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6-12-5 14:31:09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单体建筑设计
现代教育提倡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启发和引导”。教师不仅要将自己那桶水分给学生,更重要的是告诉学生如何找到水源。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培养学生掌握知识的技能和方法,寓教于境,寄情于景,这才是教育深层的使用功能。本立案在单体建筑设计中力图将这一观点体现于空间处理和造型特色上。同时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不仅要满足功能的需求,而且更多地以他们的感受去审视设计,创造他们喜爱的舒适的环境。
1、综合楼
功能:包括图书、艺术用房、科学实验用房、地下自行车库及生活水池。
空间组织:建筑的四向都设有入口,地下室为自行车库,生活水池及水泵房,一层在北、东、西侧三个入口,其中以北侧为主,并在正对主入口设一内庭院,围绕内庭院布置学生休闲展览空间。二至五层是实验和艺术教室,六层为图书用房。
综合楼位于整个校园建筑群体的中心位置,基地主轴线,穿建筑而过,并且正对着校园主广场,位置显要。因此本方案将综合楼从二层开始中间挖穿一块使视线更具穿透性,同时也创造了更具趣味的空间效果。南面一系列的台阶、绿化既作为综合楼的主入口台阶,同时也成为主广场的一个景观,以此达到建筑与环境的协调。
在内部具体功能设计上充分考虑人性化设计,由于是内廊式教学楼,所以将内廊加宽到3.3m,并且在内廊一侧,做了四个直通屋顶采光天井,此时走道就不仅仅是交通的概念,它可以容纳更多的内容,成为学生多功能的活动空间。
2、教学楼、教师办公楼
功能:包括60个班的普通教室,2个合班教室,6个选修教室,14个教师办公室,1个医务室,1个学生会办公室,1个文学社及其它辅助功能。
空间组织:三幢教学楼与一幢教师办公楼,通过两条连廊相互连接,使教学楼之间,教学楼与教师办公楼之间联系更加紧密、便捷。同时,连廊与四幢建筑围合成几个不同形式的庭院。将中间那幢教学楼底层架空,连通两个庭院空间,形成一个大的庭院空间,开敞的连廊既使内庭院更加开放、通透,又为学生课间提供了一个具有开阔视线的休息活动场所。
在具体细部设计上,加宽了走道的宽度,做到了2.7m宽,并且将连廊中间加宽作为学生的课外活动场地。形成具有一定归属感的场所。教室的窗户外侧做了一层护栏,作为学生打扫卫生时的保护设施,同时也丰富了立面。另外在教学楼内设了教师休息室,饮水处,方便师生教学的功能,以上均体现了人性化设计的理念。 3、行政办公楼、报告厅、对外培训楼
功能:各种行政办公用房,1个500人的大报告厅及辅助用房,8个对外培训教室。
空间组织:由于此处是行政办公,报告厅,对外培训三大功能连在一块,本方案中通过内庭院,与廊道对三大功能进行有序的组织,在行政办公楼对外培训楼之间设置大报告厅,以而形成两个半封闭的内庭院,也创造了丰富的空间效果。
4、体育馆
功能:主要包括1个室内篮球场及辅助房间,1个健身器材室,1个健身教室,1个体育器材室,1个教工活动室和乒乓球室。
空间组织:体育馆正处于校园主轴线上,而且正对着综合楼中间的空洞。作为空洞中景观,在轴线上,它是作为一综合楼的配角而设计,因此建筑的体形尽量规整,但弧形的屋顶和升起的圆形楼梯间使整个建筑更为活跃。
内部空间布置,主入口设在正南面,与综合楼入口相对,经过门厅就是三层通高室内篮球场,东西两侧各有一个次入口中,分别与宿舍区和运动场相对,并且分别布置与宿舍区和运动场相对应功能,使用更加方便。
5、食堂
功能:包括学生餐厅、教师餐厅、厨房、小卖部以及部分附属用房,能满足主全部住宿学生和50%教职工就餐。
空间组织:本设计一特点就是将厨房与餐厅分层布置,一层为厨房,二、三层为餐厅。这样使厨房内部运输更加便捷。集中的厨房,可以提高厨房的使用效率。
食堂正处于校园主轴线的终点。在造型上,采用一个圆形的顶作为轴线的收头部分,以而使整条轴线更加完整,同时,考虑到的食堂正处于体育场开旗台的附近,所以将食堂一个角留给开旗台所在广场,建筑与环境结合得更加紧密。
6、宿舍区
功能:总共两幢男生宿舍两幢女生宿舍和两幢教工宿舍,包括男生寝室138个,女生寝室130个,共268个寝室,教工宿舍共有房间80个。
空间组织:宿舍全部采用外廊式。男生宿舍和女生宿舍,分别采用两条廊将其连接分别形成一个内庭院,方便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
寝室内部空间设计中每一寝室带卫生间,淋浴间,并有一个休闲阳台,阳台上部的钢构架不仅使立面更加丰富,并且也可以让学生将衣服晾在构架之内,平时建筑在视觉上更加整齐。
7、机电中心
功能:是为满足学校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教学。包括两个钳工室、两个电工室、四个模具室和两个数控室,另外学校的配电房设在机电中心,空间组织采用内廊式布置,左南侧,东、西三侧分别设出入口,以南侧为主入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