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17|回复: 0

新型雨水排放系统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9 22:36: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所有资料全部下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城市呼唤:新型雨水排放系统
    慧聪水工业商务网 水戈
今年9月中旬北京一场大雨,北京市中心的各主要街道因这场雨堵得水泄不通。这样的拥堵一到雨天就会出现,路上水流成泽给大家带来不便和烦恼,人们习以为常的表情中透出深深的无奈。有关人士呼吁我们的城市需要新型雨水排放系统。面对日益严重的水涝灾害、地面沉降、水污染、水资源短缺等水系生态、环境问题传统的雨水排放系统已经显得力不从心。近年来,各国相继开发了新的雨水排放系统,如德国MR 雨水处理系统,美国的地下回灌系统,马来西亚立法安装新型雨水系统,英国的蓄水地面雨水贮存系统等等。那么我国城市的雨水排放系统的现状如何呢?

雨水系统是一项被广泛应用的传统技术。据有关资料记载,雨水系统的利用可追溯到公元前6000多年的阿滋泰克(Aztec)和马雅文化时期。现代意义上的雨水排放系统是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发展起来的。它主要是随着城市化带来的水资源紧缺和环境与生态问题而引起人们的重视。我国城市雨水排放系统的研究起步较晚,目前主要在缺水地区有一些小型、局部的非标准性应用。大中城市的雨水系统基本处于探索阶段。
目前我国常见的城市给排水系统,是从城市附近的水源取水,经过一定的净化处理后,通过城市给水管网供给用户;使用过后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城市雨水则人为地引导到各种地面不透水通道和地下排水管网,最后排入河流。
然而实践证明,传统的城市给排水系统(包括污水系统和雨水系统) 存在诸多弊端,如在传统的给排水系统中,水单向流动, “随用随弃”,造成水资源的极大浪费;同时,直接将未加处理的污水排放至水体引起地表水、地下水严重污染,直接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存条件。城市化产生的不透水地面和地下排水管网均是以尽快汇集与排除地面径流为目标,这就更加速了雨水向城市各条河道的汇集,使河道洪峰流量迅速形成,对低洼地带造成了更大的压力。近年来我国的城市水涝灾害频发,呈现出“城市越大、给排水设施越完备、水涝灾害愈严重”的怪现象。不透水地面使下渗水量也大为减少,大部分雨水通过排水管网成为河道径流而无法补充地下水;另一方面,由于河道等地表水严重受污染,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水需求,人们不得不过量开采地下水。这双重的逆向反差导致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引起地基承载力减弱、地面沉降。
城市是人群的生态系统。可以看出,目前城市所面临的水涝灾害与地下水污染严重等生态环境问题,反映了现有的雨水管网系统已经与大规模城市化发展不相适应。近几十年来,很多国家都从雨水的地下渗透与滞留、贮存、净化处理、利用着手,积极地探索新型的城市给水排水系统,并取得了一些成果。
从上世纪 80 年代开始,世界各国就开始探索雨水资源化。德国是欧洲开展此项工程最好的国家之一。德国开发的MR(洼地-渗渠)城市暴雨管理与新系统在欧洲颇为流行。该系统包括各个就地设置的洼地、渗渠等组成部分,这些部分与带有孔洞的排水管道(带有可调节的溢流阀) 连接,形成一个分散的雨水处理系统,设在雨水径流形成的“源头”,如靠近屋面、停车场、道路等的地方。通过雨水在低洼草地中短期储存和在渗渠中的长期储存, 保证尽可能多的雨水得以下渗。MR 系统代表了一种排水系统的新概念,即“径流零增长”,这个概念的目标是“使城市范围内的水量平衡更加接近其在这片地区发展起来之前的状况”。
美国的雨水排放系统以提高天然入渗能力为目的。如美国加州富雷斯诺市的“Leaky Areas”地下回灌系统,10年间(1971~1980)的地下水回灌总量为1.338亿m3,其年回灌量占该市年用水量的20%。还在其他很多城市建立了屋顶蓄水和由入渗池、井、草地、透水地面组成的地表回灌系统。美国不但重视工程措施,而且还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对雨水利用给予支持。
英国开发了一个新的雨水系统―蓄水地面,该系统把局部地域内收集到的雨水径流,用人工方式贮存起来,成为城市中水道的重要水源,提供人们生活所需的部分杂用水,缓和城市水资源危机。这是一种可持续的给排水系统。
丹麦98%以上的供水是地下水。但是由于目前的地下水开发利用率除了在哥本哈根市周围的地区外,都小于1,一些地区的含水层已经被过度开采。为此在丹麦开始寻找可替代的水源,以减少地下水的消耗。在城市地区从屋顶收集雨水。收集后的雨水经过收集管底部的预过滤设备,进入贮水池进行储存。使用时利用泵经进水口的浮筒式过滤器过滤后用于冲洗厕所和洗衣服。从丹麦屋顶收集的最大年降水量为2290万m3,相当于目前饮用水生产总量的24%。每年能从居民屋顶收集645万m3的雨水,如果用于冲洗厕所和洗衣服,将占居民冲洗厕所和洗衣服实际用水量的68%。相当于居民总用水量的22%

国和论坛是以专业提供建筑工程、金融会计、国家公务员、职业资格、学历认证、计算机及外贸等九大类100多种考试的考试资讯、考试交流、试题资料下载、考试服务和学习交流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最新帖子|国和论坛 ( 京ICP备12043779号-9 )

GMT+8, 2025-4-6 00:29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