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6|回复: 0

[申论] 2016年地方公务员考试申论重点吐血奉献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3 07:12: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所有资料全部下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2009年地方公务员考试申论重点吐血奉献
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是对应考者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的测试。
  2.作答参考时限:阅读资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作答要求”依次作答。
  二、给定资料
  1.校园暴力事件接连发生,且呈上升趋势,九成学生声称耳闻目睹暴力事件。有学者指出,近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许多独生子女
也跟着富起来,再加上在学校抢劫勒索较社会更容易得手,以及学生对抢劫勒索一般不敢声张,助长了暴力事件的发生。
青少年犯罪研究会近期的一项统计资料表明:近年来,青少年犯罪总数已占到了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七成,其中十五、六岁少年犯罪案件又占
到了青少年犯罪案件总数的七成以上。校园暴力案件不断发生,在校学生的犯罪率呈上升趋势。
近年来由于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一般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更是宠爱,有求必应。许多孩子带着数千元的手机,穿名牌球鞋到
学校上课,成为犯罪分子下手的对象。国庆期间,南京刘女士上小学六年级的儿子向父母要求配手机,理由是方便与朋友和父母联系。刘女士
对儿子的要求颇为惊讶,没想到与几位家长一联系,他们的孩子竟然都用上了手机。而在中学里,有手机的学生更是比比皆是,部分高二、高
三学生拥有手机的数量与拥有自行车的数量差不多。
  有专家分析,体格弱小、缺乏自保能力的中小学生相对“好抢”,因此,大部分抢劫勒索案件发生在中小学生中间。广州市越秀区法院去
年对一起多次恐吓、抢劫在校学生的“校园暴力”案件实行公开宣判。宣判当天,数百名学生、家长专程赶来参加。而“校园暴力”案件不仅
在广州,在全国都十分普遍。
  2.教育专家、法律专家和心理专家都认为,天天可能面对校园暴力的中小学生更应该懂得在遇到暴力时应该怎么做。
教育专家表示,应从心理治疗入手解决校园暴力,首先应该改变价值观严重单一的现状。目前国内教育体系的功利倾向明显,一切以升学率、
成绩为重。如果功课不佳,其他一切都免谈,因此功课不佳的同学很容易自我放弃。对他们而言,每天校园的生活是不断的挫折、愤怒、失望
。日积月累,情绪上容易失控。因此要消除校园暴力的心理因素,就要教育中小学生在看待自己和同学时不简单以学习成绩来衡量。要让孩子
们从小学习和接受多元的价值观,要经常以欣赏的态度从不同的人身上看到不同的优点;与此同时,中小学生要学会尊重和容忍即使自己并不
认可的价值观。
  法律专家则强调要加强对中小学生的法治教育,让他们认识校园暴力的违法犯罪性。但鉴于中小学生的接受能力,这一年龄段的法治教育
最好通过较为形象的案例来说法。通过法治教育,不但要让孩子们懂得基本的法律常识,更要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例子,让孩子们意识到被欺辱
者是校园暴力的受害者,但校园暴力最终和最大的受害者则是实施暴力者本人。
  心理学专家的建议是,对于有暴力倾向,或者已经实施过暴力行为的学生,不能坐视不管或一味地姑息,要通过适当的方法进行预防和矫
治。其中包括教会孩子发泄自己不满的方法:对着玩具或枕头拳打脚踢、大哭一场、大喊大叫、蒙头大睡等。对孩子的侵犯行为进行分析,适
