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59|回复: 7

[行政能力测试] 2016年公务员考试行测专题:逻辑知识讲座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2 12:44: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所有资料全部下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思维、语言与逻辑

  一、“逻辑”的含义

  “逻辑”一词是根据英语“Logic”音译而来,它源出于希腊文Logos(逻各斯),原意指思想、言辞、理性、秩序、规律性等。古希腊学者用这个词指称研究推理论证的学问。西方逻辑学传入我国,始于明朝李之藻翻译《名理探》一书。清朝末年的著名学者严复在翻译《穆勒名学》时,首次将“Logic”译为“逻辑”,但并没有将“逻辑”这个词定为这门学科的名称,他将逻辑学称为“名学”,因为中国先秦时期就有“名学”的概念。当时有人引用日本的译名称之为“论理学”,也有人译为“辩学”。孙中山先生则称其为“理则学”,这个名称在台湾至今沿用。后来,章士钊在《逻辑指要》一书里力主使用“逻辑”一词,他的努力使得“逻辑”获得比较一致的用法。汉语中逻辑的译名遂逐渐普及。

  在日常语言里,“逻辑”是个多义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它的含义往往有所不同。常见的含义有以下几种:(1)指客观事物的规律性。如:“革命的逻辑”、“历史的逻辑”等等。(2)指特殊的理论、观点。如:“军国主义的强盗逻辑”、“荒谬的逻辑”等等。(3)指思维规律和思维形式。如:“作出合乎逻辑的结论”。(4)指我们将要学习的逻辑学。如:“逻辑的普及是件任重道远的事情。”其中的“逻辑”二字即指逻辑学。在本教材里,主要是在上述第(4)种意义上使用“逻辑”一词。

  二、思维与逻辑

  人们常把逻辑学比喻为“思维的语法”,这个比喻提示了逻辑和思维、语言之间的联系。

  人类因为具有思维而区别于其它动物。我们对事物的认识分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个阶段。认识的感性阶段指人们通过感觉、知觉和表象认识事物的阶段;理性认识阶段,指人们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形成概念,并以概念构成判断或命题,继而进行推理或论证的阶段。理性认识阶段也就是思维,它具有概念、判断、推理三种类型。

  思维具有一定的形式和内容。逻辑以思维形式为主要研究对象,尤其是理性思维中的推理。思维形式是指命题[①]和推理的形式结构,是命题和推理的各个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的方式。例如:

  (1)    所有偶蹄动物是草食动物。

  (2)    所有能被2整除的数是偶数。

  这两个命题表达的具体内容不同,但具有同样的形式结构:所有S是P。

  (3)    如果摩擦物体那么生热。

  (4)    如果下雨那么地湿。

  这两个命题具有同样的形式结构:如果p那么q。

  (5)所有的人都是会死的,苏格拉底是人,所以苏格拉底是会死的。

  (6)所有金属是导体,铜是金属,所以铜是导体。

  这两个推理也具有同样的形式结构:所有M是P,S是M,所以S是P。

  逻辑学把要研究的命题和推理的形式结构统称为逻辑形式。逻辑形式有两个部分,即变项和常项。在“所有S是P”中,S和P是变项,“所有……是……”是常项;在“如果p那么q”中,p和q是变项,“如果……那么……”是常项。在逻辑形式中,常项是表示数量关系的量词或命题联结词,变项是表示具体的思维内容。逻辑常项规定了逻辑形式,要区别不同的逻辑形式,我们只看常项。逻辑学只关注逻辑形式,而不管命题或推理所表达的具体内容。或者说,逻辑对待命题和推理,只关心它们形式上的真假或是否有效,不问它们究竟是反映了什么对象、描摹了什么事态。每一个特定命题具体内容上的真假是一个事实问题,需要由具体科学来确定,逻辑并不作出认识论的回答。正因为传统逻辑以及数理逻辑只从形式结构上研究命题和推理的真假或有效性,我们又把它们称为形式逻辑。

  与形式逻辑相区别,还存在一种辩证逻辑。辩证逻辑最突出的代表是德国哲学家黑格尔于1812年出版的《逻辑学》。恩格斯首次将黑格尔创立的逻辑学称为辩证逻辑,后来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提出了一系列的辩证逻辑原理,并写了一些辩证逻辑著作。辩证逻辑跟传统形式逻辑一样,以自然语言作为工具语言。辩证逻辑并不研究思维的逻辑形式,“辩证逻辑是研究人类辩证思维的形式及规律的科学。”[②]辩证逻辑把思维的形式和内容统一起来研究,这一点与形式逻辑相悖。目前,通常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提倡的辩证逻辑视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组成部分,而不是逻辑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三、语言与逻辑

      思维对世界的反映是借助于语言来实现的,语言是表达思想的物质载体,思维的形式结构通过语言的合乎语形规则的构造得到体现。逻辑研究的主要对象就是体现在语言中的思维的形式结构,同时,逻辑学的研究本身也需要使用一定的工具语言。一般说来,思维、语言和世界的具体对象有如下关系:

