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烟雨冷月

评估中心风影老师大气问题解读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9-7-23 09: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气预测复核发现的两个问题(2009-05-11 21:09:37)

近日复核一个热电厂的项目,最终在复核报告中指出了几个主要问题,这里列出两个比较关键的,希望大家以后不要故意犯这种错误。

因为报告书是在4月1日之前报送的,所以复核依据是HJ2.2-93.

复核报告开头一般介绍项目大气预测基本情况

该环评报告书进行大气环境影响预测采用HJ2.2-93推荐预测方法,并采用环评助手(Eiaa)进行预测计算,气象数据采用**气象观测站2008年全年逐日逐时气象数据,预测因子包括……,预测方案中考虑拟建项目贡献浓度、项目以新带老削减源、区域替代于削减污染源,以及叠加背景浓度综合影响。

项目进行大气预测计算采用的预测方法符合HJ 2.2-93的规定,预测计算采用全年气象数据进行逐日逐时计算,以确定污染源对各关心点及评价区域浓度影响。

在计算叠加背景浓度,并叠加项目削减及区域削减源对环境的综合影响时,该报告书采用…………方法。该预测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项目建成后对各关心点的最大影响。

报告书关于大气预测部分存在的问题:

(1)环评单位所提供的预测过程文件中,仅包括二期工程新增污染源、一期工程污染源,及拟拆除锅炉中排放SO2、PM10的部分浓度预测过程与结果,预测方案与结果不全,预测过程无法完整复核。

(2)环评报告书中第5-28页表5-36各关心点日均浓度前10位统计表中,**点位SO2浓度日均最大值为0.0166mg/m3,对应典型日5月20日,经对预测过程文件进行抽样对比,结果表明,该点位SO2浓度日均浓度在5月19日时即达到0.0209mg/m3,大于环评报告中所列最大日均浓度。

该报告未根据预测结果如实列出各关心点实际最大贡献浓度,且典型日确定与预测结果不符,预测结果未能反映项目建成后对环境的实际影响。

……其它问题与结论略。



上面只列出了2个主要的问题,也提两个建议,希望能引起大家注意:

1、负责大气预测的项目负责人,应注意保存与报告书相关的最终预测方案文件和结果文件作为项目存档文件,以随时备查,同时也是作为环评报告的技术附件。

2、报告书中的结果一定要与预测结果一致。不要有修改结果文件的想法。

3、报告书中建议说明预测所用到的预测模式、基本参数及选择依据(地面参数、地形数据、模型计算参数等)、预测方案(表) 、预测计算方法与最终结果分析,每一步都应该做到“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国和论坛是以专业提供建筑工程、金融会计、国家公务员、职业资格、学历认证、计算机及外贸等九大类100多种考试的考试资讯、考试交流、试题资料下载、考试服务和学习交流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7-23 09: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估算模式中城市/农村选项的判定(2009-05-13 15:36:02)标签:估算模式 城市 农村 选项判别   分类:蓝魔之旅

这其实是个问题,而且对结果影响比较大。

先在这介绍一下判定方法。

首先看法律依据:

城市规划法中关于城市的定义:

第一章 总则

第三条:本法所称城市,是指国家按行政建制设立的直辖市、市、镇。本法所称城市规划区、近郊区以及城市行政区域内因城市建设和发展需要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城市规划区的具体范围,由城市人民政府在编制的城市总体规划中划定。

第四条国家实行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的方针,促进生产力和人口的合理布局。大城市是指市区和近郊区非农业人口50万以上的城市。中等城市是指市区和近郊区非农业人口20万以上、不满50万的城市。小城市是指市区和近郊区非农业人口不满20万的城市。



因此,参考这个定义,一般对于城市建成区、规划区、城市近郊区,包括规划的工业区都属于城市的范畴。

再简单来说,只要城市总体规划已经列入规划的区域,都属于城市的范围。



详细及补充技术说明请参考下文回复与讨论:

tony:
2009-05-13 18:16:59 呵呵!从我手头做的几个项目来看,在污染源参数相同的条件下,农村计算出来的结果最大值比城市大,D10%比城市小。我比较懒,没有看源代码,不知道估算模式中农村和城市选项的区别在哪里,是不是下垫面参数不一样

