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所有资料全部下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第三章 统计整理
第四节 统计表
一、统计表的概念
1、统计表:广义包括统计工作各阶段所用的一切表格;狭义指统计整理与分析研究阶段所用的表格。
2、统计表的主要作用:
①阅读方便,比较直观; ②便于对照比较,发现规律;
③便于汇总和审查; ④便于计算和分析。
二、统计表的构成和内容
(一) 统计表的构成:①总标题、②横行标题、③纵栏标题、④指标数值,可加①补充资料、②注解、
③附记、④资料来源、⑤指标计算方法、⑥填表单位、⑦填表人员、⑧填表日期。
横行标题通常表示各组的名称,代表所要说明的对象,一般写在表的左边;纵栏标题通常表示
统计指标的名称,一般写在表的上方。它们的位置可以互换。
(二) 统计表的内容
①主词:统计表所要说明的总体及其分组的名称。(即统计整理的分组部分,列在横行标题)
②宾词:说明总体的统计指标,包括指标名称和指标数值。(列在纵栏标题)
三、统计表的分类
⑴按作用不同分类
①调查表:指在统计调查中用于登记、搜集原始统计资料的表格
②汇总表或整理表:指在统计汇总或整理过程中使用的表格以及用来表现汇总、整理结果的表格。
③分析表:指在统计分析中用于对统计所得的统计资料进行定量分析的表格。
⑵按主词加工方法不同分类
①简单表:主词是按各总体单位的名称或总体不同时间的指标值直接进行排列而得到的表格。
②简单分组表:主词按照某一个标志进行分组而得到的表格。
③复合分组表:主词按照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标志进行层叠分组而得到表格。
四、统计表的编制规则
制表时,首先强调目的和要求,做到简明、紧凑、重点突出,避免过分繁琐。编制规则如下:
①标题表达应十分简明、确切,概括反映出表的基本内容。总标题还应标明资料所属地点、时间。
②主词各行和宾词各栏一般应按先局部后整体的原则排列。即先列各个项目,后列总计。
③栏数较多,通常要加以编号。主词和计量单位等行用(甲)(乙)(丙),宾词部分用(1)(2)(3)。
④表中数字填写整齐,对准位数。0或数小可略而不计时写0,缺乏资料时写…,不应有数字时写—。
⑤必须注明数字资料的计量单位。相同写表右上方;不同时横行专设一栏,纵栏用小字标于纵栏标题。
⑥必要时统计表应在表脚,加注说明或注解。同时还要注明资料的来源,以便查考。
⑦统计表的格式一般是开口式的,即表左右两端不划纵线。
易混易错:
1、分配数列的变量值,是分组标志的数值(简称标志值),是一般列在横列标题的主词。
2、统计分组是统计研究中的基本方法;是在统计总体内进行的定性分类;对总体是分,对个体是合。
3、按计划完成程度对企业进行分组所形成的数列,可以是等距数列,也可以是异距数列。
4、在次数分配数列中,各组的频率大于0,频率之和等于1(或100%)。频率又称次数。
5、统计分组的内容包括:①对原始资料进行审核和检查,②对各项指标进行分组综合汇总,
③编制统计表和分析表, ④对统计资料进行系统积累。
6、统计整理的基本方法包括:①分组、②汇总、③编制统计图表。
7、统计分组是统计整理的关键一步。
8、分布(分配)数列是反映总体各单位分配情况的数列。
9、判断:统计分布就是按顺序列出各组标志变量和相应的频率。(×)
统计汇总主要是计算标志总量。(×)
在变量分布中,各组的频率均大于0小于1。(√)
目前对于大量统计资料,一般使用计算机汇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