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所有资料全部下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本案是一个南京民国建筑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设计实践。 基地北侧紧邻中山陵、美龄宫、四方城以及音乐台等历史文化古迹,最终的设计对这些环境要素做出了回应,运用青砖建造的院落、街道表达了碰撞、自由、包容、多元的民国文化精髓。▽ 运用青砖建造的院落、街道
国和论坛-南京T80院落社区 张冰土木方建筑工作室-954.jpg
院落引入:设计过程从整合的角度梳理了文化、自然、建筑之间的关系,保留了要素间的差异性。设计以增加院落的的方式整合了建筑间的孤立状态,增加了外部空间的层次,为空间的公共与私密提供了过渡。院落的引入集中体现了传统建筑内涵与造园思想,实现了建筑的认同感与存在感。院落以不同的砖建造语言整合了形式间的冲突状态,赋予了建筑新的意义。同时基于结构逻辑与传统技艺的青砖建造,具有了与民国建筑相似的形式或符号,表达了对于民国文化的记忆与延续。▽ 增加院落整合建筑间的孤立状态和外部空间的层次
国和论坛-南京T80院落社区 张冰土木方建筑工作室-955.jpg
国和论坛-南京T80院落社区 张冰土木方建筑工作室-956.jpg
国和论坛-南京T80院落社区 张冰土木方建筑工作室-957.jpg
▽以不同的砖建造语言整合了形式间的冲突状态
国和论坛-南京T80院落社区 张冰土木方建筑工作室-958.jpg
国和论坛-南京T80院落社区 张冰土木方建筑工作室-959.jpg
街道塑造:是园区内东侧靠山的一部分,因地形的高低错落及建筑的有机组合而具有了趣味性,改造设计强化了这些自然特征,以贯穿南北、连续而转折的院墙形成了街巷,并以连续差异性的视点变化,以不同的花砖墙作为形式语言,诠释了以空间体验为主的场所感。砖街的折线特征表达了三种设计目的:作为等高线确立了建筑间的场地秩序,并形成平行与开放的特质;作为动线促使空间中行为与事件的发生;作为界线区分了建筑的内外,具有了借景、对景与障景。▽ 贯穿南北、连续而转折的院墙形成了街巷
国和论坛-南京T80院落社区 张冰土木方建筑工作室-960.jpg
国和论坛-南京T80院落社区 张冰土木方建筑工作室-961.jpg
国和论坛-南京T80院落社区 张冰土木方建筑工作室-962.jpg
▽不同的花砖墙
国和论坛-南京T80院落社区 张冰土木方建筑工作室-963.jpg
国和论坛-南京T80院落社区 张冰土木方建筑工作室-964.jpg
▽ 设计概念
国和论坛-南京T80院落社区 张冰土木方建筑工作室-965.jpg
▽总平面
国和论坛-南京T80院落社区 张冰土木方建筑工作室-966.jpg
▽典型
国和论坛-南京T80院落社区 张冰土木方建筑工作室-967.jpg
▽
国和论坛-南京T80院落社区 张冰土木方建筑工作室-968.jpg
▽建筑细节
国和论坛-南京T80院落社区 张冰土木方建筑工作室-969.jpg
▽花砖细节
国和论坛-南京T80院落社区 张冰土木方建筑工作室-970.jp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