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95|回复: 2

2016注册消防工程师 《技术实务》预测几个热度考点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7 18:34: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所有资料全部下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建筑防火篇】1.石油化工火灾特点:①爆炸与燃烧并存,易造成人员伤亡;②燃烧速度快、火势发展迅猛;③易形成立体火灾;④火灾扑救困难。2.消防车道与装卸栈桥的距离一般不大于80m且不小于15m。消防车道与铁路油品装卸作业区内铁路平面相交时,交叉点要在铁路机车停车限界之外,平交的角度最好为90°,困难时一般不小于45°。3.装卸栈桥,宜设置半固定消防给水系统,供水压力一般不小于0.15MPa,间距不大于60m。4.装卸车鹤管之间的距离,一般不小于4m。装卸车鹤管与缓冲罐之间的距离,一般不小于5m。5.地铁车站站台和站厅乘客疏散区划为一个防火分区。当地下多线换乘车站共用一个站厅公共区时,站厅公共区的建筑面积不应超过5000㎡。地下一层侧式站台与同层的站厅公共区划为一个防火分区。(考试热度:★★★★)6.地铁公共区采用机械排烟时,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不应大于5000㎡。设备管理区的防火分区位于建筑高度小于等于24m的建筑内时,其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不应大于2500㎡;位于建筑高度大于24m的建筑内时,其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不应大于1500㎡。7.地铁地下车站站厅、站台的防火分区应划分防烟分区,每个防烟分区的建筑面积不宜超过2000㎡。设备与管理用房每个防烟分区的建筑面积不应大于750㎡。(考试热度:★★★★)8.地铁地下车站站台至站厅的疏散楼梯、扶梯和疏散通道的通过能力,应保证在远期或客流控制期中超高峰小时最大客流量时,一列进站列车所载乘客及站台上的候车乘客能在6min内全部疏散至站厅公共区或其他安全区域。9.地铁公共区单向通行人行楼梯宽度不应小于1.8m,双向通行不应小于2.4m。(考试热度:★★★★)10.地铁公共区和站台计算长度内任一点到梯口或疏散通道口的最大疏散距离不应大于50m。11.有人值守的车站设备、管理用房的门当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时,其房间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距离不应大于40m,当位于袋型走道两侧或尽端时,其疏散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距离不应大于20m12.内附属构筑物(如风机房、洞室、房、柴油发动机房等)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隔墙和耐火极限不低于1.50h的楼板、顶板与隧道分开。13.隧道内的水平防火分区应采用防火墙进行分隔,用于人员安全疏散的附属构筑物与隧道连通处宜设置前室或过渡通道,其开口部位应采用甲级平开,用于车辆疏散的辅助通道、横向联络道与隧道连接处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00h的防火卷帘进行分隔。14.隧道行车道旁的电缆沟,其侧沿应采用不渗透液体的结构,电缆沟顶部应高于路面,且不应小于200mm。当电缆沟跨越防火分区时,应在穿越处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的不燃烧材料进行防火封堵。15.在两孔车道之间的中间管廊内设置安全通道,并沿纵向每隔250m~300m向安全通道内开设一对安全门。在圆形隧道的两孔隧道之间设置连接通道,并在通道的两端设置防火门。连接通道的间距一般宜为250m~300m,当设有其他相应的安全疏散措施时,间距可适当放大。16.双层隧道上下层车道之间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设置疏散楼梯,火灾时通过疏散楼梯至另一层隧道,间距一般取100m左右。17.隧道内应设置独立的消防给水系统,隧道内的消火栓用水量不应小于20L/s,洞口的消火栓用水量不应小于30L/s,消火栓给水管网应布置成环状;隧道洞口处消火栓给水干管宜设置设施。如有危险品运输车辆通行的隧道,宜设置泡沫消火栓系统。18.隧道入口处100m~150m处,应设置报警信号装置。隧道封闭长度超过1000m时,应设置消防控制中心。19.隧道长度L小于1500m时,可设置一台火灾报警控制器;长度L大于等于1500m的隧道,可设置一台主火灾报警控制器和多台分火灾报警控制器,其间宜采用光纤通信连接。20.采用的排烟模式通常可分为纵向(适用于单向行驶、交通量不高的隧道)、横向(半横向)及重点模式(适用于双向交通的隧道或交通量较大、阻塞发生率较高的隧道),以及由基本模式派生的各种组合模式。21.车行隧道内一般每隔100m~150m设置手动报警按钮22.隧道内应设置消防紧急电话,一般每100m宜设置一台。23.高速公路隧道应设置不间断供电系统。长度大于1000m的其他交通隧道应设置应急照明系统。应急照明应采用双电源方式,并保证照明中断时间不超过0.3s。24.