  思维

  表      反

  达            映

  关                 关

  系                        系

  语言                              对象

  指谓关系 

  图1

  人类的语言是一个复杂的符号系统,它由基本符号、语形规则和语义规则这三部分或因素构成。以汉语为例,每一个语词都是一个基本符号,基本符号是构成语言的基本材料;汉语语法是语形规则,它规定哪些语词的组合是合乎语法的;一个语词能指谓一个特定的对象,一个语句能表达一个特定的意思,这是由语义规则规定的,语义规则是对语词、词组以及合乎语法的语句的解释。

  采取不同的标准,可以对语言作不同的分类。比如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自然语言和人工语言、元语言和对象语言等。后两种分类是学习逻辑学必须要掌握的。

  自然语言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活动中逐渐形成的语言。各民族使用的语言诸如汉语、英语、德语等等,都是自然语言。比起人工语言,自然语言是更基本的,因为人工语言的创立总需要依赖自然语言。自然语言有两个特点:第一,自然语言是人们在长期社会实践中约定俗成的,语词或语句表达的意思常常多样而模糊。第二,自然语言通常有歧义,同一语词、语句在不同语境下可以表达不同的意思。自然语言的这些特性,可能导致日常交际中的误会,也可能给做研究带来一些不便,比如在哲学研究中,学者们就经常为一些文献的不同理解而争论不已。传统逻辑以自然语言作为工具语言,它要研究的对象也主要是用自然语言表达的。自然语言本身模糊歧义性让传统逻辑具有某些缺陷。

  部分因为自然语言的模糊和歧义,导致了逻辑学研究中人工语言的产生。人工语言是人们为进行某种科学研究或其它特定目的而专门创造的语言。数学语言是一种典型的人工语言,交通警察所用的旗语、计算机编程使用的汇编语言也是。现代逻辑所使用的人工语言,称为符号语言,这也是现代逻辑又被称为符号逻辑的原因。符号语言区别于自然语言的最大特征是它所使用的符号都经过严格定义,意义是单一的,每个人对同一个符号的理解都完全一致。现代逻辑运用这样的符号语言和数学方法来构筑形式系统,因此具有精确性的魅力。

  元语言和对象语言的区分有个假设,即语言或符号系统是有层级的。我们在研究一个形式系统或者某种语言时,作为研究对象的符号和语言是对象语言,在研究中所使用的工具语言或符号就是元语言。比如我们用汉语来研究英语语法,英语就是对象语言,汉语则是元语言。我们也可以在一种语言里区分出对象语言和元语言,并且,如果我们要研究元语言,则我们需要使用元元语言。在现代逻辑中,对象语言是符号语言,元语言可能是某种自然语言,也可能是符号语言。元语言和对象语言的区分,在随后的学习中会相当重要。

  第二节 逻辑学的对象和性质

  一、逻辑学的研究对象

  关于逻辑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学者们的观点有些分歧。这也就产生了对逻辑学的不同的定义。比较有代表性的定义有两种:较狭义的理解认为,逻辑是研究推理的有效性的,或者说,逻辑是研究有效推理的学问。广义理解认为,逻辑学是一门以思维形式及其规律为主要研究对象,同时也涉及一些简单的逻辑方法的科学。两种理解当然都有些合乎情理的依据,并且严格说来,也都有不足之处。狭义的理解立足于逻辑的核心内容来定义逻辑,但定义有些窄,没有考虑到逻辑学中除推理以外的其它部分。而广义理解则希望能概括逻辑学涉及到的方方面面的内容,尤其是传统逻辑的一些内容。广义理解的一些反对者认为,思维是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如果以思维形式为逻辑的研究对象,则把逻辑学混同于心理学了。反心理主义是现代逻辑的鼻祖——弗雷格所倡导的,这种立场一直有许多逻辑学家坚持。我们不赞成太过极端的反心理主义,但肯定逻辑的核心内容是研究推理形式的有效性。鉴于推理形式就是思维形式的主体,而且思维形式这个概念有更大的包容性,因此本书是在广义的理解上来安排章节内容的。

  逻辑学研究思维形式,其主体是推理形式,或者说研究推理形式的有效性。所谓推理,就是从一个或多个已知命题得出一个新命题的思维过程。得出的新命题也就是推理的结论,据以推出新命题的已知命题我们叫前提。

  推理可以分为演绎推理、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从一般性的前提得出个别性的结论的推理就是演绎推理;以个别性知识为前提得出一般性的结论的推理就是归纳推理;如果是从个别性的前提得出个别性的结论或者从一般性的前提得出一般性的结论就是类比推理。例如:

  (7)所有的人都是会死的,

  苏格拉底是人,

  所以苏格拉底是会死的。

  这是一个典型的演绎推理,“所有的人都是会死的”是个一般性的前提,“苏格拉底是会死的”则是一个个别性的结论。

  (8)硫酸中含有氧元素,
       硝酸中含有氧元素,
       碳酸中含有氧元素,
       ……
       硫酸、硝酸、碳酸等都是酸,
       所以,所有酸中都含有氧元素。

  这是一个归纳推理,由“硫酸中含有氧元素”、 “硝酸中含有氧元素”等个别性前提推出了“所有酸中都含有氧元素”这个一般性的结论。

  (9)地球是太阳系的行星,温度适中,有大气层和水分,有生命存在。
       火星是太阳系的行星,温度适中,有大气层和水分。
       所以,火星上也有生命存在。

