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46|回复: 15

【建筑新视界】第一期 建筑设计的新视角——观法设计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6 11:29: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所有资料全部下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国和论坛-【建筑新视界】第一期 建筑设计的新视角——观-26022.jpg

国和论坛-【建筑新视界】第一期 建筑设计的新视角——观-26022.jpg

写在篇头
本文皆为最近的感悟,疏漏难免,欢迎讨论。
建筑空间设计到底在设计什么?一千个人有一千种看法。但在我看来,除去设计中的技术性工作,做一个建筑空间其实是实现某种建筑观法。为何?





看安藤的这个建筑。第一感觉,很美。
好,那我们来分析,为什么美?
我的理解:因为安藤找到了对自然不一样的观法。一般人们看个树林,都是站在树下,视线放平,环视浩荡丛林。而安藤这个深入地下的圆,完全抑制了我们的水平视角,迫使我们俯仰,自然透过圆洞垂直渗入了这个空间。这便是一种新的观法。环绕这个水池一圈,你会不断被建筑引导仰头感慨,低头沉思,这时的目的便达到了:设计一种看待自然的方式以撩拨出观者对自然的敬畏与不可及的渴望。
再举一个例子。



还是安藤的建筑,水御堂。
这个建筑设计所做的动作是引导人们由一级一级阶梯走入水下——本质上是创造了一种对水的观法。为什么呢?
人们与水正常的空间关系是站在岸边微微俯瞰,或是平望远方,水作为观的客体,从未出现过比人视点高的情况。而在这个建筑中,有水面平行人视点,水面高于人视点,水面低于人视点等等情况。然后通过一个序列将其串联起来——先平,再高,再平,再低。这一个序列通过观法创造出了朝圣般的情感序列,甚至最后没入水中只余想象人们还会想念那片水,那纯洁的莲叶。
说到水可以发散一下,对水的观法远不止这几种。比如我之前做的一篇研究:



如图:BElOW,NEARBY,COVER,AROUND,BETWEEN,UNDER,PLAYWITH,ALONG,EYESABOVE都行。水御堂就是EYESABOVE.
甚至还可以这样。



你看,好的空间基本都有这个元素:提炼观法,加以串联。
观法,即看待客体的方式——先是视角,再是联想,代入情感,然后意境。
人们观察同一个客体,同一片自然,不同的视角有着不同的情感。
所谓观法设计,必须先确立一个可观的对象,水, 自然,天空,甚至人的活动;然后通过想要确立的意境,来反推得出这个观法(视角等),这才是观法设计的精髓。
董豫赣在红砖美术馆说,希望只见展台上各异姿态的腿,不见人情与表情,于是在红砖美术馆做了这个——


里面的人在小展厅里徜徉,外面的人看着他们徜徉的动态和裙摆(可惜没有适合表现的照片角度);
王澍希望人们能一栋建筑里看到群山转折,于是在水岸山居有了这个——



一列天梯折行屋面,仿佛登山的几个片段视角现于此建筑了。
这两个建筑整体做的都不算完美,但是片段技巧足够,值得学习。
当然,只知道这些还不够。更重要的是视角之间的序列与联接。
观法是创造不同视角,也不仅仅是创造不同视角。它还包括不同视角之间的空间叙事和意境联接。这就是为什么建筑观法相对于西方绘画,更像东方绘画。中国园林的空间就像中国的山水画的画面,也是提炼出了对自然的一组观法序列。
这里不得不提中国山水画的特点:透视混乱,散点,多场景,意境性强。中国画实际上是场景拼贴而成,而展示的则是一个完整的叙事。中国美院王欣所言:建筑需要如画观法,即是指此,也是有点科林罗拼贴城市理论的意味。如果让笛卡尔来鉴赏透视变形的《惊走王三官》,他一定会大摇其头:透视都不统一,厅堂比例这不是画错了嘛!



惊走王三官 引自《如画观法》作者:王欣

变形的厅堂比例与折成锐角的台基居然可以出现在同一组画面上?这每每令西方人大吃一惊,而在中国人看来却是理所当然。中国画一般一幅讲一个故事,说一种情怀,西洋则表现一幅场景,记录一个惊心动魄的瞬间。比之电影,一个试图凝练整部电影的情怀,一个试图精炼一个分镜头的最大奥义。这幅惊走王三官画的如此扭曲的目的不是为了扭曲建筑形体,而是为了串联场景。正常视角根本不可能同时看到如此之多的人物动态,更别说正常比例厅堂连里面的人都透视不出来。而通过变形达到合理的场景串联,使得人们的情感被一张画面的各种观法串在一起,才是这张画的终极目的。
而中国传统园林视角的串联,是元素重组式的。
中国园林是最能体现观法设计的建筑。董豫赣在《山居九式》中所言,一切园林观山式只有九种:山石池式(水淌山涧)、山石盆式(山峰如簇)、石藤架式(树荫道旁)、壁山式(倚院靠墙)、山石铺式(曲径望山)、山梯式(盘山肠道)、山踏式(崖壁陡峭)、山台式(山巅远望)、山洞房式(别有洞天)。一切园林造山均在这九种元素上变化。
由此我们明白了古代造园师们的思考过程。想要在城市中造出与自然体验融合的园子,就必须符合人对自然的系列观法,这本质即是一个对自然景观——人之相对关系的压缩提炼过程。具体操作:
取人观自然山的路径情感为观法线索,从不同登山方式,不同登山时段,提炼出几组看山方式,然后将这些方式落成现实空间(山式)中;有趣的是,中国园林常常有多重流线,但是这流线不是随意设置的,任何流线都考虑过不同山式的组合序列,最终可以使得空间中处处是画,处处是观法。

