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00|回复: 0

你不可不知的消防综合能力知识点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6-9-19 16:35: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所有资料全部下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消防电梯知识点泡沫灭火系统主要由泡沫消防泵、泡沫液储罐、泡沫比例混合器(装置)、泡沫产生装置、控制阀门及管道等组成。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低于20)、中倍数泡沫灭火系统(灭火泡沫倍数:20~200)高倍数泡沫灭火系统(高于200)。属于下列情况之一的泡沫液需要送检:1)6%型低倍数泡沫液设计用量大于或等于7.0t。2)3%型低倍数泡沫液设计用量大于或等于3.5t。3)6%蛋白型中倍数泡沫液最小储备量大于或等于2.5t。4)6%合成型中倍数泡沫液最小储备量大于或等于2.0t。5)高倍数泡沫液最小储备量大于或等于1.0t。送检泡沫液主要对其发泡性能和灭火性能进行检测,检测内容主要包括发泡倍数、析液时间、灭火时间和抗烧时间。强度和严密性试验要采用清水进行,强度试验压力为公称压力的1.5倍;严密性试验压力为公称压力的1.1倍;安装泡沫液储罐时,周围要留有满足检修需要的通道,其宽度不能小于0.7m,且操作面不能小于1.5m泡沫液管道出液口不能高于泡沫液储罐最低液面的1m,泡沫液管道吸液口距泡沫液储罐底面不小于0.15m,且最好做成喇叭口形。内、外表面需要按设计要求进行防腐处理,防腐处理要在严密性试验合格后进行。室内泡沫消火栓的栓口方向宜向下或与设置泡沫消火栓的墙面成90°,栓口离地面或操作基面的高度一般为1. 1m,允许偏差为±20mm.坐标的允许偏差为20mm。一般情况下,要保证距高倍数泡沫产生器的进气端小于或等于0. 3m处没有遮挡物。在高倍数泡沫产生器的发泡网前小于或等于1.0m处,不能有影响泡沫喷放的障碍物。电动式高倍数泡沫产生器的发泡倍数较高,一般在600倍以上,发泡量范围大,一般为200-2000m3/min。由于电动机不耐火,一般不要将电动式高倍数泡沫产生器安装在防护区内。水力驱动式高倍数泡沫产生器发泡倍数较低,一般为200-800倍;发泡量范围较小,一般为40-400m3/min。顶部安装的泡沫喷头要安装在被保护物的上部,其坐标的允许偏差,室外安装为15mm,室内安装为10mm;标高的允许偏差,室外安装为±15mm,室内安装为±10mm。泡沫喷淋管道支架、吊架与泡沫喷头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0. 3m;与末端泡沫喷头之间的距离不得大于0. 5m。泡沫喷淋分支管上每一直管段、相邻两泡沫喷头之间的管段设置的支架、吊架均不得少于1个,且支架、吊架的间距不得大于3. 6m;当泡沫喷头的设置高度大于10m时,支架、吊架的间距不得大于3. 2m。泡沫灭火系统喷水试验完毕,将水放空后,进行喷泡沫试验;低、中倍数喷射泡沫的时间不小于1min;高倍数喷射泡沫时间不小于30s每周需要对消防泵和备用动力以手动或自动控制的方式进行一次启动试验,看其是否运转正常,试验时泵可以打回流,也可空转,但空转时运转时间不大于5s干粉储存容器的检查主要有三个方面:外观质量检查、密封面检查和充装量检查。充装量检查要求实际充装量不得小于设计充装量,也不得超过设计充装量的3%对同一规格的干粉储存容器和驱动气体储瓶,其高度差不超过20mm。对同一规格的启动气体储瓶,其高度差不超过10mm。对于储压型系统(同一容器),当采用全淹没灭火系统时,喷头的最大安装高度不大于7m;当采用局部应用系统时,喷头最大安装高度不大于6m;对于储气瓶型系统,当采用全淹没灭火系统时,喷头的最大安装高度不大于8m;当采用局部应用系统时,喷头最大安装高度不大于7m。水压试验-》吹扫-》气密性试验干粉输送管道进行气密性试验时,对干粉输送管道,试验压力为水压强度试验压力的2/3;对气体输送管道,试验压力为气体最高工作储存压力。模拟喷放试验采用干粉灭火剂和自动启动方式,干粉用量不少于设计用量的30%;不允许喷放干粉灭火剂时,可采用惰性气体一、系统周期性检查维护(一)日检查内容1)干粉储存装置外观。2)灭火控制器运行情况。3)启动气体储瓶和驱动气体储瓶压力。(二)月检查内容1)干粉储存装置部件。2)驱动气体储瓶充装量。(三)系统年度检测1)模拟干粉喷放功能检测。2)模拟自动启动功能检测。3)模拟手动启动/紧急停止功能检测。4)备用瓶组切换功能检测。大家可以关注微信“消防考试在线(微信号: hjseduxf)”。获取更多消防工程师信息尽在慧嘉森网校。
国和论坛是以专业提供建筑工程、金融会计、国家公务员、职业资格、学历认证、计算机及外贸等九大类100多种考试的考试资讯、考试交流、试题资料下载、考试服务和学习交流平台!
回复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最新帖子|国和论坛 ( 京ICP备12043779号-9 )

GMT+8, 2025-4-11 18:15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