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8-8-25 21: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年考第二次,过了。去年考前总觉应该一次就过的,没想到考案例时昏头了,一道不该丢分的计算题居然算错了。今年只考案例一门,吸取了教训,做计算题时虽说计算器突然坏了,但反复手算了三次,确保不丢分。
我个人认为复习时重要的还是理解:1.一个项目中可能产生污染的环节和因素,这点不算很难,难一点的是提出恰当的防治或治理措施。2.对公式一定要理解它的数学物理原理。看到公式时首先不要去背它,先想想它的物理意义,即便是经验公式也是如此。3.日常积累。知识面要广,象一些标准、法律、技术政策等等,不靠平时积累是不行的。当然日常积累也需要理解,各种知识要很多关联,记忆它们要从一些通用的原则性的知识出发。比如产业政策,说到底最根本的就是限制落后的、高耗能、高污染的行业、设备和技术等等,鼓励先进的技术、设备应用,提倡合理利用资源。
4.具体考试时需要注意的其实参加过培训的人都反复听老师讲过了,答案例题时不要过于展开,关键是把能想到的要点列出,有充分时间时可以适当展开论述一下。不要想每道小题都得满分,没这个必要。但计算题一定要保证不失分。5.试题中往往有故意不清楚或条件不足的地方,要假设不同情况分别讨论。可参看一下这个问题后面网友的回复:
http://www.gohoedu.com/viewthread.php?tid=18491&page=1#pid164676
,这道题很简单,但不注意就可能回答不完整,对其它的问题,道理都是一样的。
个人认为,今后考试中可能技术方法的难度会更大,对案例考试来说,有一定经验和知识基础,答题时保持头脑清晰、思维严谨,其实不会很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