  这是一个类比推理,它的前提是个别性的知识,结论也是个别性的。

  对演绎推理而言,如果前提是真的,那么结论一定真。这类推理具有必然性,如例(7)。因此,现代逻辑认为,演绎推理的结论是蕴涵在前提之中的。归纳推理分两种情况,完全归纳推理和不完全归纳推理。不完全归纳推理的结论超出了前提断定的范围,不能必然地从前提推出,只具有或然性,也就是说,不完全归纳推理的结论可能真,也可能假。例(8)是个不完全归纳推理,它并没有列举出所有的酸,并且,该推理的结论事实上是假的,如盐酸(HCI)就不含氧元素。完全归纳推理跟演绎推理一样,具有必然性。从这一点考虑,也有人建议将完全归纳推理纳入演绎推理。类比推理则跟不完全归纳推理一样,结论也只具有或然性,火星上至今并没有发现任何存在生命的迹象。虽然结论只具有或然性,不完全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对科学研究却极有用处。在牛胆内插片生产牛黄就是对用河蚌插片培育珍珠进行类比推理的结果,尽管这对牛来说是桩不幸的事。

  逻辑学还研究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主要有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后来,莱布尼兹又补充了一条,也就是充足理由律。同一律是说,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概念、命题等)必须是自身同一的,不允许偷换概念或命题。矛盾律是指,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互相否定的思想不能同时为真,必有一假,不允许自相矛盾。根据排中律,则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互相矛盾的思想不能同时为假,必有一真,不允许模棱两可。充足理由律是说:在同一思维和论证过程中,一个思想被确定为真,总是有充足理由的。真理被发现以后,常常在形式上简单得让人吃惊。但单凭充足理由律这个贡献,莱布尼兹就可以永享不朽的名声。

  逻辑学也研究一些简单的逻辑方法。逻辑方法指人们在逻辑思维中,遵循和运用逻辑思维的规律和规则,以形成概念和命题、继而进行推理的一些方法。诸如定义、划分、限制、概括等明确概念的方法;探求因果联系的“穆勒五法”;以及科学预测、假说等方法。

  二、逻辑学的学科性质

  逻辑学的研究,还存在诸多争议,但关于逻辑学学科的工具性,从来都确信无疑。逻辑学是以思维形式及其规律为主要研究对象,同时也涉及一些简单的逻辑方法的科学,虽然它本身并不能给人们直接提供各种具体知识,但它能够为人们进行正确思维、获取新知识,以及表述、论证思想,提供必要的逻辑手段和方法,这就是逻辑学的工具性。亚里士多德讲述逻辑学知识的著作被命名为《工具论》,培根将他的逻辑学著作称做《新工具》,都算是极好的例证。作为一种工具性学科,逻辑学具有全人类性,而没有民族性。任何一个人,只要进行思维活动,他就必须遵循逻辑学所揭示的思维的基本规律,否则,就会流入谬误或者诡辩。也只有遵循了这些思维的基本规律,人们才可能正确的认识客观世界,人与人之间的正常交际才可能实现。

  第三节 传统逻辑和现代逻辑

  一、传统逻辑和现代逻辑

  逻辑学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传统逻辑和现代逻辑两种基本类型。

  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常被人推崇为“逻辑之父”,因为传统逻辑正是在他的《工具论》里第一次获得了较完备的雏型,他关于词项、三段论和演绎逻辑的论述都相当完备,而且他还提出了逻辑的三大规律,总结了很多关于论证、反驳谬误和诡辩的方法。我们说的传统逻辑就主要指由亚里士多德创立、经过中世纪流传和近代演变一直发展到19世纪数理逻辑产生以前的逻辑学说。它的主要内容包括三段论、古典演绎逻辑和古典归纳逻辑。

  通常我们把古希腊、古代中国以及古代印度并称为逻辑学的三大源头。因为中国古代的墨家、名家提倡的“辩学”与“名学”以及古代印度一些思想家创立的“因明学”都分别为传统逻辑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除亚里士多德外,还有两个英国人对传统逻辑的发展起了比较大的促进作用。一个是据说因给鸡做冷冻实验不幸感上风寒去世的培根,他的名言“知识就是力量”跟他在《新工具》里创立的科学归纳法一起惠泽后人,要知晓科学归纳法,一个可行的办法是学习本书的第五章。另一个是密尔,也有人译作穆勒,他在逻辑史上的名声同在哲学史上一样响,因为他提出了探求因果联系的五种方法,也就是“穆勒五法”。

