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所有资料全部下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心理疏导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中的心理疏导,因而在这里所指的区别与联系也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中的心理疏导和其他相关方法的区别和联系。对这个意义上的心理疏导与相关方法的区别和联系具体阐述如下: 1.区别。心理咨询、心理治疗以及医学、心理学意义上的心理疏导等主要是针对人的心理问题、心理疾病和精神障碍;而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中的心理疏导,是针对当前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新的现实课题而提出来的。一它以现代社会变化为背景,以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以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要不断与时俱进,要体现时代精神为基本宗旨,以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教育人、鼓舞人、鞭策人,而且要关心人、爱护人、体贴人为目的,是对思想政治教育传统方法的一种突破和创新。所以本论文所指的心理疏导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遵循人的思想活动的形成与发展规律,针对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所出现的新问题以及人们的思想实际,积极创造条件,为其疏通思想通道,使人们达到心理平衡,提高思想认识,引导人们用理性、全面、辩证地眼光与思维去看待现实中的一些负面现象,用科学的思维和方法来思考并处理问题的一种方法。 因此,心理疏导在要处理的问题、处理问题的视角、工作的对象、要达到的目的以及处理问题的方式和方法等方面,和心理咨询、心理治疗、以及心理学、医学上的心理疏导治疗都是有所区别的。 2.联系。尽管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中的心理疏导与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相关方法存在着一定的差别,但是它们还是有着一些共性的东西,存在着某些内在联系。首先,心理疏导和这些方法都注重建立教育者和教育对象双方之间的良好关系,这是心理疏导、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要取得效果和达到目的必要条件。同时,他们都是运用语言、文字等作为双方交流和相互作用的媒介。心理疏导也要借鉴相关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有益的理论和方法,已形成自己的方法体系。其次,在帮助教育对象的成长和改变方面,它们具有相似性,都是通过双方的互动过程,使教育对象改善自身的心理状况,提高主动接受教育、积极完善自我的良好的精神状态,使其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变和成长,促进其身心健康。再次,这些方法在在工作的对象、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互相交叉,在具体理论和方法的运用上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互相补充性。比如,心理疏导和心理治疗、心理咨询的工作对象都可以是一定程度上存在心理障碍或者相关症状的对象。心理疏导与心理咨询、心理治疗都要使人们在认识、情绪、意志和行为方面得到改善,从中受到教育和启发,得到成长和发展,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另外,人们的某些思想问题也可以通过心理咨询得以解决,比如一些意志消沉、情绪低落的人,觉得生活没有意义,通过心理咨询,使之了解生活的意义,树立起生活的信心和勇气,重新振作起来,这就起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疏导作用。此外,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中的心理疏导也可以借鉴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知识和技术,一以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 因此,如上所述,由于心理疏导和这些相关方法的区别和联系,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运用心理疏导的方法,可以借鉴这些方法的已有的有益的理论与经验,结合当前社会的具体形势,针对我国当前人们的思想实际问题,大胆实践,探索政治工作的本土化的心理疏导模式与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