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61|回复: 9

再议“09年造价工程师案例一参考答案”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0 14:13: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所有资料全部下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再议“09年造价工程师案例一参考答案”
最近网上对09年造价工程师“案例一”参考答案争议较多,从专业角度发表了不同的见解,都是相当的精辟,也反映了大家工作和学习的结果。
  当然,由于案例一题目本身描述和数据上的缺陷,存在争议是必然的,主要集中在两点上:固定资产余值计算和调整所得税计算。任何见解如果回避上述两点都是不完美的。
  第一个问题:固定资产余值计算
  首先,本案例一缺少条件:固定资产使用年限,导致固定资产余值没法算。无论如何,毕竟固定资产余值≠残值;运营期≠固定资产使用年限。这点上大家的意见是空前的一致的。
  其次,由于题目本身描述和数据上的缺陷(例如:折旧方法和固定资产使用年限问题),必然导致有的朋友把问题复杂化(这正是大家正确掌握财务评价知识、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的表现):题目没有折旧年限,没有交代贷款(借款)问题,也没有折旧的方法,自然也就无法计算折旧费和固定资产余值了,当然没有摊销费了。
  第二个问题:调整所得税计算
  目前有两种做法为:
  做法一:调整所得税=(营业收入-息税前总成本-营业收入及附加)*25%= (营业收入-营业收入及附加-总成本)*25%
  做法二:调整所得税=(营业收入-息税前总成本-营业收入及附加)*25%=(营业收入-营业收入及附加-经营成本-折旧费)*25% (注:没有摊销费)
  既然题目没有折旧年限,没有交代贷款(借款)问题,也没有折旧的方法,那么轻易认为上述任何一种做法都是有瑕疵的,真是两难啊。

  如果按做法一计算:调整所得税=(营业收入-息税前总成本-营业收入及附加)*25%=(营业收入-总成本-营业收入及附加)*25%,有悖于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的规定,必然导致今后考生学习的盲目,错误认为:息税前总成本=总成本,这对于宣传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的规定是极不利的,是不可取。另外,余值的问题还是没有解决。
  如果按做法二计算:调整所得税=(营业收入-息税前总成本-营业收入及附加)*25%=(营业收入-营业收入及附加-经营成本-折旧费)*25%,折旧年限和折旧方法没有说是事实,就是说折旧费和余值也无法计算,但计算公式是符合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规定的,也不会误导今后造价师考生学习;其二,用这种方法计算的朋友是准确掌握区分调整所得税和正常所得税知识点的。
  那么,问题是考生在考试时没办法啊,必须要去做一种答案,空白卷更不可行。如果能假设固定资产使用年限=运营期(当然也可以假设大于运营期的其它年限,但假设等于运营期对于财务评价较为保守,应该是对投资方投资决策偏安全的说),不失是一种两全之美的做法:既可以计算固定资产余值,又可以计算折旧费,还能符合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的规定。
  还是有一网友说的好:考得比较好的同学,即使不要第一题的分,也能通过。
  最后,预祝大家顺利通过考试!

国和论坛是以专业提供建筑工程、金融会计、国家公务员、职业资格、学历认证、计算机及外贸等九大类100多种考试的考试资讯、考试交流、试题资料下载、考试服务和学习交流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11 06:22:23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又出现了,又让我们再学习了一把啊!
国和论坛是以专业提供建筑工程、金融会计、国家公务员、职业资格、学历认证、计算机及外贸等九大类100多种考试的考试资讯、考试交流、试题资料下载、考试服务和学习交流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发表于 2016-11-11 10:07:10 | 显示全部楼层
强顶!!!子又老师的见解全面精辟!您真是我最最佩服的老师!向你致敬!
国和论坛是以专业提供建筑工程、金融会计、国家公务员、职业资格、学历认证、计算机及外贸等九大类100多种考试的考试资讯、考试交流、试题资料下载、考试服务和学习交流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发表于 2016-11-11 16:04:1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考的时候,也是犹豫半天~但最后从题面摸清出题人的本意之后,毅然决然地选择了3.12的做法!因为那很可能是标准答案,尽管不一定是最合理最正确的~~心理战啊~哪儿年的案例没有争议,没有冤假错案~?分数是第一位的!楼主作为老师,这点应该比我们更清楚~~
国和论坛是以专业提供建筑工程、金融会计、国家公务员、职业资格、学历认证、计算机及外贸等九大类100多种考试的考试资讯、考试交流、试题资料下载、考试服务和学习交流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发表于 2016-11-11 20:14:47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按做法一计算:调整所得税=(营业收入-息税前总成本-营业收入及附加)*25%=(营业收入-总成本-营业收入及附加)*25%,有悖于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的规定,必然导致今后考生学习的盲目,错误认为:息税前总成本=总成本,这对于宣传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的规定是极不利的,是不可取。另外,余值的问题还是没有解决。
是不是武断了。
国和论坛是以专业提供建筑工程、金融会计、国家公务员、职业资格、学历认证、计算机及外贸等九大类100多种考试的考试资讯、考试交流、试题资料下载、考试服务和学习交流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发表于 2016-11-11 23:50:5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想法和子又老师一致,题目没说贷款的事,但总成本怎么看都象有贷款利息,加上方法参数三是学习重点,稍有研究的考生都不至于犯“总成本=息税前总成本那样的低级错误’。这样的考试根本不能考出考生的水平。
国和论坛是以专业提供建筑工程、金融会计、国家公务员、职业资格、学历认证、计算机及外贸等九大类100多种考试的考试资讯、考试交流、试题资料下载、考试服务和学习交流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发表于 2016-11-12 01:21:33 | 显示全部楼层
登陆只为回复此贴,分析的相当透彻,佩服!!
国和论坛是以专业提供建筑工程、金融会计、国家公务员、职业资格、学历认证、计算机及外贸等九大类100多种考试的考试资讯、考试交流、试题资料下载、考试服务和学习交流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发表于 2016-11-12 16:36:53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啊,我们辛辛苦苦看懂了书上的知识点(考试大纲要求的),还说我们把问题想复杂了,真是没搞懂啊,我们考试真的不容易啊,子又老师谢谢你的点评,坚决支持老师,3.18年是正确的。我听了有些考生,他们说是蒙的3.12,根本不知道有((调整所得税=营业收入-营业税及附加-总成本+利息支出)*所得税率)这个公式,希望阅卷的老师能多考虑考虑,要不然我们真的对造价考试太失望
国和论坛是以专业提供建筑工程、金融会计、国家公务员、职业资格、学历认证、计算机及外贸等九大类100多种考试的考试资讯、考试交流、试题资料下载、考试服务和学习交流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发表于 2016-11-13 06:46:39 | 显示全部楼层
登录只为此贴。子又 大师级的。对错不要按自己做的答案。第一题我3.18,因为3.18最合理。错了就是错了。第六题10万元我计入了, 但是没有什么好争议的,规范就是那样。只能说教材勘误不地道。
国和论坛是以专业提供建筑工程、金融会计、国家公务员、职业资格、学历认证、计算机及外贸等九大类100多种考试的考试资讯、考试交流、试题资料下载、考试服务和学习交流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发表于 2016-11-13 07:59:25 | 显示全部楼层
能否通过就看第一题的了,苍天保佑啊
国和论坛是以专业提供建筑工程、金融会计、国家公务员、职业资格、学历认证、计算机及外贸等九大类100多种考试的考试资讯、考试交流、试题资料下载、考试服务和学习交流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最新帖子|国和论坛 ( 京ICP备12043779号-9 )

GMT+8, 2025-4-18 13:44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