总结安藤这两个建筑蕴含的自然观法以及以及中国园林的的观法,其表达出来的设计思路是一致的——即都通过设立客体——提炼观法元素——元素重组来设计空间,从而创造有意思的空间。所谓观法,人为观主,定义任一自然为客体,则建筑扮演着取景器的角色;不同的取景的方式就定义了不同的观主与客体的关系,从而引导人的情感。观法设计不是美的设计,而是情感序列的设计。
我曾经一瞬悟到,更优秀的建筑观法模式,客体就是建筑本身——建筑不仅是媒介,也是客体。很多大师的作品,其建筑空间被自身的另一部分取景,当你转过去,这另一部分又被之前的部分取景,各个视点互相呼应对照,人的情感在建筑空间中凝固,此之谓永恒的空间。

写在篇尾
总之,设计一个空间,从观法出发,总是不错的。有意思的空间大都有过观法设计之痕迹,究其本质,盖因人五官之中,对空间模式最为敏锐的永远是双眼罢。


国和论坛是以专业提供建筑工程、金融会计、国家公务员、职业资格、学历认证、计算机及外贸等九大类100多种考试的考试资讯、考试交流、试题资料下载、考试服务和学习交流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16 23:26:36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的情感在建筑空间中凝固,此之谓永恒的空间”,经典!!!
国和论坛是以专业提供建筑工程、金融会计、国家公务员、职业资格、学历认证、计算机及外贸等九大类100多种考试的考试资讯、考试交流、试题资料下载、考试服务和学习交流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发表于 2016-11-17 13:28:05 | 显示全部楼层
建筑是有生命力的,有灵魂的,用心体会。
国和论坛是以专业提供建筑工程、金融会计、国家公务员、职业资格、学历认证、计算机及外贸等九大类100多种考试的考试资讯、考试交流、试题资料下载、考试服务和学习交流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8 03:37:07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这些例子能给你有所启发哦
说得对,也要建筑师用心观察,用心体会
国和论坛是以专业提供建筑工程、金融会计、国家公务员、职业资格、学历认证、计算机及外贸等九大类100多种考试的考试资讯、考试交流、试题资料下载、考试服务和学习交流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8 05:09: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 感谢分享~
国和论坛是以专业提供建筑工程、金融会计、国家公务员、职业资格、学历认证、计算机及外贸等九大类100多种考试的考试资讯、考试交流、试题资料下载、考试服务和学习交流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发表于 2016-11-18 08:09:3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分享资料。
国和论坛是以专业提供建筑工程、金融会计、国家公务员、职业资格、学历认证、计算机及外贸等九大类100多种考试的考试资讯、考试交流、试题资料下载、考试服务和学习交流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发表于 2016-11-18 19:02:2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真是一种引导的艺术,大是真的很厉害啊
国和论坛是以专业提供建筑工程、金融会计、国家公务员、职业资格、学历认证、计算机及外贸等九大类100多种考试的考试资讯、考试交流、试题资料下载、考试服务和学习交流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发表于 2016-11-19 00:29:44 | 显示全部楼层
闲时置;忙时用
国和论坛是以专业提供建筑工程、金融会计、国家公务员、职业资格、学历认证、计算机及外贸等九大类100多种考试的考试资讯、考试交流、试题资料下载、考试服务和学习交流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发表于 2016-11-19 15:06:4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好资料!谢谢分享!
国和论坛是以专业提供建筑工程、金融会计、国家公务员、职业资格、学历认证、计算机及外贸等九大类100多种考试的考试资讯、考试交流、试题资料下载、考试服务和学习交流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发表于 2016-11-19 22:13:3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的感觉。
国和论坛是以专业提供建筑工程、金融会计、国家公务员、职业资格、学历认证、计算机及外贸等九大类100多种考试的考试资讯、考试交流、试题资料下载、考试服务和学习交流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最新帖子|国和论坛 ( 京ICP备12043779号-9 )

GMT+8, 2025-4-11 21:18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