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所有资料全部下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191期考试以后,大气导则修改,大家注意,评价等级已经不是用等标排放量判定,不知道以后的计算题怎么出了,大家小心了,我来总结下新导则和老导则的区别,194期以后的兄弟姐妹小心了,教材也修改了,大家看看新教材吧。
新老大气导则的9点不同
(1)评价工作的分级
原来是按照等标排放量,估算;新导则要求用估算模式估算落地点浓度以及“地面浓度达标准限值 10%时所对应的最远距离 D10%”,然后对照导则中的表格确定
(2)评价范围的确定
原来是参照确定的评价等级选取,分别在16~20km、10~14km、4~6km范围内。
新导则要求根据估算模式计算“污染物的地面浓度达标准限值 10%时所对应的最远距离 D10%”,然后以此为基础确定评价范围
(3)新导则对污染源调查、空气现状监测要求更详细
(4)新导则对气象数据要求更高,且增加了“高空气象探测资料”要求。估计以后大家要增加购买气象数据的预算了。而且买来的气象数据能否符合模型的输入格式还是个问题。。
(5)新导则对复杂地形,需要设置地形数据,一般是可下载到免费的数字高程模型(DEM),然后经过处理后参与大气预测。
(6)新导则对于涉及周边建筑物的情况设置了下洗模式。
(7)新导则中预测内容要求更多,而且提供了“常规预测情景组合”,使得预测工作量加大。
(8)新导则中用“大气环境防护距离”代替原来的卫生防护距离,计算可通过基于估算模式开发的计算模式进行,环保部评估中心做了一个小软件专门计算该距离,下载链接:
http://www.lem.org.cn/download/dqfhjl.ra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