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所有资料全部下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2005年7月6日,随着国家环保总局的一纸批文,圆明园防渗漏工程全面整改,其中绮春园防渗膜须全部拆除,长春园部分拆除,福海全面换土。至此,沸沸扬扬炒了3个月的圆明园防渗工程事件似乎已经尘埃落定,圆明园管委会成了千古罪人,一切似乎都有了定论。但是,事实真的如此吗?各位看官,且听员外抽丝剥茧,详细道来:
2005年7月1日前后,清华大学环境评价报告出台,由圆明园管委会直接报送国家环保局。按照程序,环评报告必须经过专家听证表决才能决定是否通过,通过后才能向社会通报。7月5日,国家环保局组织专家听证会,随机抽取9位专家参与。同时各级政府,各级部门,清华环评组和圆明园管委会也派人参加。
会议中,所有专家一致通过清华环境评价。但是,9位专家中有7位专家对于改进方案提出异议,认为:(1)由环境评价结论无法导出拆除奇春园防渗膜的结论。(2)既然防渗工程实施后生态可以迅速恢复,说明防渗工程对生态没有显著影响;既然没有影响,为何要拆除?(3)土工膜是全国五个部委推荐的环保产品,无毒无害,如果圆明园要予以拆除,让各级部门如何推广?……最后,专家组形成统一意见,投票表决:7位专家不同意拆除防渗膜,1位专家赞成部分拆除,1位专家不同意环境评价报告。
就在此时,国家环保总局官员眼看无法控制形势,立即请示。于是,国家环保总局在不符合程序的前提下,将清华环评贴在其公开网站上,以期造成影响。
同时,现场官员立即清场,要求其他所有人员退场,仅留专家组和环保官员在场,紧急动员。于是乎,最终结果变成了:部分专家不赞成拆膜,个别专家同意拆膜。
但是,这样的结果还是让官员们不甚满意,于是乎,我们可敬可爱的潘局长便踹开专家听证会结果,独自向新闻媒体发表自己的结论。结论是什么,相信大家在各个媒体上已经看到不再多说。
员外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本想将之嘴脸公布于世人,但迫于压力,只能隐姓埋名在互联网上发两句牢骚。希望各位看官,看过之后,如也觉得憋火,就顺便顶一下先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