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89|回复: 1

高、大型建筑自动消防设计探讨(转贴)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9 22:38: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所有资料全部下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高大空间的民用建筑如:大型剧场、会展中心、大会堂、博物馆等;生产性建筑如:各种生产类别的工业厂房、飞机维修库、储存仓库、飞机发动机车间等这些建筑不仅体型大,高度高,除普通生产厂房和储存仓库外大都有较高的装修标准,同时也是使用功能复杂、人员密集、火灾隐患大的大型空间建筑。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第4、3、2条规定:“室内净空高度超过8.0m的大空间建筑,在其顶板或吊顶下可不设喷头“本条主要参照日本消防法规关于大型剧场观众厅的喷头布置而提出来的,主要考虑到喷头安装高度太高热敏元件将达不到预期效果。
  作者计为此条规定适用于某些建筑的中庭或是共享空间等,而不适用于各种高、大空间建筑。
  无凝在高大型建筑内采用普遍型喷头的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是无法达到控火、灭火的目的,更不能套用《自喷》规范第4、3、2条的规定不设喷头,不加保护。应该根据建筑物(或构筑物)的使用功能、火灾危险性、建筑物体型高度等督促检查情况综合考虑建筑防火设计方案和消防技术措施。
  建筑物的防火安全设计是一门综合性科学,是由多专业(建筑、结构、空调、电气、给排水专业)共同采取防范措施的综合体现,而直接参与扑灭火灾的当属各种自动消防灭火系统。
  鉴于我国国情和经济体制的关系我国目前对于上述高大空间建筑无论在消防设计技术、产品开发和研制、火灾报警和联动控制、规范管理等各方面与国外相比尚存在一定差距。
  以水为灭火剂的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在各种类型建筑中(除不能用水扑救的建筑或部位外)都是有效也是最经济的。高大空间建筑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应用技术的研究中关键是喷头构造和性能的技术研究。因为喷头起着探测火灾、喷水灭火的作用,灭火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喷头的选择和布置的合理性,因此,目前许多国家均在大力研制和开发各种性能喷头,如:快速响应大水力喷头;大水滴喷头;自动启、闭喷头;大覆盖面侧墙型喷头等等,有了具有各种特性的喷头问世才能使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应用范围更广,灭火更安全、可靠。例如:目前被美国消防协会NF-PA-231认可的ESFR喷头的应用对于大型高架仓库以及空间高度不超过12.0m的大型建筑的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功能更完善,灭火更安全、可靠。
  例举以下数例,意在说明高度超过8.0m的大型空间如何应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加以保护的设计技术措施;另一方面意在呼吁有关科研、设计、生产部门更多地投入研制、开发我国自己的特种性能喷头,以完善和提高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功能。
实例之一:
  某工程单层厂房占地面积30000多平方米,属丙类生产类别,按《建规》规定该厂房除了应设置消火栓灭火系统外,还应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厂房平均高度8.30m,厂房内有四处采光天窗,(两处面积720m2,两处面积540m2)由于采用竖式天窗,故采光天窗处屋面比其他地方高于3.0m该处喷头若吊在屋面板下,则喷头距地面高度>8.0m,喷头热敏元件的动作会受到影响;若选用其他大水力喷头或是快速响应大水滴喷头的话,一方面国内此类产品缺少,另一方面一个车间内不宜搞二个不同压力的喷淋系统,(非采光天窗处仍为普通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经多次研究比较决定采用加集热板的辅助技术措施方案予以解决。
  集热板系在高架仓库内分层布置喷头时当分层板上有孔洞、缝隙时应在该处喷头上方设置集热板,目的是当发生火灾时为使喷头感温元件能在其上方局部面积内迅速聚热而受到感应及时开放喷水、集热板仅仅是一种辅助技术措施,最后确定方案如下:
  厂房内按中危险级设防,满铺喷头,喷头安装高度一律距地7.6-8.1m,距屋面板内底距离≤300mm(非采光天窗处);在采光天窗处下方喷头则距采光天窗处屋面板内底为≤3.3m,喷头的热敏元件无法达到预期效果,为此,该处喷头(共约200多个)每个喷头上方均加设集热板。
  集热板为铝合金金属板或白铁皮板,每块尺寸300×400mm(规范规定集热板面积不应小于1200mm2,最小一边不应小于200mm翻边20mm),板中钻一小孔,孔径略大于25mm镀锌钢管外径,将板套在25mm喷头连接支管上,然后采用点焊,将板固定在喷头连接地支管上,喷头距板内底距离为75-150mm此时喷头朝下安装,而其它部位不加集热板的喷头均朝上安装。
实例之二:
  某货运中心原设计层高8.1m,屋顶为金属承重结构,按有关规定设置了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原设计喷头安装标高为距地7.7m,后因需要业主自行决定将钢屋架连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管道一起往上抬高2.3m,这样喷头安装高度变成距地10.0m,消防部门不予验收,后经多方研究采用加层安装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方案,即原已安装的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管道及喷头位置和高度不变,另在下方相同平面,不同高度再增设一层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管道及喷头位置和高度不变,另在下方相同平面,不同高度再增设一层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其喷头设在距地7.6m高度(吊在屋架下弦下面)。上面一层喷淋系统作为保护钢屋架使用,喷头朝上安装,这样钢屋架可不再涂刷防火涂料等其他防火措施:下面新增的系统作为保护地面上物资使用,但由于喷头距上

