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所有资料全部下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一、预算分析 (一)预算分析的流程 预算分析包括的步骤:确定分析对象;确定重要性标准;收集数据;计算差异。分析引起差异的原因;撰写并上报分析报告。 (二)预算分析方法 1.差异分析 差异分析就是计算各预算报表的数据与实际绩效之间的差异,分析引起差异的内外部原因,及时发现和解决预算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存在的风险,为预算控制提供目标、方向和重点。 2.对比分析 对比分析是将某项指标与性质相同的指标项进行对比来揭示差异,分析报表中的项目与总体项目之间的关系及其变动情况,探讨产生差异的原因,判断企业预算的执行情况。 对比分析包括实际数与预算数的对比分析、同比分析、环比分析等。 3.对标分析 对标分析是选取行业内标杆企业作为比较标准,通过对标分析,可以了解企业在行业竞争中的地位,明确差距,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4.结构分析 结构分析是分析实际数结构与预算数结构之间的差异,分析结构变化对预算完成情况的不同影响。 5.趋势分析 趋势分析根据企业连续几个时期的分析资料,确定分析期各有关项目的变动情况和趋势。包括月度趋势分析、季度趋势分析、年度趋势分析等。 6.因素分析 在对比分析中,为细分差异,需要将指标构成分解为几项因素,并对几项因素进行逐一替换分析。 7.排名分析 排名分析,是指针对企业内部功能相同或相似的责任单位,选择一些能够反映责任单位运营情况的核心指标(如人均销售收入、人均管理费用等)进行排名,再进一步分析差距的原因,促进排名落后的责任单位加强管理,改善业绩。 8.多维分析 多维分析指对多维形式组织起来的数据进行上卷、下钻、切片、切块、旋转等各种分析操作,使分析者能从多个角度、多个侧面观察数据库中的数据,从而更深入地了解包含在数据中的信息和内涵。 (四)预算分析要点 1.统一分析数据 2.与战略分析、行业分析和相关宏观经济分析相结合 3.改进预算分析方法 4.完善预算评价指标 5.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 二、预算控制 (一)预算控制的方式 预算控制的方式多种多样,企业可以根据业务特点和管理需要,将不同的方式结合运用,设计并采用个性化的预算控制方式,以达到最好的预算控制效果。 1.当期预算控制和累进预算控制 2.总额控制和单项控制 3.绝对数控制和相对数控制 4.刚性控制与柔性控制 5.预算内审批控制、超预算审批控制和预算外审批控制 6.系统在线控制和手工控制 (二)预算控制的原则 1.加强过程控制 2.突出管理重点 3.刚性控制与柔性控制相结合 4.业务控制与财务控制相结合 三、运营预算的控制 (一)销售预算控制 (二)生产预算控制 (三)产品成本预算控制 (四)费用预算控制 四、财务预算的控制 (一)现金预算控制 (二)资本预算控制 五、预算调整 (一)预算调整的原则 1.预算调整必须基于“客观”因素发生“重大”变化 2.预算调整必须有利于企业战略的实现 3.按规定程序进行调整 4.调整频率、词整范围要(局部或整体)适当 (二)预算调整程序 预算调整主要包括分析、申请、审议、批准等主要程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