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所有资料全部下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一、考试出题方面
今年的考题有如下特点:
一、虽然增加了三本铁路公路方面的规范,公路、铁路的题目极少见;
二、更新的规范中,2008年版的桩基题目很多,而且有几个只有2008版中有;《地质灾害评估》出了两道题。法律法规中关于处罚条例出了一堆题。2007年新版《公路桥涵规范》出了一道02版本没有的计算题。
三、出题老师大概是南方搞港口或水利工程的,出了一堆关于淤泥、浸湿线的题目。总之,出题人可以出自己熟悉行业的题目,可以一出就是两个、三个。这是从2009年考题中感觉最深的一点。
四、专业知识题目考试中,上午主要考(勘察、桩基、浅基),下午主要考(基坑、特殊土、地震),有明确的考试内容划分。案例考试上下午内容基本相同,感觉明显的是上午难,下午简单。
五、案例以〈勘察、浅基础、桩基础、地基处理、土压力、边坡和地震〉为中心,题目相对常规,但上午有不少小陷阱,下午少些。总的来说,主要考察对题目的理解能力和熟练程度,计算量不大。有不少题目,只要会并熟练,计算非常简单。
总结:感觉历年的考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年年不同。为此,出题的特点是偏。今年重点建筑,明年道路,后年水利港口,再来一个没有重点。总之,让人想不到。
二、复习及考试的成败经验
1、认为出题范围会从主要以建筑规范为主体,向建筑、公路铁路、港口水利鼎力转变,遂加强了铁路规范的复习,弱化了不熟的基坑规范。结果基坑考了一大堆,铁路公路几乎没有。这是最大的失败。
2、认为新加的规范一定会考,做了一些准备。有所收获。
3、听从了前辈们“一定要带全所有的规范”的经验,打印了全部的法律法规和地质灾害评估,值得,非常值得。最大的好处是省了不少时间。
4、复习时做了一些案例计算题,感觉不错。遂把最后的时间集中在多选题的准备上,弱化了案例计算的准备。结果在多选题上有些收获,上午的案例考试因不够熟练,吃了大亏。
5、考试策略方面:第一天上午考得好些,下午考得差些。遂准备第二天上午多做些题,结果吃了大亏。案例考试首要的是准确率。3个小时做16-17道准确率不低于95%的题目,并不难。但要想做完25道题,并且有较好的准确率,便相当不容易了。
总结:考试要做到胸有成竹,需要抓住两点:重点要深;知识点要广。重点要深有两个方面:一作为基础的土力学,特点是与变形、承载力相关的理论知识一定要通透;二岩土勘察规范、地基基础设计规范、桩基规范、地震规范(有能力的还可以包括边坡规范和基坑规范),这几本规范正文和条文说明,重点内容的理论基础,能要极熟悉。知识点要广,要做到准备好全部规范,并都看过一两遍,了解其规范结构。
对于重点考试内容,做案例题时不用查书,做多选题时,数秒钟能查到,便达到了“深”;对于非重点的知识内容,做案例题时,能够知道在哪一本规范上,并且能在1分钟内查到,便达到了“广”。能如此,注册考试胸有成竹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