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3.一个探测区域内所需设置的探测器数量应按下式计算;
N≥S/(K*A) N≥1(取整数)
式中:N:一个探测区域内所有需要设置的探测器数量,单位:只;表4.1.3.1
A:探测器的保护面积(平方米);
S:探测区域的面积(平方米);
K:修正系数,特级保护对象宜取0.7~0.8,一级保护对象宜取0.8~0.9,二级保护对象宜取0.9~1.0。
4.突出顶棚的梁高在200mm至600mm时,应根据规范确定是否需要考虑梁的影响。当突出顶棚的梁高超过600mm时,被隔断的每个梁间区域应至少设置一只探测器。当被梁隔断的区域面积超过一只探测器的保护面积时,则应将被隔区域视为一个探测区域。
5.设置在宽度小于3m的内走廊顶棚上的探测器宜居中布置。感温探测器的安装间距不应超过10m。感烟探测器的安装间距不应超过15m。靠近走廊端墙的探测器对端墙的距离不应大于探测器安装间距的1/2。
6.探测器的设置位置与其相邻墙壁或梁之间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5m。
7.探测器安装位置在正下方和它周围0.5m范围内不应有遮挡物。
8.当房间被书架、贮藏架或设备等隔开,且书架等顶部到顶棚的距离小于整个房间高度的5%时,每个被隔开的部分至少应安装一只探测器。
9.在设有空调系统的房间内,探测器的设置位置至空调送风口边缘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5m,并宜接近回风口,由于建筑需要,确实使得探测器难以较远地避开送风口,应设法增设其他措施(例如挡风板),以保证在火灾早期阶段及时报警。用于送风的多孔顶棚,在距离探测器0.5m的范围内不应有送风孔。
10.当在房屋顶部有热屏障时,感烟探测器的下表面距顶棚或屋顶的距离应符合表4.1.3.2的规定。
11.锯齿型屋顶和斜度大于15度的人字型屋顶,应在每个屋脊处设置一排探测器,探测器下表面距屋顶最高处的距离,应按上表规定执行。
12.探测器在顶棚上宜水平安装,如必须倾斜安装时,倾斜角应不大于45度。
13.电梯井、升降机井等,宜在井道上方机房内的顶棚上设置感烟探测器。
(二)线型火灾探测器的设置数量和布局。
1.当光束感烟探测器在相对面墙壁上安装时,则探测器 保护面积按下式计算:
A=14L
式中 A―探测器 保护面积(m平方);
L―光速长度(m);L宜在3-100m之间。
表4.1.3.2
2.光速感烟探测器的光束轴线距顶棚的垂直距离宜为0.3-1.0m,距地面高度不宜超过20m。当顶棚高度为16~25m时,除在贴近顶棚下方墙壁上安装外,宜在顶棚高度1/2的墙壁上,装设光束感烟探测器。
3.相邻两组光束感烟探测器光束轴线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大于14m。光束轴线至侧墙水平距离,应在7~0.5m之间。
4.缆式线型定温探测器安装在电缆托架和支架上时,其热敏电缆宜采用接触式安装,即敷设于所有被保护动力电缆或控制电缆的外护套上面。
5.空气管式差温探测器在顶棚下方安装时,空气管线路至顶棚的距离宜为0.1m。相邻线路之间的水平距离宜不大于5m;线路至墙壁的距离宜为1-1.5m。
(三)手动火灾报警按扭的设置:报警区域内每个防火分区,应至少设置一只手动火灾报警按钮,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应设置在明显和便于操作的部位。安装在墙上距地(楼)面高度1.5m处,且应有明显的标志。从一个防火分区内的任何位置到最近的一个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步行距离,不应大于30m。
二、系统供电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是消防用电设备。系统供电首先应符合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有关规范的基本要求。同时,根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本身的特点和实际需要,还应符合下列要求;
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设有主电源和直流备用电源,且主、备电源应能自动切换。这是因为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保护对象都是重要的或者是比较重要的建筑或场所,为了保证系统正常、可靠工作,对系统供电要求必须是连续可靠的。
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主电源应采用消防电源,直流备用电源宜采用火灾报警控制器专用蓄电池或集中设置的蓄电池,系统的负荷等级应按一级负荷来考虑。
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的CRT显示,消防通信设备等的电源宜由UPS装置供电,以防止突然断电造成装置不能正常工作。
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主电源的保护开关不应采用漏电保护开关,以防止造成系统断电,不能正常工作。
三、系统布线: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布线首先应当符合一般建筑电气系统布线的基本要求,同时,还应当根据国家标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的规定,符合以下要求;
(一)一般要求:
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传输线路和50v以下供电的控制线路,应采用电压等级不低于交流250v的铜芯绝缘导线或铜芯电缆。采用交流220V-380V的供电或控制线路应采用电压等级不低于交流500V的铜芯绝缘导线或铜芯电缆。
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传输线路的线芯截面选择,除应满足自动报警装置技术条件的要求外,还应满足机械强度的要求。铜芯绝缘导线、铜芯电缆的最小截面面积不应小于表4.1.3.3的规定:
(二)室内布线
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传输线路应采用穿金属管、阻燃型硬质塑料管或封闭式线槽保护方式布线。
表4.1.3.3
2.消防控制、通信和警报线路采用暗敷设时,宜采用金属管或阻
消防基础知识汇总-23038.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