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所有资料全部下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案例分析题 馨美公司是一家从事家具制造的企业。通过市场调查发现,一种新型衣柜无论是款式还是质量等都很受市场欢迎。公司决定上一条新的生产线生产该产品。已知,该新产品的市场售价为1500元/件,而变动成本为700元/件。公司预计,如果新产品生产线投产,将使公司每年新增固定成本1200000元,且公司要求其预期新增营业利润至少为960000元。据测算,公司在上这一新项目时,其设备的预计产量是3000件。但是公司成本分析人员发现:公司预计新产品线将按批次来调配生产,且只能进行小批量生产,每批次只生产30件。为此,公司预计3000件的产能将需要分100批次来组织。同时,经过作业动因分析发现,在所有新增的1200000元固定成本中,有近400000元的固定成本可追溯到与批次相关的作业中去,如机器准备和检修作业等。在这种情况下,该新产品的本量利分析就要重新测算: (1)新产品的单位变动成本保持不变,即700元/件。 (2)新产品中与每批次相关的长期变动成本为400000元/100批=4000元/批,在这种情况下,单位产品所分摊的长期变动成本为4000元/30件=133.33元/件。 (3)新产品的固定成本减少到800000元(1200000-400000)。 要求: (1)根据传统本量利分析模型确定,假设公司产量与销量相等时,公司实现营业利润预期目标的产量。 (2)计算新生产线上线后企业可以实现的营业利润。 (3)以作业成本法为基础计算利量模型下保利产量,并假定新产品的每批产量不变,计算企业的总批次成本。 【正确答案】 (1)根据传统本量利分析模型确定,假设公司产量与销量相等时,公司实现营业利润预期目标的产量Q=(1200000+960000)/(1500-700)=2700(件) (2)营业利润金额:3000×(1500-700)-1200000=1200000(元) (3)本利量模型下保利产量即为:Q=(800000+960000)/(1500-700-133.33)=2640(件) 假定新产品的每批产量不变,以作业成本法为基础所确定的结果将低于传统模型上的测算结果(2640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作业成本信息与作业基础管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案例分析题 2013年1月,S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指出,2012年仍将大幅度亏损。据透露,S公司很可能再度巨亏百亿元。S公司2011 年已经亏损224. 5亿元。目前公司资产负债率已超过80%,并且银行借款中有75%是短期借款,公司已“无钱可还”,支付员工工资都有困难。S公司股价已经处于历史低位,跌破了当初的发行价。 S公司业绩不断下滑,股价持续下跌,固然有整个行业大环境的影响,但最主要的原因是管理层在财务战略上的选择失误。近几年来,全球光伏行业持续低迷,寒冬仍未过去,美股市场中的光伏股像尚德电力、英利新能源等纷纷预亏,说明亏损的并非S公司一家,这些上市公司都面临着行业性的难题。但为什么S公司亏损得最严重并且面临巨大的财务风险呢?这与S公司过于激进的扩张战略有关。 在2008年下半年次贷危机爆发之际,S公司的管理者却被一度繁荣的光伏市场以及亮丽的盈利水平所迷惑,本应该开始采取防御收缩型财务战略,却盲目乐观,再加上对形势出现误判,结果在多晶硅料、多晶硅片及太阳能电池组三块业务上均大举做多,最终导致其一度不振。而为了支撑巨额投资和光伏市场的运营,S公司董事长和CFO不断从银行借入资金,并且将公司的大型设备进行售后租回以取得资金。更令人惊讶的是,即便在持续巨亏和无力归还借款的情况下,S公司仍然在筹谋业务扩张计划。据S公司相关人士介绍,2012年,公司提出了在新疆投资100亿元建立硅片厂的计划,目前仍在商谈中。 可见,S公司之所以成为“巨亏王”并且资金极度紧缺,完全跟其在经济衰退阶段未正确选择财务战略密切相关。S公司案例也再次证明财务管理人员唯有持续跟踪时局的变化、正确判断经济发展形势、合理选择财务战略类型才是一个企业实现持续创造价值的关键。 要求: (1) 简述扩张型财务战略和防御收缩型财务战略及其优缺点; (2) 不同经济周期企业应选择不同的财务战略。简述基于经济周期的财务战略选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