当的自卫不应被视为侵犯或欺负,相反应该予以鼓励,以免孩子陷于过分懦弱的境地。
其实对校园暴力,学校要承担重要的责任。学校应该加强对学校领导、管理人员以及老师的教育和管理力度。对于那些实施暴力侵害的老师,
应该态度鲜明地予以处理,使老师和学校真正成为预防和减少校园暴力的积极因素,从行为上成为学生树立依法、和平解决争端的榜样。
  3.随着公安部维护校园及周边安全八条措施的出台,校园安全问题再次成为了舆论聚焦的热点。有专家认为,此举或许会对校园暴力产生
震慑作用,但是校园安全是个综合工程,欲根除还需要全社会共同来努力。
一段时间以来,国内涉及校园安全的治安案件屡见不鲜,单单广州市2005年底三个月检查中,就查出打掉25个涉嫌学校、学生的作案团伙,破
获刑事案129宗,治安案件276宗,抓到1214名犯罪分子。
  有学者分析,危及校园安全的问题,是多方面的,综合性的,有师生自己产生的问题,但更多的是社会因素起作用的结果,是全社会各种
问题在校园的延伸,只不过,受害者由社会人改为无辜的孩子。因此,盯住校园及其周边,以警方之力,大力打击校园暴力,整治各种安全隐
患,当然是非常必要的。但如果仅仅如此,显然也是不够的。比如说,校园周边的非法摆摊、黑网吧,各种消防、交通隐患等问题,就不是公
安部门一家所能解决的,需要更多的部门一起来共同努力解决。还有,如差等生、校园流失生问题,他们是制造校园暴力的主要力量,对于他
们的教育,更是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尤其是那些孩子的家长们。因为从很大程度上来说,正是他们的失教失管,或者是管教不当,让孩子们踏
入歧途。
  4.美国一些预防校园暴力专家指出,对校园安全的松懈及与学生沟通的缺失,是美国一再发生校园枪击案的根本原因。
据美国国家校园安全与安全服务机构主席特鲁普介绍,本学年全美国已经有29人死于校园暴力。去年这个数字为49人,是近几年来最高的,甚
至超过了发生科伦拜恩枪击案的1999年。
  专家指出,科伦拜恩枪击案发生后,全美掀起了一股加强校园安全的浪潮,各学校都改善了校园安全措施,主要包括对进入校园进行限制
、增加学校保安人数、制定紧急情况应对计划、增加学校的电话和无线电通信装置等。但近几年,由于持续未发生大的校园枪击案,公众的安
全意识有所松懈,而经费削减又影响了教职员工的安全培训。
  特鲁普说:“我们几乎对全国所有学校进行了安全评估,发现教职员工的安全意识普遍下降,应急机制也有问题,在发生紧急情况时根本
没用。”全美学校资源事务官联合会常务董事拉瓦雷洛认为资金也是个问题,教育经费的削减迫使学校解雇经验丰富的保安,从而失掉了将暴
力事件消灭于萌芽中的机会。
  美国中小学校预防暴力事件国家顾问邦德则指出,人们总想用金属探测器等安全措施预防暴力事件,但真正能阻止暴力事件的是和孩子们
一起努力,并使教育适合孩子们的需要。当一个人心怀极度愤恨的时候,他就会不在乎死亡。如果一个人不在乎死亡的话,也就没有什么能对
他们产生威慑了。杜绝校园枪击案不是用钱就可以解决的问题,而是必须用勇气解决的问题。
  5.“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这句口号,曾经响彻中国大地,被广泛地刷在墙上、写在黑板报上、挂在教育工作者的嘴边,
表达了调动一切社会力量办教育的决心。最近,这句口号因为《海外文摘》的一篇文章《比尔•盖茨的金钱观:再富也不能富孩子》而有了新的
注解。
  虽然这两句话的语意背景并不完全相同,前者主要对国家和社会而言,后者则是针对家庭和父母,但仍然值得国人认真思考,因为这也是
在消费观念上与国际接轨的一个重要方面。现实情况是,由于国人生活条件的普遍改善,又加上都是独生子女,所以家长们总是竭尽所能满足
孩子的种种消费需求,让孩子引领高消费风潮。
  许多富豪们因为钱来得容易,在孩子身上一掷千金,自不用说;一些手头宽裕的家长,逢年过节要给孩子送大礼,而且还全力支持孩子加
入小朋友之间互赠礼品的高消费行列,而儿童高消费群中的“送礼一族”,更在为儿童高消费推波助澜;为不让自家孩子在人前“掉价”,许
多并不富裕的家庭也被迫把孩子推入了高消费误区。这种助长孩子加入高消费行列的非理智行为,实际上就是在潜移默化地为孩子灌输大手大
脚的消费习惯。
