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所有资料全部下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最近一个老外投资的项目要作环评,参与了一部分工作,包括技术沟通、翻译等,有些感悟,会在有空时发出,先做个预告,呵呵。
本人文笔一般,不过会尽力写好的。
=================================================
一、背景介绍
这个项目是关于食品制造的,本来某地当地环保公司拿的,觉得没实力介绍给我们做,中间抽取介绍费若干W。
业主是一个食品公司,外方和中方出资成立的,外方股份占大头,跑手续、执照是中方。
二、前期沟通(1)——看资料
最初中方业主发给我们一些资料,是他们根据老外的可研翻译的。大只看了了一下,翻译水平参差不齐,毕竟中方仅仅是个投资公司,以财务见长。
又向老外要了他们的可研和内部论证ppt,翻译了一部分给项目负责人看,同时我也把所有文件过了一遍,对大致工艺有了了解。
接下来是编制资料清单,根据这个项目的特点拟定了一个清单,让技术人员填写。郁闷的是,中方唯一了解技术的人去地球那边度假去鸟,于是又吭哧吭哧翻译成英文,发给老外。
等待。。。。。。
结果来了,我靠,好多是空白,发过来一个他们内部物料、成本核算excel文件,让我整理。。。晕死,表格结构复杂不说,很多项目要搞明白是什么,对照英文各种资料。。。。
整理后,发现疑问仍然有很多,遂要求当面讨论技术细节。
老外说,没空。
再次要求。
嗯,运营总监飞过来了。
抓紧准备会议问题清单,精读工艺说明,列出疑问,画出工艺图,最后翻译问题清单。
到了X市,大家会面,简餐后开始工作。
会上有些大人物,开始我不太敢讲话。
一个让一个经理翻译,他的台湾国语听起来很好玩,但工艺翻译得一塌糊涂。。。
双方听得X#@$@##!!
过了会,大人物撤离。
本人放胆遂于老外直接沟通,就不管什么口音、语法问题了,把重点问题讨论了一下,修正了以前的错误理解。。。
感觉沟通得很好。。
结束,886
傍晚时,突然大雨,管不了那么多,赶紧坐车回家。。
回去把收获简单整理了下,发了封感谢email给老外,并抄送。。。。
感觉与外企打交道,email抄送的技巧很重要。
三、前期沟通(3)——多方协调
这里面利益纠葛太多,而且有很关键的事情瞒着老外,是不是不厚道呢,待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