008年10月1日-2009年10月1日,因此,郑某在2009年12月20日转让全部股份是符合规定的。
2.
【正确答案】 (1)W公司内部控制中存在的缺陷:
从内部环境看:
①董事会软弱无力,没有履行好监管管理层的职责,也没有能够及时获取和掌握公司经营管理中的重大信息。
②管理层中总经理风格过于冒进,风险意识淡薄,仅仅凭市场行情,就冒险进入不熟悉的高风险的期权期货行业。
③总经理诚信存在严重缺失,为了回避董事会的财务监督,拒绝接受董事会委派的财务经理和审计经理,同时向社会发布失实的信息,欺骗投资者。为了达到目的,与事务所的人员达成交易,还涉及到贿赂行为,属于商业犯罪行为。
④公司执行业务的交易员以及风险管理、财务、审计等部门的员工的职业道德、业务能力等方面存在不足,没有能够按照内部控制的规定尽职工作。
⑤公司内部机构职责分配不恰当,总经理作为公司管理层人员,对于多项职责均越俎代庖,造成正常的执行和监督职能的混淆,最终造成巨大损失。
从风险评估看:
①公司管理未对从事期货期权业务的风险进行正确的评估,就贸然进入该市场,在后期发生市场跌幅较大时,也没能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判断,且没有认识到主观坚持市场判断,并进行市场交易的巨大风险和严重的后果。
②公司风险管理部门和人员对于期权交易既未履行风险评估职责,也未履行风险提示、预警和报告职责。
③风险应对措施缺乏,在期权业务开始出现较大损失的情况下,没有采取平仓等果断有利的措施控制损失,而是继续进行错误交易进一步加大了风险和损失。
④公司财务部门未能及时的评估、预警和报告填补期期权交易保证金窟窿可能引发的巨大财务风险,导致公司财务状况持续不断恶化。
从控制活动看:
①对期权期货交易员的交易行为,缺乏复核、评估和审计的职位,导致交易员超过授权范围连续进行错误的交易。
②对于重大的货币资金支付的控制薄弱。导致在董事会不知情的情况下,将有明确用途的贷款挪作他用。
③会计系统控制失效。期权交易损失未被真实、完整地确认、计量、报告和披露,提供虚假财务报告。
④内部审计控制失效。没有及时揭露期权期货交易中的错误行为和重大损失。
⑤人员素质控制失败。相关的交易员、风险管理人员、内部审计人员道德素养和专业素质存在缺陷。
从信息与沟通看:
①公司内部没有建立及时、准确收集、传递与内部控制相关的信息,确保信息在单位内部、单位与外部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
②董事会与风险管理委员会、管理委员会、管理层之间没有良好的沟通,管理层与内部审计部门之间没有良好的沟通。
③董事会获取信息的能力比较弱,造成长时间被管理层蒙蔽,没有及时掌握经营管理中的重大信息。
从内部监督看:
①公司缺乏内部控制执行情况的个别评价和持续监控,导致内部控制制度在具体业务中没有得到有效的执行。
②内部控制监督应当包括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针对这项高风险的投资业务,应该进行专项监督,并提交书面报告。
(2)W公司董事会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加强对W公司的控制:
①健全W公司的组织机构,并明确各层管理人员的职责权限,建立董事会与管理层之间的权力制衡机制,尤其是针对总经理的权限划分要明确,充分发挥董事会下属专业委员会的作用。
②建立对W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的科学的选拔任用机制和严格的监督检查机制,要求定期述职与业绩考核相结合,严明纪律,严格奖惩。对于发现的不恰当行为,一定要令行禁止。
③加强W公司的审计监督,加强审计委员会与内部审计部门的沟通和管理。
④建立单位文化,增减单位所有员工的风险意识和风险管理理念,对管理层的诚信和道德价值观提出要求,并增强所有员工的法制观念。
⑤建立董事会与W公司之间的及时、准确的信息沟通渠道,通过调动各个层次人员的积极性,及时掌握控股公司经营管理中的重大信息和异常情况。
⑥加强内部监督,要求建立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体系,并将监督情况形成书面报告,形成畅通的报告渠道,确保发现的重要问题能够及时送达治理层和管理层;同时,应当建立内部控制缺陷纠正、改进机制,充分发挥内部监督效力。
3.
【正确答案】 (1)计算单位作业成本:
A市:70 000÷80=875(万元/万亩)
B市:50 000÷70=714.3(万元/万亩)
C市:20 000÷30=666.7(万元/万亩)
直接成功率:
A市:(42÷80)×l00%=52.5%
B市:(39÷70)×100%=55.71%
C市:(20÷30)×100%=66.67%
(2)采用成本——效益分析法,计算如下:
A市单位效益所需的平均成本70 000÷42=1666.7(万元/万亩)
B市单位效益所需的平均成本50 000÷39=1282.1(万元/万亩)
C市单位效益所需的平均成本20 000÷20=1000(万元/万亩)
上述数据表明,C市的成本效益比率较低,说明在取得同等效益的前提下,C市耗费的成本较低,因此,C市为抗旱保苗工作最佳城市。
4.
