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所有资料全部下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工作快3年了,依然跟不上环评的节奏。想问问大家,周围的人转行后都去干什么了,尤其是我们环境专业的人,从环评转到哪行呢? 还是忍不住想先吐槽一番,于是有了以下内容: 很忙,感觉像机器一样,没有成长,没有时间思考问题,总是在机械的写报告,没有深入的思考技术问题。 最近看到论坛里很多离开环评的前辈发的帖子,尤其是做了5年以上的也离开,对我的触动很大,因为看不到未来,看不到希望,缺失兴趣,我很怕步别人的后尘。其实我也想离开,只是不知道能干什么,所以一直在耗着。人生就那么长,真不想折磨自己,可能换一个环评公司会好些,但是这个几率很小。所谓离狼窝进虎穴。只要是在环评圈,到哪都一样。 挣扎了很久,一直在挣扎,都说穷则变,变则通,希望论坛里的各位,聊聊自己周围转行成功的例子。都转去哪行了?相近行业,还是完全放弃?也许真的有人在这个行业混得不错,但是作为痛苦的挣扎中的一员,我很想听前辈们的指点,也许某一句声音就会改变我的现在。 坐着写报告写到腰酸背痛颈椎病。 被业主催的大假小假,每时每刻都可以成为加班时间。 被环保局脑残的问题和披着合理外衣的无理取闹折腾着(没有关系时更甚)。 甚至评估单位都牛气的要显摆着折磨你一次又一次。 还有砖家提出几点看似专业,实则与环评没多大关系的问题。最终造成环评越写越厚,越写“管”的越宽。可是事实上,环评制度也有很多年了,如果环评真的发挥了应有的作用,现在的空气和水就不会极其恶劣了。 之所以受折磨,完全是各方为了逃避责任的表现,为了出事后可以把责任推给环评。话说你要增加什么,话说你要核实什么,话说你这样写不行,评估意见不好写;话说你这样写不行,审批意见不好写。话说你要这样、那样补充核实。。。。。。改报告吧,本来就是主观性的分析,要变成某种他们认为的主观表达,并把这种主观当成客观的标准答案。也许,评估单位和环保局也不能判断你分析的对不对,所以你必须按照他们的意见改到他们认为符合了他们的理解才行,于是无尽的折磨出现了,一次一次又一次,改报告改报告还是改报告。终于改到符合各方的要求了,千呼万唤等着一张很少有实质内容批复,一张除了项目概况,其他内容放之四海皆准的批复,并奉为“珍宝”。此时这本报告也就基本完成了它的使命,可以尘封了。是的,尘封!至于落实,忽略,省略,漠视?报告写得再华丽有个屁用,不落到实处全部都是白忙活。 所有的设计都是有资质的设计单位设计的,环评中还有必要长篇分析措施的可行性吗?如果这样,还要设计单位干什么。预测和环境经济分析作为重点就行了。至于措施可行,交给设计单位就可以了吧。 还有想分一杯羹的环保局下属的监测站。作为环境执法部门,是否应该对自己管辖范围内的环境质量做到了如指掌呢?不,环境质量数据他们的商机,是经济来源,甚至可以成为他们敛财的途径。 毫无疑问,环评真的成了企业的通行证,是环保系统生财的工具,环评也养活了像我这样写环评的基层人员。环评真实并讽刺着养活了很多人。 这么多牢骚不敢说有多少是对的,多少是合理的。本来是加班写报告的时间,却实在是忍不住发出了以上牢骚。 以上纯属牢骚!我相信关于对环评的牢骚和吐槽远不止这些。。。。。。 牢骚说出来就过去了,我还是更多的想知道离开环评,能干什么?。。。。
补充内容 (2013-10-30 12:40):
看到大家的回复,很多人认为考证是一条可行的路,认同。
还有很多和我一样迷茫着想离开环评但是纠结着未离开的同行,祝愿我们早日摆脱这样的纠结。
还有一些道行很高的前辈,修炼久了,也就彻彻底底的麻木了。
补充内容 (2013-10-30 12:43):
别想太多,发发牢骚也就算了,继续写环评。这就是继续环评的秘诀。O(∩_∩)O哈哈~
补充内容 (2013-10-30 12:44):
但是也放弃离开环评的机会。
补充内容 (2013-10-30 12:45):
更正:不放弃离开环评的机会。
中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