国和论坛是以专业提供建筑工程、金融会计、国家公务员、职业资格、学历认证、计算机及外贸等九大类100多种考试的考试资讯、考试交流、试题资料下载、考试服务和学习交流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10 13: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论高层建筑消防设施维护保养
  摘要:本文就高层建筑消防设施维护保养的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提出一些保证消防设施完整有效的维护保养措施。
  关键词:高层建筑 消防设施 维护保养
1 高层建筑的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城市建设发展迅速,作为现代化城市标志之一的高层建筑、超高层建筑已大量投入使用。如四川省成都市现有高层建筑500余栋,投入使用的超高层建筑有近30栋、目前西南地区第一高层大厦――成都民兴金融大厦,48层,高近150米,建筑面积近8万平方米。现正在建设的高层建筑还有很多,近几年,随着电子信息产业飞速发展,高层建筑物的智能化程度也越来越高。
2 高层建筑消防设施的现状
  高层建筑,尤其是超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应立足于自防自救。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安装配置的消防设施(如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喷水火火系统、泡沫灭火系统、气体火火系统、消火栓火火系统、防火分隔系统、防排烟系统、应急照明及疏散指示系统、消防通讯系统等),如何保证其发挥正常功能,对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目前高层建筑消防设施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l 大中城市的高层建筑消防设施基本上落实了维护保养,与具有资质的消防技术中介服务组织(如称消防维护公司)签定维护保养合同,明确厂双方职责。由于公安部第30号令《建筑工程消防监督审核管理规定》第十条和一些地方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了这方面的条文,如《成都市消防条例》第十八条规定:建筑物设有自动消防设施的产权单位或管理单位,应当与具有消防设施维护保养资格的单位签定自动消防设施维护保养合同,明确维护保养责任,保证自动消防设施的正常运行。
  2.2 建筑物的产权单位或物业管理单位一般不具备高层建筑消防设施维护保养的技术能力和资质资格,所以委托消防维护公司进行。消防维护公司的技术水平和履行消防法律法规的职责,决定了高层建筑消防设施的运行状态。
  2.3 随着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消防电子产品种类繁多,一个城市内高层建筑消防设施的消防电子产品种类也很多,技术支持要求高。一个消防维护公司维护几十栋高层建筑消防设施是常有的现象,对维护公司的人员素质和内部管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2.4 高层建筑消防设施维护保养合同签订期限受到制约。现在普遍签定的合同都是一年期限,造成维护公司对消防设施的技术性能不愿过多地去了解,对消防设施存在的技术问题不愿下功夫认真解决,采取应付拖时间的策略,对出现的问题治标不治本,造成维护保养合同年年签,维护公司年年换,消防设施越维护问题越多的现象。而对于一栋多产权的建筑存在多家消防维护公司维护保养的局面,消防设施系统一旦出现问题。消防维护公司互相推诿,系统得不到正常的维护保养。
  2.5 市场经济决定了市场营销的方式。消防电子产品的生产厂家基本上在各地区(省)确定了营销总代理,而这些总代理基本上是本地区(省)的消防技术中介服务组织(如消防工程公司、消防维护公司),这些总代理对非自己维护的消防设施需要进行技术支持时,往往采取从价格上、技术上垄断(如火灾自动报警集中控制器主机编程代码不透明、CRT系统进行调整软件编程、主机主板升级或更换时在价格上垄断),给消防设施的正常维护造成被动局面。
  2.6 维护技术无定事,维护报表不明确。建筑消防设施的维护是从技术上的维护和责任上的落实,如何反映出来,维护报表及报告是核心。现在维护报表及报告通常用“一切正常”的语言来反映,无一些技术参数来说明消防设施的运行状态;《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自动喷水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泡沫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汽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的维护管理条款明确了一些规程,但对现有建筑消防设施的维护没有全向的约束,该规范的适用范围也不适应现有情况。
  2.7 随着市场体系的不断完善,消防设施维护保养也纳入了招投标的范围。往往出现投标单位消防设施维护保养费相差悬殊,造成招标单位无法按程序进行。少数投标单位以价格战恶意竞争,给正常的消防设施维护保养市场带来不利因素。
  2.8 消防部门对建筑消防设施维护的监督力不从心,表现在消防监督人员的素质和监督检查的手段上。建筑消防设施涉及到自动化系统、强弱电系统、给排水系统、建筑结构和暖通空调系统等方面的基础知识,要融会贯通非一朝一夕之功夫,消防监督人员的个人素质是根本;在建筑消防设施的监督检查中,往往采取眼观手摸的简单手段,判断建筑消防设施的正常与否,降低了消防部门的权威性。
3 如何对现有建筑消防设施的维持现状加强管理,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主要措施:
  3.1 制定保障建筑消防设施正常动转的法规体系,包括行政法规和技术法规。法规体系的细致化,是社会文明发展的必然产物。这使建筑物的产权单位、物业管理单位、消防中介服务组织和消防部门都能有法可依,明确责任,相互制约,是保障建筑消防设施正常运转的基石。
国和论坛是以专业提供建筑工程、金融会计、国家公务员、职业资格、学历认证、计算机及外贸等九大类100多种考试的考试资讯、考试交流、试题资料下载、考试服务和学习交流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最新帖子|国和论坛 ( 京ICP备12043779号-9 )

GMT+8, 2025-4-16 01:15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