  现代逻辑指的是19世纪中叶以后发展起来的数理逻辑,又称符号逻辑。通常理解的数理逻辑包括一阶逻辑、模型论、公理集合论、递归论和证明论。广义的数理逻辑还包括高阶逻辑、现代归纳逻辑和各种非经典逻辑等。现代逻辑的诞生与德国哲学家和逻辑学家莱布尼兹的天才构想有关,他曾希望创造一种“万能的数学”,有了它,就可以用计算代替思考,人们之间万一发生争执,只需要拿起笔来算一算就行了。他的想法今天看来仍像个童话,不过,弗雷格在实施将数学方法引入逻辑这一构想的时候却直接助产了现代逻辑。西方的哲学家称“二十世纪”为分析的时代,是因为二十世纪有场影响深远的分析哲学运动,而几乎所有的分析哲学家都使用了现代逻辑这把利斧。就对现代逻辑的贡献而言,除莱布尼兹和弗雷格外,罗素、怀特海、希尔伯特、歌德尔等人也理应获得我们最大程度的尊敬,当然他们也为人类理智发展的其他方面耗费了才智。在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罗素的笔下,大家可以发现让自己热爱逻辑的诸多理由。

  传统逻辑和现代逻辑作为逻辑的两个类型,二者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当然他们也有几个主要的区别:

  第一,传统逻辑与现代逻辑的研究对象不完全相同。有些内容如类比与假说,是传统逻辑的重要内容,但现代逻辑尚未展开这些方面的全面研究。现代逻辑研究的许多内容则是传统逻辑没有研究甚至也没有能力去研究的,比如,一个公理系统的完全性与无矛盾性。

  第二,传统逻辑与现代逻辑在人们的实践中所起的认识作用有些区别。传统逻辑是一般思维中的便利工具,它对实际思维中常见的思维形式类型(主要是推理)加以分析、研究。这种研究的理论成果,在规范、导引人们进行符合逻辑的思维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现代逻辑是数学研究中的有用工具,它运用一些数学方法对思维形式类型进行研究,这种研究的成果对数学、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等科学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第三,传统逻辑和现代逻辑所使用的工具语言不同。传统逻辑的研究主要运用自然语言,因为自然语言本身具有模糊、歧义性等特点,使得传统逻辑在理论上有某些缺陷,比如不能准确地处理关系命题、必须预设命题的主项和谓项所指称的对象存在等等。但自然语言同我们的日常经验比较接近,因此,传统逻辑在日常生活的应用上较之现代逻辑更为广泛。现代逻辑则主要运用人工语言,通过建立形式系统以实现对思维形式的研究。人工语言和数学方法的运用使得现代逻辑较之传统逻辑更为精确,研究的内容也更为深刻。当然,这也使得现代逻辑更为抽象而远离人们的日常经验。

  二、逻辑学的现代发展及其体系

  逻辑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主要体现为两大路向:一条是以现代逻辑为代表的与数学相结合的形式化方向。二十世纪以来,通过对算术、代数、函数、公理化方法、数学归纳法等数学方法的吸纳,逻辑越来越趋向于数学化,并在这个方向的研究取得一系列重要的成果。另一条是非形式化方向上的进展。比如批判性思维、言语行为理论、言语交际理论、预设理论等方面的研究,这些论题一般与自然语言联系紧密。美国哲学家斯特劳森甚至认为存在两个逻辑系统:一个是形式逻辑系统;一个是自然语言逻辑系统。不过,自然语言逻辑的研究仍并不充分。

  就目前看来,第一条路向所取得的成果对逻辑学本身的发展更为重要。现代逻辑运用人工语言和数学方法,不仅推动了原传统逻辑中的经典演绎逻辑和经典归纳逻辑在现代的发展,更突破了经典逻辑的一些局限,发展了内容非常丰富的非经典逻辑,如多值逻辑、直觉主义逻辑、模态逻辑等等。这些发展都极大的促进了逻辑学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尤其在哲学、数学、语言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与人工智能等领域展现出很诱人的前景。

  如果从宏观的角度来看,现代逻辑学呈现为一个多层次的庞大的学科体系。这个体系我们可以用下图来表示:[③]

                                                   逻辑语义学

                                    元逻辑         逻辑语法学

                                                   逻辑语形学

                                    基础逻辑       经典逻辑

         现代形式逻辑                              非经典逻辑

                                                    数学逻辑

                                                   哲学逻辑

           应用逻辑        语言逻辑

     现代逻辑                                        科学逻辑

                                                    技术逻辑

                                      艺术逻辑、

                          现代归纳逻辑

               现代辩证逻辑

  图(2)

  图(2)中的现代形式逻辑是指传统逻辑中的演绎逻辑的现代发展;现代归纳逻辑是指传统逻辑中归纳逻辑的现代发展;而现代辩证逻辑是指传统辩证逻辑的现代发展。元逻辑是指用数理逻辑的方法对逻辑学自身进行理论研究和系统分析的逻辑学分支,它包括逻辑语义学、逻辑语形学、逻辑语法学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基础逻辑是指限于研究命题联结词和量词两种逻辑常项的诸现代形式逻辑分支学科,包括经典逻辑和非经典逻辑两大类。经典逻辑的主要内容有一阶逻辑、模型论、集合论、递归论、证明论等。非经典逻辑主要有多值逻辑、模态逻辑、模糊逻辑、相干逻辑、内涵逻辑、直觉主义逻辑、不协调逻辑、时态逻辑、道义逻辑、现代归纳与概率逻辑等等。应用逻辑则一般是现代形式逻辑和现代归纳逻辑在各个领域的具体应用,如哲学逻辑是用数理逻辑方法来研究哲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而技术逻辑中的电路分析逻辑就是数理逻辑在电路分析中的应用。

