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6-11-25 00:16:05
|
显示全部楼层
07年,我是一名学环境科学的学生,教材没摸过,考试没挂科;09年,我在环保局实习,下乡搞监查,装逼无底线;11年,在印染企业做污水处理厂的运营,环评控水质,然每况愈下,东家不投资,只能开外挂;12年,转行做环评,导则和技术,码字不停歇。偶尔沉思:然而这并没有什么卵用。不管怎样,我都是一个普通老百姓。我知道,有些情况下,在学校的学生永远认识不到,翻课本除了60分还可以为些什么;在单位的环保公职人员,扣环评除了罚款封厂永远想不到怎样做才更深远;日夜纠结的企业,除了茶饭不思的想对策却永远想不出怎样才能使自己的公司运转的更加健康健全;在电脑前日夜吐槽的环评编写人员,能写出精彩绝伦的环评报告,却对环评后期落实的工作无力回天;最终,一个普通的老百姓,除了吐槽日益恶化的生存环境,又怎能阻挡得了这一连串的恶性循环?然而,吐槽并不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也不是一个好的工作习惯;细想,造成恶性循环的结果大抵是这样的:ZF招商引资火急火燎的把企业拉过来,各种优惠各种诱惑,企业注册手续走的差不多,收到通知要做环评。这时环评单位就与建设单位、环保审批部门搭上了一台戏,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银行贷款不及时等原因导致了环评按导则技术严格要求的情况下企业做不成、环评不按导则严格要求的话环保部门难以监管,而最终还造成了环评单位不能收取环评咨询费用。因此,这戏就开始唱的热闹了,环评单位与建设单位的协调、建设单位与环保部门的协调演绎了三方之间的各种妥协,然而最终环评批下来了,却又有一堆的遗留问题,企业难运行、环保难验收、ZF难收税。那么问题来了,我们环评到底该做什么?到底能做什么?我想起一句话,如果我的祖国是一片大海,我就是一条小鱼,我游啊游,我多快乐! 如果我的祖国是一条大路,我就是一辆汽车,我开啊开,我多快乐! 如果我的祖国是一棵大树,我就是一片树叶,我摇啊摇,我多快乐!一条鱼儿的改变不了大海的澎湃,却可以游出美好的姿态,一片树叶存在与否改变不了一棵大树的成长,却可以为大树增添无限的生机。如此,一本环评的成功与否或许不能改变我们的生活环境,但要让学生们知道我们必将学有所用,让环保工作人员们知道怎么监管,让建设单位知道怎么在最轻微破坏环境的情况下创造效益。我们可以想想,环保事业本该是一个生命的载体,譬如是一棵大树,那我们环评工作就是一片绿叶,我们不能改变大树的枯萎与茂盛,但我们要致力于环评的编写,让环评的初衷在我们的环评报告中诠释,让我们置身于环评事业最初的梦想在环评报告中升华。我想呼吁ZF能脚踏实地的做好招商引资的基础条件,我想呼吁环评单位能设身处地的为一方百姓的日后生活着想,我想呼吁建设单位真正能后不为应付而作环评,我想呼吁环保监管部门能把工作重心从处罚调整到预防。但我能做到的,只是用心做环评——献与致力环保事业的志士仁人,你们辛苦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