博主回复:


新浪网友:
2009-05-13 18:39:31 个人认为这种方法不妥,还是依据EPA的划分原则来定,既然要引进老外的东西,还是不要乱改了,否则会变了味,最后西不西,中不中。

博主回复:


风影:
2009-05-13 20:00:46 上面的问题提得很好,我也想过,但更想在操作上能更加方便和实用,同时也不违背原模式的理论与前提。
Screen手册中提到:
In general, if 50 percent or more of an area 3 km around the source satisfies the
urban criteria (Auer, 1978), the site is deemed in an urban setting. Of the two methods, the land use procedure is considered more definitive.
而在aermet用户手册对地面粗糙度的取值建议:
Environment Roughness length (meters)
Many trees and hedges, few buildings 0.2 - 0.5
Outskirts of towns 0.4
Center of small towns 0.6
Center of large towns and small cities 0.7 - 1.0
Center of large cities with tall buildings 1.0 - 3.0
从地面粗糙度的来界定城市相对更合理,可以界定地面粗糙度在0.4m以上按城市选项判定。只是在国内能提供出准确地面粗糙度的区域很少。
据我手头的一些资料,某沿海规划工业区地面粗糙度试验结果为0.38m。


博主回复:


tony:
2009-05-13 22:12:11 呵呵,在允许的范围内,还是要精确性和实用性兼顾。特别是在这种估算模式下,还是尽量简化的好。预测只是手段,措施更加重要。

博主回复:


风影:
2009-05-14 08:44:53 我也一直在考虑如何界定比较合理实用些,所以也就在这里先提出建议,等经过认可了,再以一个相对正式的方式发布。
给出一个相对正式的解释和界定说明(转载)

1 aermod 城市/农村扩散分类
根据 美国epa“空气质量模型导则”所给步骤划分土地利用方法:
源为中心画一个半径为3Km的圆,使用气象土地使用类型方案
如果圆中的土地使用类型I1 I2 C1 R2 R3占了50%或更多,那么选择urban
否则选择Rural

人口密度法:(谨慎使用)
计算圆的每平方公里的人口密度 p
p>750人/km2
选择urban
p<=750人/km2
选择rural

以上方法,土地利用划分是更为权威的标准。因为在高度工业化的地区,人口密度可能很少,但区域建筑物密集,因此应当按照城市土地使用类型划分,属于城市类型。

空气扩散模拟的土地利用信息必须在距离排放源3km的半径范围之内确定,3km半径范围之外确定的是与土地利用信息有关的扩散系数和地表粗糙度变量
参考表格:

城市土地利用            
类型    土地利用与建筑    植被   
I1    重工业    少于5%   
I2    轻/中工业    少于5%   
c1    商业区    少于15%   
r2    单一密集、多户    少于30%   
r3    多户,两层楼房    少于35%   

农村土地利用   
有草地和树木的居民区    农村用地
大型庄园    未开发的土地
城市公园以及高尔夫球场    水体表面



博主回复:
国和论坛是以专业提供建筑工程、金融会计、国家公务员、职业资格、学历认证、计算机及外贸等九大类100多种考试的考试资讯、考试交流、试题资料下载、考试服务和学习交流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7-23 11: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气复核发现的又一问题-核实预测源强(2009-05-19 16:16:49)

最近复核一个报告发现的一个问题,在此列出复核结论,希望能有所提醒:

项目进行大气预测计算采用的预测方法符合HJ 2.2-2008的规定,预测计算采用全年气象数据进行逐日逐时计算,以确定污染源对各关心点及评价区域浓度影响。

(1)经对环评单位所提供的预测程序文件进行抽验分析,项目在对NH3进行变更前后污染物变化对比中,预测方案中所采用的污染源强与环评报告提供源强不符:根据对环评报告书补充修改内容第50页表23提供数据,变更后所包括的面源“氨合成装置区排放NH3源强为1.5kg/h,氨灌区无组织排放NH3源强为6.3kg/h”,在预测方案中未参与计算;变更后浓度预测方案中增加的电站排放NH3源强8.79 kg/h未在报告书中列出。