  现代逻辑的基础部分是一阶逻辑,它主要包括命题演算和谓词演算,这也是现代逻辑与传统逻辑关系最密切的部分。一阶逻辑也被称为一阶谓词逻辑,它是传统逻辑的直接发展。由于使用了符号语言,一阶逻辑较之传统逻辑具有更加精确、有效的分析工具,从而大大发展了传统逻辑对于命题和词项推理的研究,并建立起命题逻辑和谓词逻辑的精确完备的体系。我们在本书的下编主要介绍这部分内容。

  三、关于本教材体例的一个说明

  本教材分上下两编,上编讲述传统逻辑的内容,下编讲述现代逻辑的一些基础知识(以一阶逻辑为主)。之所以这样编排,出于几个考虑。首先当然是培养大学生逻辑素养的要求。逻辑学课程的学习目的主要在于训练与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就实际思考问题而言,最有益于学生的仍然是传统逻辑的内容。作为大学基础课程的教材,不管其适用对象是哲学系的学生、数学系的学生、抑或是其它系的学生,传统逻辑都能帮助他们在如何做正确的思考、辨别一个推理或一个观点是否正确等方面有所助益。所以本教材上编完全讲述传统逻辑的内容。其次,考虑到哲学系、数学系的学生对逻辑学知识的获得有更高的要求,当然,其他系也许有学生愿意掌握更高深的现代逻辑知识,所以我们在下编介绍现代逻辑的基础部分,算是对有兴趣于数理逻辑的同学提供一个入门的途径。有志于逻辑学的学生,则还需要阅读更专门的逻辑学著作。再次,一本现代的介绍逻辑学的教材,若单讲传统逻辑,忽略现代逻辑,便显得不完整。若是单讲现代逻辑,又不符合众多学生的实际需要。出于上述原因,我们采取这种分上下两编的形式。如何将传统逻辑和现代逻辑结合成一个有机整体,不因形式上的分开编排而割裂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则是编者努力的一个方向。

  要补充说明的是,本教材作为一个教学体系,与实际的逻辑学体系有些区别。为训练和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我们着眼于介绍逻辑学的基础部分,因此在内容的安排上肯定不如逻辑学体系本身那样严密。本教材是导论性质的,能够在以后的学习中对逻辑学形成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是我们对所有通过学习本教材而获得逻辑学基础知识的读者的期望。

  第四节 学习逻辑学的意义和方法

  一、学习逻辑学的意义

  因为逻辑学的学科研究对象的原因,使得它在众学科中处于特别基础的地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逻辑列为众学科之首,与数学、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地球科学和空间科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一起并列为当代七大基础学科,并把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列在16项重要教育目标中的第二位。这充分说明了逻辑学的重要性。具体言之,学习逻辑学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逻辑学的学习能训练和提升人的思维能力。

  一般说来,逻辑学的学习有助于训练和提升人的思维能力,尤其是理论思维能力。因为逻辑学的这种作用,有人把它比喻为“思维的体操”。恩格斯曾说:“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④]要想具有良好的理论思维能力,就不能缺少逻辑学的训练和必备的逻辑学知识。有不少的人,虽然没有学过逻辑学,由于其思维在长期的思维活动中得到了不同程度的锻炼,也具有缜密的逻辑思维,说话、想问题都符合逻辑规律。但是,他们的逻辑思维是自发的,对逻辑规律的遵守也常常是不自觉的,遇到复杂的问题就可能犯逻辑错误。我们读到不少文章,犯有概念模糊、推理错误与条理不清楚的毛病,其原因可能比较复杂,但是,缺乏逻辑学知识与逻辑的训练却往往是主要原因。学习逻辑学并不能保证我们就一定会具有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但是,至少会养成一种正确推理的自觉和遵守逻辑规律的习惯。常人容易犯的逻辑毛病,对一个具有良好逻辑素养的人来说可能性就小很多。

  具备了良好的逻辑素养,在思考问题的时候就能更有条理,说话、写文章的时候就能更严格准确地表达和论证自己的观点。不管是治学,还是为人处世,逻辑学实在都是很重要的学问。

  第二,学习逻辑学能培养和提高人们认识事物和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

  人类的知识的一个重要来源是人们的直接经验,比如,通过环球旅行一周证实地球是圆的。但是,通过直接经验认识事物的方式有其局限,不可能任何事情都亲身践履然后确信无疑,而且以这种方式获得的知识数量毕竟有限。知识的另一个重要来源是间接经验,我们通过读书、学习获得的知识一般属于间接经验的知识。获得间接经验的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是通过推理,这类知识我们称之为推知的知识,也就是以已有知识作为前提通过有效推理获得的知识。作为前提的已有知识需要由各门具体学科提供,但是如何保证推理过程是可靠有效的,则是逻辑学研究的内容。因此,逻辑作为关于如何进行有效推理和论证的学问,它能给人们提供获得推知认识的工具。人们可以借助它提供的有效推理形式,从已有知识推出更多的知识;也可以借助它提供的逻辑分析方法,获得对具体思想内容的深层形式结构方面的知识。从而培养和提高人们认识事物、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我们以一个实例来看逻辑是如何在科研中发挥它的作用的。