  中国有一句古话叫“豪门出败子”。基于金钱可能对孩子带来的伤害,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同当今世界的许多富人一样遵循“再富不能富孩
子”的教育原则,宁愿将钱捐献给社会也不愿多给一分钱让孩子去挥霍。盖茨和他的妻子近5年向社会捐款高达10亿美元以上,对社会如此慷慨
大方,对子女则比较“吝啬”。盖茨公开宣布:“我不会给我的继承人留下很多钱,因为我认为这对他们没有好处。”洛克菲勒家族是全美最
富裕的家庭之一,但是,整个家族却崇尚节俭。劳伦斯•洛克菲勒的6个孩子的日常花销是靠做家务活,如给父母擦皮鞋、拍打苍蝇等赚取的;
沃尔玛是世界最大的零售业集团,它的创始人所写的自传中,这样警告他的后代:“子孙当中要是有谁胆敢玩弄纨绔子弟的那类奢侈品,我到
地狱里也要起诉他。”
  6.2005年,我国的女生也显得特别“暴躁”,打架、虐待事件层出不穷:
  2005年4月25日,武汉两名职业学校女生当众对另一女生拳打脚踢施暴,并往其身上泼冷水,强令其喝光洗脚水。
  9月14日,北京昌平卫校和昌平金驼技校学生发生斗殴事件,数十名女生持木棍参与。
  10月24日,北京盛基艺术学校2005级表演系学生林静被同校2003级表演系的6名女学生堵在宿舍扇耳光、泼冷水、踢肚子殴打近1小时。
  “女孩作案的动机比较集中,主要就是报复、嫉妒、排他。”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与青少年犯罪研究所所长皮艺军说。孩子的世界能有多
少大是大非?在她们简单的生活中,鸡毛蒜皮的小事引起的怨气没有得到有效的疏导,就成了暴力的直接导火索。另外,学校和家庭往往只顾
抓成绩,忽视了做人方面的教育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在生理方面,女性本来不以体力对抗见长,特别是未成年的小女孩。在她们“强硬”的面孔背后,其实是在强势的成年人文化面前败下阵
来的“脆弱”的青少年文化。
  “校园女生暴力案件的增加是和现在普遍存在于青少年中的暴力倾向密不可分的。”皮艺军说,“现在孩子的暴力倾向最简单的例证随处
可见,比如说,过去几岁的孩子斗嘴时最爱说‘我不跟你玩了’,现在的口头禅变成了‘我杀了你’。”
  皮艺军认为,暴力文化已经成为现代文化生活中部分成年人不可缺少的文化享受,暴力文化的商品化自然成为商家的最大卖点。虽然我国
有关青少年问题的法律中都一律禁止孩子接触暴力文化,但在现实中却基本没有可操作的限制性规定,对此还基本处于放任状态。对于容易吸
收外界信息,且分辨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都不够成熟的青少年来说,很难不受到影响。这是产生青少年暴力倾向的很重要的原因之一。
  另外,大众媒体对暴力限制太少,虽然我国一直都在限制色情和暴力内容的传播,但在实际做法上往往是限制色情不限制暴力。在影视文
学作品、音像制品、小报小刊、电子游戏中,孩子可以十分方便地接触到暴力场面。特别是我国对影视作品中的暴力没有分类,更没有因为其
中有暴力内容而限制孩子观看。
  7.有关资料显示,目前在中国市场销售的网络游戏大约有95%是以刺激、暴力和打斗为主要内容的,而且越“刺激”的游戏玩的人越多。而
由此引发的学生逃学、校园暴力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也日益增多。
部分学校老师认为:网络游戏特别是一些对抗性的暴力游戏所带来的影响远不止学生精神状态欠佳、学习成绩大幅度下降,尤为严重的是,网
络游戏中大量暴力情节逐渐淡化了学生的是非标准。在网络游戏中,学生们见到听到的到处是刀光剑影、枪炮轰鸣和死尸遍地。久而久之,他
们看到的仿佛不是痛苦,而是痛快,对暴力的态度也从开始的憎恨、反感到默认、接纳,甚至是尝试。
国和论坛是以专业提供建筑工程、金融会计、国家公务员、职业资格、学历认证、计算机及外贸等九大类100多种考试的考试资讯、考试交流、试题资料下载、考试服务和学习交流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最新帖子|国和论坛 ( 京ICP备12043779号-9 )

GMT+8, 2025-4-9 08:36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