其他意见略。



这份环评报告其实在预测过程中做的比较细致,气象数据、地形数据以及地表参数都按规范在做,但是预测方案中使用污染源不当,并且与环评报告中所列不符,所以,建议大家在环评报告中,”结合预测结果与预测方案,列出参与计算的各预测方案所采用源强”。
国和论坛是以专业提供建筑工程、金融会计、国家公务员、职业资格、学历认证、计算机及外贸等九大类100多种考试的考试资讯、考试交流、试题资料下载、考试服务和学习交流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7-23 11: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油类储罐项目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的设定要求

       原油类储罐项目排放的主要污染物为非甲烷总烃,目前我国仅有排放标准,无组织监控浓度限值(新污染源)为4.0mg/m3,可参考的以色列环境质量标准为5.0mg/m3.

参考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的设定前提:应保证无组织排放源达到场界排放标准后,如场界外超过环境质量标准,可设定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对于这种储罐类项目,可参考的环境质量标准宽松于排放标准,

因此我们仅需保证场界外达到排放标准即可,不需单独计算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之前部分报告采用4.0mg/m3来计算卫生防护距离也是不合理的。

具体做法为:采用估算模式计算场界处浓度,计算确认场界外排放浓度标准达标即可。如超过排放标准,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或者调整储罐区的布局。



另外也说明一点:对于部分省市,比如浙江省,可能在批复的标准中会提到非甲烷总烃的环境质量标准取1或者2mg/m3(小时浓度)。此时,在保证场界外达到排放标准的同时,设定一定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特别声明:以上文字为本人原创,谨代表个人观点和意见。转载需标明作者(风影)和出处(风影的蓝魔生活:
http://blog.sina.com.cn/eiaa
)!
国和论坛是以专业提供建筑工程、金融会计、国家公务员、职业资格、学历认证、计算机及外贸等九大类100多种考试的考试资讯、考试交流、试题资料下载、考试服务和学习交流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7-23 11: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关如何判断“对人体有害物质”的说明(2009-06-04 13:34:00)
   
     导则关于评价等级的补充要求中,提到“如果评价范围内包含一类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或者评价范围内主要评价因子的环境质量已接近或超过环境质量标准、或者项目排放的污染物对人体健康或生态环境有严重危害的特殊项目,评价等级一般不低于二级。”

如何判断“项目排放的污染物对人体健康或生态环境有严重危害的特殊项目”,也就是如何判断项目排放的污染因子属于有毒污染物,可以参考以下文件要求:

关于发布《加强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制修订工作的指导意见》的公告(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公告 2007年 第17号)

其中定义了“有毒污染物”:

是指直接或者间接为生物摄入体内后,导致该生物或者其后代发病、行为反常、遗传异变、生理机能失常、机体变形或者死亡的污染物。有毒污染物的范围包括《剧毒化学品目录》(见附录)中所列物质、《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第一类污染物”(包括总汞、烷基汞、总镉、总铬、六价铬、总砷、总铅、总镍、苯并(α)芘、总铍、总银、总α放射性、总β放射性等)和POPs物质等。经科学研究表明具有上述特征的其他物质,属于有毒污染物。

更多的内容可以参考其中所提的附录。关于现状监测点位与点位布设的建议(2009-06-05 08:45:08)
1、依据均匀布点,兼顾主导风向的概念,结合敏感点的分布,尽量把监测点设置在临近的敏感点上,不要刻意强求在不同方位的轴线上,也不一定非要以正北为起始角度。注意关注对一类大气环境功能区的监测。

2、监测布点应主要布设在项目对环境影响最大影响范围内,一般取估算模式计算的最大落地浓度范围附近。特别对评价范围比较大,评价范围在数十公里的,监测点位不需要在距离项目位置太远的位置布设,可以考虑引用一些例行监测数据进行补充说明。

