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50|回复: 3

(转载)高大钊教授:参与注册考试出题的这十余年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0 22:11: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所有资料全部下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高大钊教授:参与注册考试出题的这十余年
参与注册考试出题的这十余年
从2002年开始了注册考试,到2011年,一共进行了十次考试。我参加了十年的出题,连同在上个世纪末的准备工作,参与这项工作的时间大约有13年了。同时,从2004年开始,在中国工程勘察信息网上为我开辟的专栏,提供了一个与岩土工程师交流、接触的平台,在网络答疑的基础上写成的两本书,以及随后的到各地巡回讲学,有机会直接与同行面对面地沟通,听取大家的意见和讨论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疑难问题。
回顾这十余年,作为一个土力学的教师,能够为我国的岩土工程注册考试做一点土力学的普及工作,是十分有意义的事。我能深度接触到岩土工程界的许多方面的人士,了解工程中的实际问题,增长了许多知识。看到通过考试,推动了岩土工程师的继续教育,我国岩土工程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也看到了我国学校专业教育所存在的问题和学校教育改革的取向。这些都是在已往几十年间学习不到的,是在这十余年间学习到的、感悟到的。
记得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朱象清主编,曾经约俞调梅教授写一本《工程实用土力学》。俞先生给这本书提出的要求是“能为工程师看得懂、用得到的”,我们写了大纲,俞先生为我们开了许多参考书目,分章审查大纲。 但令我们感到对不起先生的是这本书的编写工作始终没有完成。关键是我们这些学生不理解先生的要求,不了解工程师需要什么,不知道怎样写才能让工程师看得懂。可以说,这十余年在一定程度上为我补了这一课。
在这项工作之初,专家组的成员都是我国岩土工程界60岁以上的老专家,与他们的相处得益颇多。后来,大多数老专家逐年退出,一批年富力强的中年专家逐渐成为专家组的主力,完成了专家组的新老交替。有的中年专家谦虚地认为自己很年轻,怕承担不了重任。其实,40~50岁的专家,已经不年轻了。我记得在我进同济大学的那一年,俞调梅先生只有43岁,但他已是全国著名的土力学专家,在我们的心目中已经是很老、很老的教授了。
我深深地体会到,参加专家组工作的十年,是我再学习和继续提高的十年,是如履薄冰的十年。与其说是我们出题目来考试考生,还不如说是全国的岩土工程师在考我们,是许多进行考前辅导的老师在考我们。在这十年中,一次又一次从考试的实际结果中考验我们出题的水平。注册工程师的通过门槛应当多高比较合适,是一个需要不断实践和总结的问题,每年都是按照60分作为通过的标准,但每年的通过率却是存在波动的。这是一个由专家群体共同来掌握的博弈,任何个人都无法控制,这也许是制度设计的优点,是考试的公正和公平的保证。
从专家组退下来了,还是很留恋这个群体,很珍惜这段时光留下的美好记忆和友谊。退下来以后,愿意从另外一个角度为继续推动考试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出一点力。
有朋友问我,从专家组退下来以后,还能为注册考试做点什么?作为专家组的一个老成员,对有志于报考注册岩土工程师的朋友,该提点什么呢?有几位年龄已经偏大的朋友告诉我,由于工作很忙,没有太多的时间复习,考试的成绩总是差那么一点点,过不了线,感到很郁闷。有的朋友考下来知识题过了,但过不了案例题,而有的朋友却相反,过了案例但过不了知识题。有的朋友刚大学毕业,参加工作没有几年,工程经验不多,对有些考题就难以理解。因此,经验和理论两个方面缺一不可,概念和解题的能力缺一不可。
有朋友希望我能为考前的复习辅导做点什么。当然,我离开了专家组以后,与出试题工作没有联系了,不存在避嫌和保密的问题了。但是,我的年龄和精力毕竟有限,不可能像一些中年的老师那样进行集中若干天的考前辅导。最近有人告诉我,有的考前辅导班的通知中说由高老师讲课,有的人不相信。问我是不是真的?又像去年一样,产生了真伪难辨的问题。
为了避免产生紊乱,我不得不在这个专栏里告诉大家,我已经离开了考题专家组的消息。同时也告诉大家,今年我会作一点点专题的讲授,但不可能到许多辅导班里去讲。我只会在一个辅导班里试着讲一点可以讲的东西,是不是对大家的备考真的有帮助,我不敢说。

国和论坛是以专业提供建筑工程、金融会计、国家公务员、职业资格、学历认证、计算机及外贸等九大类100多种考试的考试资讯、考试交流、试题资料下载、考试服务和学习交流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11 11:05:32 | 显示全部楼层
岩土工程发展的播种机,谢谢高教授!
国和论坛是以专业提供建筑工程、金融会计、国家公务员、职业资格、学历认证、计算机及外贸等九大类100多种考试的考试资讯、考试交流、试题资料下载、考试服务和学习交流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发表于 2016-11-12 02:32:39 | 显示全部楼层
刚毕业,考基础比较好过,但专业就比较难过没有扎实的实践经验根本就是纸上谈兵。但是我也遇见过专业考看书三个月,考试考过的,人为有人天外有天,这就是特例了。
国和论坛是以专业提供建筑工程、金融会计、国家公务员、职业资格、学历认证、计算机及外贸等九大类100多种考试的考试资讯、考试交流、试题资料下载、考试服务和学习交流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发表于 2016-11-12 15:25:22 | 显示全部楼层
高老师也按捺不住了?
国和论坛是以专业提供建筑工程、金融会计、国家公务员、职业资格、学历认证、计算机及外贸等九大类100多种考试的考试资讯、考试交流、试题资料下载、考试服务和学习交流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最新帖子|国和论坛 ( 京ICP备12043779号-9 )

GMT+8, 2025-4-5 11:1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