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所有资料全部下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关于环评中非甲烷总烃的处理
根据网上资料和与资深环评师商量,拟采用以下质量标准:
我国目前没有制定非甲烷总烃的环境质量标准,以色利的非甲烷总烃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短期为5.0mg/m3,长期2.0mg/m3,我国《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927-1996)的非甲烷总烃的厂界浓度标准为4 mg/m3,一般情况下,质量标准要小于厂界标准,因此采用2mg/m3作为小时标准,1.2 mg/m3作为日均标准,0.2mg/m3作为年均标准。
补充下美国的大气环境标准碳氢化合物三小时初级和次级标准均为 0.16mg/m3。
引用:
以色利的非甲烷总烃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短期为5.0mg/m3,长期2.0mg/m3,
这个短期不一定是1小时,长期不一定是一年。所以,对应作为小时值不一定对。
引用:
我国《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927-1996)的非甲烷总烃的厂界浓度标准为4mg/m3,一般情况下,质量标准要小于厂界标准,因此采用2mg/m3作为小时标准,1.2 mg/m3作为日均标准,0.2mg/m3作为年均标准。
一般情况下,质量标准要小于厂界标准,应该对于一套标准是一定的,不同体系的标准就不一定。而且按照这个说法,质量标准应该小于4mg/m3才对。这种情况,建议做到厂界就行了,环境质量标准没有,说明不是控制污染物。过犹不及。
严重同意!有些专家要求按照厂界标准的四分之一或者三分之一进行评价,个人认为无理,《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927-1996)的详解中也说,国外的标准都非常不一致,甚至非甲烷总烃被废除。国内的监测结果完全不能参考,环境本底值都不知道有几个监测站能够监测,哪能参考?
以色列标准中5.0mg/m3是30min标准,2.0mg/m3是24h标准。我做我几个项目的本底监测中发现,好多地区的非甲烷总烃本底值日均值都介于2~3mg/m3,但周围其无排放非甲烷总烃的工业企业,不知如何说明污染来源。
我南京的一个朋友说非甲烷总烃非常容易超标。公路旁边的非甲烷总烃一定超标,机动车排放的非甲烷总烃量很大。
那个朋友监测过非甲烷总烃,我问问他监测值大概是多少。
以色列标准是总烃标准,但他们和意大利的总烃标准相差非常大,意大利总烃标准长期(24h)为263mg/m3,短期(30min)为53.33mg/m3,可见并没有多少可参考性。要不就是详解中引用错误?
我所接触的本底监测中非甲烷总烃本底值一次值介于1~3mg/m3,请注意不是小时值或者30分钟平均值,因其采样为玻璃注射器一次采集
非甲烷总烃一般是测总烃,然后减去甲烷。
我们接触过的项目,油田开采区:甲烷背景一般1.5-2左右,非甲烷总烃一般在1以下。
原来也有过2-4之间的数值,后来一次证明他们做的数据有问题。
在非甲烷总烃标准执行的问题上,GB16297-1996中给出的厂界浓度限值4mg/m3是首先必须执行的!国外的标准如有不一致,不能随意拿来执行的!原则性的问题,专家提也不能用!至于环境质量标准,没有,可以不做评价,只做计算的阿!如计算结果超过厂界标准,则必须控制无组织排放量与措施的!如是有组织排放量大,则可以建议回收或燃烧等方式环保治理的阿!
对监测数据,一定要分开总烃和非甲烷总烃的关系,不能混为一潭!
对于储油库计算卫生防护距离时,非甲烷总烃的环境标准该如何选取呢,难道说因为没有环境标准,可以不计算卫生防护距离了吗
这就看具体地方处理的方法不同,如果你引用了环境质量标准,那么就需要算一下,或者开会时等专家提意见,提了就算一下,不提就不算了.
----------------------------------------------------------
我做了个有非甲烷总烃的项目,预测时小时值使用了我国《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中的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制4.0mg/m3,日均值用的是以色列环境以色列的环境质量标准2.0mg/m3。不知可否?
前面几个人说的长界浓度高于环境浓度也有些想当然了,苯并芘的厂界浓度是0.008ug/m3,但是环境浓度是0.01ug/m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