3、两季监测点位,设置在敏感点上的监测点位应该重合。下风向加密点位可根据季节主导风向有所调整。

4、对于排放的常规污染物,监测时段与监测点位数不建议做调整;对于区域内没有其他同种特征污染物排放来源的,可以适当减少监测点位与监测时段。例如,一期监测时段7天可以考虑调整到5天。监测点位数也可以考虑适当调整。但是也有一个提醒,如果减少监测天数后,在监测这些特征污染物的时段内,发现有个别点位或者时段出现异常值(浓度偏大),则应该考虑补充监测时段。
国和论坛是以专业提供建筑工程、金融会计、国家公务员、职业资格、学历认证、计算机及外贸等九大类100多种考试的考试资讯、考试交流、试题资料下载、考试服务和学习交流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发表于 2009-7-24 00:48:03 | 显示全部楼层
新大气导则规定下的环评报告浓度图附图要求与说明
导则对环评大气部分的附图基本要求为:C.1.5  污染物质量浓度等值线分布图。包括评价范围内出现区域质量浓度最大值(小时平均质量浓度及日平均质量浓度)时所对应的质量浓度等值线分布图,以及长期气象条件下的质量浓度等值线分布图。


按此要求,我们对应于每种污染物需要绘制的基本浓度图就是:

1、区域出现浓度最大小时(即区域典型小时)的这个时刻,区域小时浓度分布图(注意在图示中标明对应的时刻,并且在报告中的文字中能找到对应的计算说明),注意叠加区域背景浓度(区域背景可以采用各监测点的平均值)。

2、区域出现浓度最大日(即区域典型日)的这个时刻,区域日平均浓度分布图(注意在图示中标明对应的天,并且在报告中的文字中能找到对应的计算说明),注意叠加区域背景浓度(区域背景可以采用各监测点的平均值


3、区域年平均浓度。如没有年均浓度背景值,可以不用叠加背景。



以上3类图是导则规定的基本附图,但不是说只能绘制这几类图。在环评报告中,为了说明问题,可以增加一些其它的附图,例如:区域小时最大浓度分布图/区域最大日均浓度分布图,这种图的意思是,图中每个网格点的浓度都代表了这个点在全年气象条件中的小时最大浓度,但每个点对应的浓度所对应的时刻都不一致。如下图所示。事实上,这种图更容易绘制,因为aermod和adms以及calpuff中,默认输出的都是各点的最大浓度。

这种图的最大好处就是知道所有点的最大浓度,如果出现超标的话,可以很容易确定最大可能超标范围,如果在叠加地形图的话,就比较容易说明超标的位置和区域了。



如果我们在绘制浓度分布图的话,将大于标准的区域以特殊颜色标出,就很容易确定“最大可能超标区域”了,相对比较直观,并且结果也是最保守的结果。

在下图中,给出的就是区域小时最大浓度分布图,其中底图为地形图,红色部分为可能超标区域。结合此图,就能说明最大可能超标区域和对应的位置。





特别声明:以上文字为本人原创,谨代表个人观点和意见。转载需标明作者(风影)和出处(风影的蓝魔生活:
http://blog.sina.com.cn/eiaa
)!
国和论坛是以专业提供建筑工程、金融会计、国家公务员、职业资格、学历认证、计算机及外贸等九大类100多种考试的考试资讯、考试交流、试题资料下载、考试服务和学习交流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发表于 2009-7-24 04:21:05 | 显示全部楼层
啊,解释得太清楚了,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同时感谢楼主的无私奉献。
国和论坛是以专业提供建筑工程、金融会计、国家公务员、职业资格、学历认证、计算机及外贸等九大类100多种考试的考试资讯、考试交流、试题资料下载、考试服务和学习交流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发表于 2009-7-24 08:20:07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这就是编制者与解读者的区别,
风影,是峰的影子,
小丁老师吧?
国和论坛是以专业提供建筑工程、金融会计、国家公务员、职业资格、学历认证、计算机及外贸等九大类100多种考试的考试资讯、考试交流、试题资料下载、考试服务和学习交流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发表于 2009-7-24 23:15:0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了&nbsp;&nbsp;十分受教&nbsp; &nbsp;我要好好珍藏!!
国和论坛是以专业提供建筑工程、金融会计、国家公务员、职业资格、学历认证、计算机及外贸等九大类100多种考试的考试资讯、考试交流、试题资料下载、考试服务和学习交流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发表于 2009-7-25 01:15:3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啊
国和论坛是以专业提供建筑工程、金融会计、国家公务员、职业资格、学历认证、计算机及外贸等九大类100多种考试的考试资讯、考试交流、试题资料下载、考试服务和学习交流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最新帖子|国和论坛 ( 京ICP备12043779号-9 )

GMT+8, 2025-4-6 23:54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