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所有资料全部下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2015年米兰最引人注目,荣获多项大奖的建筑雕塑结构“蜂巢The Hive”于日前落户伦敦皇家植物园。 建筑反映了蜜蜂种群数量的不断下降的趋势,以及授粉过程对于人类食物链的重要性,以呼应世博会“滋养地球,润育生命”的主题。在过去的6个月中,“The Hive”送往迎来,接待了超过3百万的参观者,也一跃成为了2015年度全球范围内英资十大最受欢迎景点之一。而可拆卸重组的设计理念,也让其成为了第一个得以在参展过后回到英国本土,并对公众开放的世博展馆。
国和论坛-蜂巢-米兰世博会英国展馆于伦敦重新对外开放-2329.jpg
国和论坛-蜂巢-米兰世博会英国展馆于伦敦重新对外开放-2331.jpg
“The Hive”由艺术家Wolfgang Buttress,结构工程事务所Simmonds Studio,以及来自诺丁汉特伦特大学的物理学家Martin Bencsik博士联合设计,由Stage One在英国制造完成。BDP建筑事务所则与Wolfgang Buttress合作,环绕建筑创造了一片繁茂生长的野花草地,给循着前往探访的游客带来了恍如郊游般的愉悦感。
国和论坛-蜂巢-米兰世博会英国展馆于伦敦重新对外开放-2332.jpg
建筑是自然界中蜂巢的抽象化模拟表达。绕轴心微微扭转的带来了动感,如同盘旋于空中的蜂群一般。14米高的方形体块由数根柱子支撑起来,如同悬浮于草地之上。游人可通过一侧的通道,进入体块内的球形空间之中。而透明的玻璃地板,则让在其下穿行的游客,亦可一窥空间。
国和论坛-蜂巢-米兰世博会英国展馆于伦敦重新对外开放-2333.jpg
国和论坛-蜂巢-米兰世博会英国展馆于伦敦重新对外开放-2336.jpg
国和论坛-蜂巢-米兰世博会英国展馆于伦敦重新对外开放-2342.jpg
国和论坛-蜂巢-米兰世博会英国展馆于伦敦重新对外开放-2343.jpg
与LED照明设施相连接的振动在监控着植物园内蜜蜂种群的活动状况,并实时将数据反馈在点缀着建筑内部的10000盏明灯上。通过一定的运算法则,蜂种的活动状况也会通过LED灯效如实反映出来,再配上提前录制的蜂群活动的音效,共谱出一曲自然界的协奏曲。
国和论坛-蜂巢-米兰世博会英国展馆于伦敦重新对外开放-2347.jpg
国和论坛-蜂巢-米兰世博会英国展馆于伦敦重新对外开放-2348.jpg
国和论坛-蜂巢-米兰世博会英国展馆于伦敦重新对外开放-2350.jpg
通过艺术、科学、音效和结合打造出的“The Hive”不仅有着丰富而多层次的体验过程,也表现了蜜蜂和人类内在的紧密联系。
国和论坛-蜂巢-米兰世博会英国展馆于伦敦重新对外开放-2352.jpg
▽ 平面,plan
国和论坛-蜂巢-米兰世博会英国展馆于伦敦重新对外开放-2353.jpg
▽ 立面,elevation
国和论坛-蜂巢-米兰世博会英国展馆于伦敦重新对外开放-2355.jpg
▽ 剖面,section
国和论坛-蜂巢-米兰世博会英国展馆于伦敦重新对外开放-2359.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