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 2005年11月17日,斯里兰卡举行总统选举。执政的自由党候选人、现任总理拉贾帕克萨当选总统。 2005年11月22日,德国联邦议院以多数票选举默克尔为新一届联邦总理。 同日,日本执政的自民党正式公布了该党提出的宪法修改草案,其核心内容是抛弃了现行宪法中日本不得拥有陆海空三军等武装力量的重要规定,要求将日本自卫队升格为自卫军。 2005年11月23日,利比里亚全国选举委员会宣布,有“铁娘子” 之称的埃伦·约翰逊-瑟利夫在第二轮总统选举中胜出,成为非洲历史上第一位民选女总统。 2005年11月27~28日,第一届欧盟-地中海南岸国家首脑会议在西班牙海滨城市巴塞罗那召开,25个欧盟成员国和10个地中海南岸国家的领导人出席了会议。会议通过了《反恐行为准则》和旨在加强贸易、逐步解决移民等问题的《五年行动计划》。 2005年11月28日,加拿大众议院通过了反对党保守党提出的对政府不信任案,以马丁为总理的自由党政府在执政17个月后被迫下台。同年11月29日,加第38届议会解散,下届大选2006年1月23日举行。 2005年12月4日,哈萨克斯坦举行历史上第三次总统选举。哈中央选举委员会次日宣布,现任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在总统选举中以绝对优势获胜,蝉联总统。 2005年12月5日,中国和日本在东京签署中日长期贸易协议。这是中日两国自1978年首次签订中日长期贸易协议以来,第六次签署类似协议。 2005年12月6日,伊朗一架C-130军用运输机从德黑兰城西的梅赫拉巴德国际机场起飞后不久发生机械故障,撞上机场附近一幢住宅楼并坠毁,造成机上和地面108人死亡,90人受伤。 2005年12月10日,为期两周的世界气候变化会议在加拿大蒙特利尔闭幕。会议同意启动《京都议定书》新一阶段温室气体减排谈判。 同日,尼日利亚索索利索航空公司一架麦道DC-10客机准备在尼南部油城哈科特港着陆时坠毁,机上110人中有106人死亡,4人生还。 2005年12月12日,第11届东盟首脑会议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举行。与会各国领导人通过了包括有关制订东盟宪章的《吉隆坡宣言》在内的一些文件,并就东盟地区所面临的一些问题达成了一致。 2005年12月13日~18日,世界贸易组织第六次部长级会议在中国香港举行,来自世贸组织149个成员的5800多名代表和2000多名非政府组织代表与会,会议发表了《部长宣言》。 2005年12月14日,首届东亚峰会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举行。来自东盟10国、中国、日本、韩国、印度、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16个国家的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与会。与会各国领导人签署了《东亚峰会吉隆坡宣言》。 2005年12月14日,美国总统布什就伊拉克战争问题发表演讲时,首次承认自己对美国依据错误情报发动伊拉克战争负有责任。 2005年12月15日,伊拉克举行战后首次正式议会选举,产生任期4年的正式国民议会。共有包括政党、政治联盟和独立候选人在内的307个政治实体的7655名候选人角逐275个议席。伊拉克有1089万人投票,投票率近70%。 2005年12月19日,在以色列右翼政党利库德集团举行的党魁选举中,前财政部长内塔尼亚胡当选该党主席。 2005年12月19日,印度尼西亚“自由亚齐运动”宣布已按照与政府签署的和平协议,上缴了全部武器。同年12月27日,“自由亚齐运动”在亚齐省首府班达亚齐市宣布解散其军事组织“亚齐国民军”。 2005年12月20日凌晨,美国纽约公交工人工会在与公交当局就劳动合同的谈判陷入僵局后宣布,全市公交系统开始罢工,使得美国最大的公交系统25年来首次陷入瘫痪。罢工持续了3天,共给纽约造成10亿美元的损失。 2006年1月4日,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称,俄罗斯与乌克兰签署了天然气合同,乌克兰购买俄罗斯天然气的价格从之前的每千立方米50美元上涨为95美元。俄乌双方2005年底因天然气价格问题发生争执,俄坚持按每千立方米230美元的价格向乌出售天然气,乌则坚持分阶段提价,以致引发外交风波。 2006年1月4日(当地时间)以色列总理沙龙突发脑溢血被送往医院抢救。截至1月13日,耶路撒冷哈达萨医院的医生称,沙龙仍无苏醒的迹象。沙龙卧病后,副总理奥尔默特出任代总理。 2006年1月9日,土耳其卫生部宣布,初步检测结果显示,土耳其疑似和确诊禽流感患者已达15人。 2006年1月13日,沙特官方当地时间中午公布的数据表明,在1月12日沙特麦加朝觐发生的踩踏事件中,有362人不幸遇难,其中包括中国青海省的4名朝觐者。 2006年1月13日,蒙古国家大呼拉尔(议会)全体会议当日深夜通过了政府提交的辞呈,蒙古联合政府由此宣告解散。此前有10名内阁成员以联合政府工作不力为由宣布辞职。根据蒙古法律,政府半数以上阁员同时辞职等同于政府集体辞职。 2006年1月15日(北京时间18时许),装有彗星尘埃样本的美国“星尘”号飞船返回舱降落在美国犹他州的沙漠中,这是人类发射的探测器首次将彗星样本带回地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