  19世纪德国博物学家海克尔在《自然创造史》中,分析了哥德发现人类鄂间骨的过程。他认为,歌德当时首先是根据已考察的哺乳动物有中间额骨这个事实,提出了“所有哺乳动物都有中间额骨”全称判断,这是运用不完全归纳推理的结果。但是,在当时这个全称判断尚未得到足够的证明,它仅仅是一个假设。然后,歌德根据这个全称判断作出了“人也有中间额骨”的结论。这是运用演绎推理得出的结论。这个推理是:“所有哺乳动物都有中间额骨,人是哺乳动物,所以人也有中间额骨。”后来由于发现人在胎儿时期和成人中的个别祖型都是有中间额骨的,于是前提假设被证明是正确的。

  除了前面提到的关于牛黄的那个例子外,我们还可以举出更多应用归纳推理或类比推理获得新知识的例子。例如物理学中镭的发现,天文学中海王星的发现,化学中氩和氨的发现,生物学中动物细胞核的发现等等。这些都是借助归纳或类比推理,达到对客观事物新认识的有名例子。

  第三,学习逻辑有助于人们识别、驳斥谬误和诡辩。

  人们在认识客观事物和表述、论证思想的过程中,常可能会产生谬误。很多谬误实则都是逻辑上的谬误,是因为不符合逻辑思维形式的规律和规则而产生的。在实际论辩过程中,也有的人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故意玩弄诡辩,散布貌似正确实则荒谬的言论。学习逻辑学能提高人们揭露谬误、驳斥诡辩的能力。

  我们看一个小例子。阿Q说:“中国人是很勤劳的,我是中国人,所以我是很勤劳的。”对于没学过逻辑学的人来说,也许心里不同意阿Q的话,但很难一针见血地指出他的论证错在哪里。若是学过逻辑学的人,则一眼能看穿他的论证犯了三段论中的“四项错误”,是个无效推理。

  由此可以看出,逻辑是揭露谬误和驳斥诡辩强有力的武器。

  二、学习逻辑学的方法

  学习逻辑学最基本的方法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也就是把逻辑学的学习同思维实际中的运用,同自己的逻辑思维的训练紧密联系起来。这一点,由于逻辑学的工具性而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这要求我们多留心生活中所碰到的各种逻辑问题,并自觉地应用所学到的逻辑学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另一方面,要认真思考和反省在自己的思维活动中,各种逻辑学规律和规则是如何起作用的,培养自己严格遵循逻辑规律进行思维的自觉。同时,要注意运用逻辑学知识检查自己和别人的讲话中、文章中是否有不符合这些原理和规则的地方;要善于运用所学到的逻辑知识去揭露和批判生活实际中的各种逻辑谬误和诡辩。“理论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树常青。”把学习与应用紧密结合起来,逐步养成经常地、自觉地进行逻辑分析的习惯,以不断提高自己逻辑思维的能力。这样,才能使课堂上所学到的逻辑知识在实际应用中得到巩固并不断加深,从而使逻辑学真正成为人们在思考和论辩过程中的强有力的工具。

  复习思考题

  1.    逻辑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

  2.    怎样理解逻辑学科的工具性?

  3.    传统逻辑和现代逻辑有些什么样的区别?

  4.    学习逻辑学有何意义?



国和论坛是以专业提供建筑工程、金融会计、国家公务员、职业资格、学历认证、计算机及外贸等九大类100多种考试的考试资讯、考试交流、试题资料下载、考试服务和学习交流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2 18: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章   词项

  第一节   词项的概述

  从思维内容的角度讲,人们以概念为起点构成判断,由判断构成推理,而逻辑学撇开思维具体内容,通过语言的形式结构,研究思维形式结构。因此我们的研究以词项——即对语词的逻辑抽象为最基础的部分。

  一、词项的定义及特征

  词项就是抽象掉了情感、语气等非逻辑含义的、意义确定的语词。

  词项的意义应当是明确的,词项是意义确定了的语词。比如,甲和乙在一起议论一个人。甲说:“他简直不是人!”乙反驳说:“他怎么不是人呢?大家都是人嘛!”在这里,甲和乙真的有分歧吗?其实,两个人并没有分歧,甲说的“人”是道德或伦理意义上的人,而乙所说的“人”只是生物学意义上的人。这说明,在自然语言中,语词往往是多义的,可以指称不同的事物,表达不同的概念。在我们讨论问题,进行推理或论证时必须把自然语言中这些多义词的意义确定下来,在同一个意义上来使用这些多义词,否则,问题就无法讨论下去,就不能正确地进行推理或论证。而把自然语言中这些多义词的意义确定下来,使它们表达特定的概念,语词就被抽象为词项。

  词项不包含语词通常所具有的情感、语气等方面含义。自然语言中的语词除了具有理性意义,表达一定的概念外,往往还具有情感、语气等方面的意义。例如:

  法国人把自己心爱的人称为“小卷心菜”;阿拉伯人则用“我的小黄瓜”来称心爱的人;芬兰人思念情人时,称之为“温柔的小树叶”;南斯拉夫的加尔纽拉人则用“我的小草”来表达对恋人的最炽热的感情;希腊姑娘对自己被他人称为“像黄金虫一样”,心里就感到高兴;浪漫的维也纳人用“我的小蜗牛”来称呼心爱的人;美国人把恋人称为“蜜”;波兰人把自己的情人比喻为“饼干”;立陶宛人把自己心爱的人称为“啤酒”。

  所有这些爱称指称的对象、表达的概念是相同的,它们表达的概念都是心爱的人。但是,这些爱称还具有情感、语气等方面的含义。这种情感、语气等方面的含义与逻辑推理是没有关系的。

  二、词项、语词与概念

  经过上述的分析,我们可以进一步明确词项、语词与概念的关系。

  (一)任何概念都必须通过语词来表达,概念是语词内在的涵义。而概念明确了的语词,或说含义确定的语词,即是词项。

  概念是存在于人们头脑中的、看不见摸不着的思想,概念的形成和存在必须依附具体的感性的物质外壳,如声音,文字,只有用语词才能把概念表达出来,语词是概念的语言形式,概念是语词的思想内容,赤裸裸的思想不存在,赤裸裸的概念也不存在。概念依附于语词,由语词表达,它们之间是依附与被依附,表达与被表达的关系。

  语词的内在涵义,或说语词所表达的概念唯一地确定了,就可以称之为词项。词项可以是一个词(如“桌子”、“阳台”),也可以是一个词组(如“自然灾害”、“流行歌手”、“柴可夫斯基的芭蕾舞剧《胡桃夹子》”、“有趣的故事”等)。它所包涵的内在含义必须是确定的,这个内在的含义或称词项的内涵就是概念。

  (二)语词、概念与词项不是一一对应的。

  1、任何概念都必须通过语词来表达,但不是所有的语词都表达概念,而只有表达了概念的语词才是词项。

  一般来说,汉语中所有的实词如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数量词都是词项;而虚词,包括助词如“的”、“得”、“地”,叹词如“啊”、“哇”、“呀”、“唉”,疑问词如“吗”、“呢”等,由于不能在句子中充当独立的语法成分,必须与其他的句子成分相配合才能表达某种意义,因此它们都不能算作词项。

  2、可以用不同的语词来表达同一概念,这在一般被使用的情况下可视为同一词项。[①]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人们,对于同一事物所形成的正确概念是相同的,但用来表达这一概念的语词却完全两样(例如APPLE——苹果,语词形式不同但概念则一);同种语言中不同语词可以表达同一概念,比如多词一义、同义词的情况。如对女方配偶的称呼,可以有妻、老婆、堂客、牵手、屋里的、婆姨、孩子他妈等等;脚踏车又叫自行车、单车;摩托车又称电单车。

  3、同一语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可能表达不同概念,这就形成了不同的词项。

  例如:运动是永恒的。

  一百米跑是运动。

  上述两句话中“运动”一词的含义并不相同。如果不加以区分,就会简单得出结论:一百米跑永恒。

  (三)概念是哲学、心理学等学科研究的对象,语词是语言学研究的对象,而词项则是现代逻辑的一个基本概念,指概念和词形的统一,即表达概念的语词,这才是逻辑学讨论的对象。因此,本书以词项为逻辑学的起点。

国和论坛是以专业提供建筑工程、金融会计、国家公务员、职业资格、学历认证、计算机及外贸等九大类100多种考试的考试资讯、考试交流、试题资料下载、考试服务和学习交流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3 00:41:30 | 显示全部楼层
命题概述

  (一)判断的定义及逻辑性质

  判断是对思维对象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

  例如: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语言不是上层建筑。

  这是两个判断。前例肯定“宪法”具有“国家根本大法”的属性;后例否定“语言”具有“上层建筑”的属性。

  思维对象是指作为思维主体的人所思考的一切对象,它既包括客观上存在的事物对象,也包括人类思维的现象。

  判断具有两个基本的逻辑性质:

  1.有所断定

  所谓有所断定是指对思维对象的性质、关系等等的肯定或否定。任何一个判断都有其确定的断定内容,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它肯定什么就肯定什么,否定什么就否定什么。判断的这个逻辑性质,目的是要消除日常语言的歧义性,从而以具有明确断定内容的判断来加强人们相互之间的沟通。

  2.有真假

  既然判断是对事物情况的断定,它就应该如实地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以事物本身的性质、状况为转移。这样就必然存在所作的断定是否符合客观实际的问题。如果一个判断符合客观实际,那么这个判断就是真的;如果一个判断不符合客观实际,那么这个判断就是假的。在人际沟通中,真实的判断有助于人们认识一个道理,解决一个问题;而虚假判断不仅无助于人们认识一个道理,解决一个问题,有时反而会混淆视听,颠倒黑白。

  (二)语句、命题和判断

  语句是表达一个完整思想的最小的语言单位,是语言学的研究对象。语句是“指任何语法上正确和完整的自然语言表达式串。”[1]从直觉上讲,直陈语句就是那些有真或假的语句,而非直陈语句则没有真假可言的语句。

