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所有资料全部下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复习题集》读者问题选登
题集6页第10题不会,我感觉右端是固定端怎么分析?
请考生自行学习材料力学相关基础知识。
3、《实务习题集》第333页《案例22》实际工期和《案例24》实际工期的算法不一致, 我觉得《案例24》计算实际工期的方法正确,《案例22》没有考虑工程A的停工整顿2天, 是这样么?求解答。
请考生仔细阅读“案例22”原题的问题2及答案2,我们要解答是施工单位能得到的工期补偿,A工作为承包单位责任,不在考虑这列。该题与“案例24”问题3提问的“实际工期”根本不是一个概念,请认真审题。
P275。案例6答案中的成本偏差和进度偏差计算方法和答案是否有错误?与书中不同
经查,与考试用书P313页完全一致。首先,提醒该考生学习考试用书时应认真仔细,同时,习题集学习时应认真审题,此题为成本偏差的计算,并非挣值法计算。 P310页的挣值法是引进国外的项目管理理论中的一种考核体系,是用与进度计划、成本预算和实际成本相联系的三个独立的变量,进行项目绩效测量的一种方法。它比较计划工作量、WBS的实际完成量(挣得)与实际成本花费,以决定成本和进度绩效是否符合原定计划。挣值法是一种综合评价体系,评价的是一个动态过程的全貌。 P313页采用的是国内业界通常采用的投资(成本)偏差的概念,所谓投资(成本)偏差,就是投资(成本)计划值与实际值比较所得的差额。相对偏差是指投资(成本)偏差的相对数或比例数,通常是用绝对偏差与投资(成本)计划值的比值来表示。相对偏差和绝对偏差的符号相同,正值表示投资(成本)增加,负值表示投资(成本)节约。投资(成本)偏差是一个静态的概念,只是简单的比较两个数值之间的差额。挣值法计算:成本偏差CV=BCWP-ACWP 进度偏差SV=BCWP-BCWS 投资(成本)偏差计算:投资(成本)偏差=已完工程实际投资(成本)-已完工程计划投资(成本)进度偏差=已完工程实际时间-已完工程计划时间或:进度偏差=拟完工程计划投资(成本)-已完工程计划投资(成本)读者记住判别方式即可,至于这两种计算方式为什么不统一的问题,有待业界专家们日后慢慢统一。
尊敬的编委会: 我在看建筑工程管理实务复习题集时,发现2011年版里面的练习题大多是2010版照搬下来的,照搬本不是问题,但是很多照搬下来的题与新版教材根本不相匹配,新版已经删除的内容或更新的内容可习题根本没有更新。我想请问编委会,我们到底是看书还是看习题?很矛盾?
考试范围以考试大纲和考试用书范围为准。复习题集只是将考试用书所涉及知识点具体化、实战化,以达到帮助考生了解相应知识点出题的形式与原则。如果从专业的角度上讲没有错误,则视为正确、合理。
按照大纲总体要求,应该是所有非论述题书上应该是可以找到答案的,可新版里找不到。就随便举一个例子:新版习题集P175第1题,答案是ACDE,但是旧教材是ADE,个人觉得旧教材对,答案也只有旧教材可以找到。那我就不明白照搬题怎么偏偏答案搬错了?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2010年新颁布《关于做好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问题报告和调查处理工作的通知》(建质[2010]111号),对质量问题分类进行了全新的定义,请原版教材中此题内容错误,11版题集中A、E选项均按已废止的文件设计,故ADE选项均不正确。关于此知识点,请考生以建质[2010]111号文原则为准。
再比如习题P177案例1题3问,新教材P233已经更新了事故调查报告的内容,但是习题答案还是旧教材内容。请问编委会:我们以哪个为准?又如何应对考试呢?假如考试就出了类似的题。这对我们考生来说真的很重要。谢谢!盼回复。
考试范围以考试大纲和考试用书范围为准。关于该知识点,复习题集编写时错误的参照了以前的重量事故处理程序,请考生以考试用书P233页内容准。
您好!本习题集中低267页案例3问题第二问“求出前14周每项工作的BCWP及18周末的BCWP。”问题中,“18周末的BCWP”是否印刷错误还是另有解释?此问应如何解答?我实在是看不懂,烦请讲解,谢谢!
笔误,应为14周末的BCWP。请考生自行学习造价成本管理中的“挣值法”相关基础知识。
已公布的增值服务中,《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P254页的第2(2)修改为开挖深度超过16m的……。请问:那基坑、槽的土方开挖工程怎么办,不用专家论证吗?P263页的相应部分与之矛盾,如何调整?
考试用书P254页中第2点编写出现错误,请统一以《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的通知(建质[2009]87号)附件二内容为准,详见考试用书P365页。读者提出增值服务中的“开挖深度超过16M的……”的条款,不知道是不是“16m的人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