加油站火灾事故,按其发生的原因不同可分为作业事故(主要发生在卸油、量油、加油和清罐环节)和非作业事故(分为与油品相关的火灾和非油品火灾)两大类。25.站内车道或停车位宽度应按车辆类型确定。CNG加气母站内单车道或单车停车位宽度,不应小于4.5m,双车道或双车停车位宽度不应小于9m;其他类型加油加气站的车道或停车位,单车道或单车停车位宽度不应小于4m,双车道或双车停车位不应小于6m。26.站内的道路转弯半径应按行驶车型确定,且不宜小于9m。27.站内停车位应为平坡,不应大于8%,且宜坡向站外。28.加油加气作业区内的停车位和道路路面不应采用沥青路面。29.加油加气站的变配电间或室外变压器应布置在爆炸危险区域之外,且与爆炸危险区域边界线的距离不应小于3m。变配电间的起算点应为等洞口。30.加油岛、加气岛及汽车加油、加气场地宜设罩棚,罩棚应采用非燃烧材料制作,其有效高度不应小于4.5m。罩棚边缘与加油机或加气机的平面距离不宜小于2m。31.加气站内的天然气管道和储气瓶组应设置泄压保护装置,泄压保护装置应采取防塞和防冻措施。不同压力级别系统的放散管宜分别设置。放散管管口应高出设备平台2m及以上,且应高出所在5m及以上。32.液化石油气加气站采用地上储罐的,消火栓消防用水量不应小于20L/s,连续给水时间不应小于3h;采用埋地储罐的,一级站消火栓消防用水量不应小于15L/s,二、三级站消火栓消防用水量不应小于10L/s,连续给水时间不应小于1h。(考试热度:★★★)33.加油加气站的供电负荷等级可为三级,信息系统应设不间断供电电源34.两座相邻飞机库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13.0m。35.飞机库的分为一、二两级。Ⅰ类飞机库的耐火等级应为一级,Ⅱ、Ⅲ类飞机库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飞机库的耐火等级应为一级。36.汽车库任一点至最近人员安全出口的疏散距离不应大于45m,当设置自动灭火系统时,其距离不应大于60m,对于单层或设置在建筑首层的汽车库,室内任一点至室外出口的距离不应大于60m。37.汽车库、修车库的汽车疏散出口总数不应少于2个,且应布置在不同的防火分区内。以下汽车库、修车库的汽车疏散出口可设置1个:38.洁净厂房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考试热度:★★★★)47.一般来说,每个防火分区的允许最大建筑面积,除另有规定者外,不应大于500㎡。(考试热度:★★★★)48.人防工程位于防火分区分隔处安全出口的门应为甲级防火门。(考试热度:★★★)49.人防工程中当防火分隔部位的宽度不大于30m时,防火卷帘的宽度不应大于10m;当防火分隔部位的宽度大于30m时,防火卷帘的宽度不应大于防火分隔部位宽度的1/3,且不应大于20m。防火卷帘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3.00h。
53.沿地面设置的灯光型疏散方向标志的间距不宜大于3m,蓄光型发光标志的间距不宜大于2m。【篇】1.根据《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2014的规定,下列情况下可不设备用泵:(考试热度:★★★★★)(1)建筑高度小于54m的住宅和室外消防用水量小于等于25L/s的建筑;(2)建筑的室内消防用水量小于等于10L/s时。2.水泵的扬程应在满足消防流量的条件下,保证最不利点消火栓的水压要求。3.一般不应少于两台,一台工作,其余备用。单台泵的流量应按消防流量进行选择,同一尽量选用同型号水泵,以便于管理。4.消防泵的串联在流量不变时可增加扬程;消防泵的并联主要在于增加流量,在流量叠加时,系统的流量有所下降。在选泵时应考虑这种因素,也就时说并联工作的总流量增加了,但单台消防泵的流量有所下降,故应适当加大单台消防泵的流量。5.下列消防给水应采用环状给水管网:(考试热度:★★★★★)①向两栋或两座及以上建筑供水时②向两种及以上灭火系统供水时;③采用设有高位消防水箱的临时高压消防给水系统时;④向两个及以上报警阀控制的自动水灭火系统供水时。6.室外消防给水管网应符合下列规定:(考试热度:★★★★)
国和论坛是以专业提供建筑工程、金融会计、国家公务员、职业资格、学历认证、计算机及外贸等九大类100多种考试的考试资讯、考试交流、试题资料下载、考试服务和学习交流平台!
回复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8 07:44:20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和论坛是以专业提供建筑工程、金融会计、国家公务员、职业资格、学历认证、计算机及外贸等九大类100多种考试的考试资讯、考试交流、试题资料下载、考试服务和学习交流平台!
回复

评分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8 19:10:22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和论坛是以专业提供建筑工程、金融会计、国家公务员、职业资格、学历认证、计算机及外贸等九大类100多种考试的考试资讯、考试交流、试题资料下载、考试服务和学习交流平台!
回复

评分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最新帖子|国和论坛 ( 京ICP备12043779号-9 )

GMT+8, 2025-4-8 07:17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