【正确答案】 (1)2003年与同业平均比较
本公司净资产收益率=7.2%×1.11/(1-50%)=15.98%
行业平均净资产收益率=6.27%×1.14/(1-58%)=17.02%
差异产生的原因:
①销售净利率高于同业水平0.93%,其原因是:销售成本率低(2%),或毛利率高(2%),销售利息率(2.4%)较同业(3.73%)低(1.33%);
②总资产周转率略低于同业水平(0.03次),主要原因是应收账款回收较慢;
③权益乘数低于同业水平,因其负债较少。
(2)2004年与2003年比较
2003年净资产收益率=7.2%×1.11×1/(1-50%)=15.98%
2004年净资产收益率=6.81%×1.07×1/(1-61.3%)=18.8%
差异产生的原因:
①销售净利率比上年低(0.39%),主要原因是销售利息率上升(1.42%);
②总资产周转率下降,主要原因是固定资产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下降;
③权益乘数增加,其原因是负债增加了。
5.
【正确答案】 1.(1)运用市盈率法计算B公司价值。
市盈率法基本步骤包括:检查调整目标企业的利润业绩,选择市盈率参数和计算目标企业价值。根据资料2,A公司检查B公司利润金额,发现B公司在2003年12月20日处置长期闲置的厂房,主要是为了抬高该年利润数,并进而提高公司出售价格采取的行动,厂房出售产生的利润今后不会重复发生。在估价时要将其从利润金额中扣除,以反映B公司的真实盈利能力。
B公司厂房处置所得税后收益为600万元,调整后的B公司2003年税后利润为:2100-600=1500(万元)。A公司发现B公司2001年至2003年间利润由1200万元增加到1500万元,波动较大,决定进一步计算其最近3年税后利润简单算术平均值:(1500+1800+1200)÷3=1500(万元)。由此验证B公司最近期间的盈利能力为年均税后利润1500万元。A公司决定按照B公司最近3年平均税后利润和市盈率20计算B公司的价值1500×20=30000(万元)
(2)计算并购收益和并购净收益。
计算并购收益的目的,分析此项并购是否真正创造价值,由此考虑是否应该进行。按照资料,并购收益为:160000-(100000+30000)=30000(万元)。并购溢价为并购实际出价减去被并购公司价值后的差额:40000-30000=10000(万元)。并购净收益,为并购收益减去并购滥价和并购费用后的差额。根据资料;A公司并购B公司并购费用为12000万元,并购净收益为:30000-10000-12000=8000(万元)。A公司并购B公司后能够产生8000万元的并购净收益,单从财务管理角度分析,此项并购交易是可行的。
2.利弊分析
(1)收购可能带来的利益有:
①有利于整合资源,提高规模效益。该种家电市场产品价格竞争激烈、只有3家主要生产商。各厂商自行扩大再生产能力不再具备盈利前景。A公司并购B公司可以实现资源整合,提高规模效益。
②有助于巩固A公司在行业中的优势地位。虽然与B公司相比,A公司处于优势地位,但与C公司不分伯仲,势均力敌。通过并购B公司,A公司取得了该种家电产品的技术优势,再加上其雄厚的资金实力和有力的营销网络,有助于A公司建立起行业中的优势地位。
③有助于实现双方在人才、技术、管理和财务上的优势互补。并购后,A公司通过在管理、品牌和营销渠道上的优势促进B公司提高效益,B公司拥有的先进技术可以为A公司所用,实现双方的优势互补。
④有助于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具有战略价值。A公司有效地运用其在管理、营销和资金等方面的优势,通过并购扩大了市场占有率,可将市场拓展到竞争对手C公司的所在地,削弱对手C公司的潜在发展能力和竞争力。
(2)收购可能存在风险和弊端:
①营运风险。A公司与B公司管理风格、水平和方式不同,位于相距1000公里的不同省份,收购后公司管理和营销上可能会出现问题。
②融资风险。A公司自身价值为10亿元,B公司转让出价为4亿元。如接受B公司出价,A公司可能要增加占本身价值40%左右的负债,这不仅会造成巨额的利息支出,还可能会影响A公司财务结构,并进而制约其融资和资金调度能力。
③资产不实风险。A公司对B公司资产和负债状况的信息了解有限,B公司可能存在虚增资产、少计负债、盈利不实的情况,并由此给A公司造成损失。
结合问题1中对并购收益和并购净收益的计算,以及上述利益风险分析,A公司并购B公司带来的利益超过了潜在风险,有助于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A公司应采取行动并购B公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