  命题是有真假可言的语句,指一组同义的直陈语句共有的含义。如果两个语句具有相同的意义,那么它们就表达同一命题。人们在思维过程中所形成的命题,既要靠语句来进行,也要靠语句来表达。离开语言材料的赤裸裸的思想是不存在的,命题是语句的思想内容,语句是命题的语言表达形式。

  判断是对思维对象有所断定的命题。它具有两个逻辑特性:“有所断定”和“有真假”。

  1.语句、命题和判断之间的联系:

  任何命题都是用语句表达的,但是,并非所有的语句都直接表达命题。现代汉语中表达完整思想的语句有四种: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陈述句直接表达命题,后三者一般不表达或不直接表达命题。但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疑问句中的反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也表达命题。

  例如:难道太阳会从西边出来吗?

  请勿吸烟!

  长城是多么伟大啊!

  所以,要区分一个语句是否是命题,关键在于它是否具有“真假”的逻辑性质。

  同时所有的判断都是以命题的形式出现,但是并非所有的命题都表达判断,只有那些对思维对象作了肯定或否定的断定的命题才是判断。而一个命题是否是一个判断,就要看它能否直接表现出“有所断定”的逻辑特性。而一个判断是否是真的,只有交给具体的学科或科学去检验,如果符合客观实际,这个判断就是真的;如果不符合,就是假的。

  例如:火星上有生命现象?

  火星上有生命现象。(科学证明之前)

  火星上有生命现象。(科学证明之后)

  上面三个语句,例1是一个疑问句,没有真假,它的真假根据在于科学证明。后两个例子都是陈述句,例2语句“火星上有生命现象”(科学证明之前)可能真也可能假,是一个有真假的语句。但是到底是真还是假,有待检验。例3“火星上有生命现象”(科学证明之后)直接断定“火星”有“生命现象”的特性,作了肯定的断言。当然这个断言是否是真的到目前为止还在探索之中,有待科学的探索与发现去进一步的证明。

  2.命题和语句并非一一对应关系。

  第一:同一命题可以用不同的语句表达。

  在不同国家和明祖之间,同一命题可以用不同的语句表达。例如“杨振宁是美国人”,在汉语、英语、俄语等不同的民族语言中有不同的语言表达式。即使在同一民族语言中,也可以用不同的语句来表达同一个命题:

  例如:所有事物都包含着矛盾。

        没有不包含矛盾的事物。

        不包含矛盾的事物是没有的。

  第二:同一语句在不同的语境中可以有不同的含义,表达不同的命题:

  例如:小王在火车上画画。

  既可以表示“小王在乘火车时画画”,也可以表示“小王把画画在火车上”。一语句究竟表达哪种判断要根据一定的语言环境来确定。

  (三)命题的种类

  在思维活动中,人们所要认识的失误是多种多样的,因而反映事物真假情况的命题也是多种多样的。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可以对命题进行不同的分类。

  根据命题中是否包含有“必然”、“可能”等模态词,将命题划分为模态命题和非模态命题。

  非模态命题中是否包含有其他命题,将其划分为简单命题和复合命题。在简单命题中,根据断定的是对象的性质还是对象之间的关系,将其划分为性质命题和关系命题。在复合命题中,根据复合命题所包含的联接项的不同,将其划分为联言命题、选言命题、假言命题和负命题。

  模态命题又可分为必然命题和可能命题两类,也可以有许多复杂的命题形式。

国和论坛是以专业提供建筑工程、金融会计、国家公务员、职业资格、学历认证、计算机及外贸等九大类100多种考试的考试资讯、考试交流、试题资料下载、考试服务和学习交流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发表于 2016-12-23 05:30:24 | 显示全部楼层
[em01][em01][em01]
国和论坛是以专业提供建筑工程、金融会计、国家公务员、职业资格、学历认证、计算机及外贸等九大类100多种考试的考试资讯、考试交流、试题资料下载、考试服务和学习交流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发表于 2016-12-23 08:14:4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
国和论坛是以专业提供建筑工程、金融会计、国家公务员、职业资格、学历认证、计算机及外贸等九大类100多种考试的考试资讯、考试交流、试题资料下载、考试服务和学习交流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发表于 2016-12-23 18:27:36 | 显示全部楼层
[em01]
国和论坛是以专业提供建筑工程、金融会计、国家公务员、职业资格、学历认证、计算机及外贸等九大类100多种考试的考试资讯、考试交流、试题资料下载、考试服务和学习交流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发表于 2016-12-23 23:43:49 | 显示全部楼层
[em10]
国和论坛是以专业提供建筑工程、金融会计、国家公务员、职业资格、学历认证、计算机及外贸等九大类100多种考试的考试资讯、考试交流、试题资料下载、考试服务和学习交流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发表于 2016-12-24 07:41:04 | 显示全部楼层
thanks
国和论坛是以专业提供建筑工程、金融会计、国家公务员、职业资格、学历认证、计算机及外贸等九大类100多种考试的考试资讯、考试交流、试题资料下载、考试服务和学习交流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最新帖子|国和论坛 ( 京ICP备12043779号-9 )

GMT+8, 2025-4-9 02:16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