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所有资料全部下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作为一种应试文体,申论始于2000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历经几年的实践、改进与完善,现已成为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的必考科目,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很多考生行测分数很高,但是其申论的分数往往不理想。究其原因,如下
第一,考生没有正确地把握申论写作的技巧,且存在认识误区,把申论等同于一般写作;第二,市场上充斥了许多不正规的辅导机构、辅导书,给考生备考造成了恶劣的影响。第三,近10年的发展使申论考试的模式逐渐成熟,并呈现一定的规律性;但考生忽略了这些规律。因此,考生若能很好地掌握这些规律必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首先,申论材料更具有科学性、时事性。2008年中央国家公务考试考了“怒江水电开发”的问题。这个问题反应了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无独有偶,很多地方的申论考试在选材上呈现这样的特点。如广东省2008年上半年公务员考试,以南方雪灾为背景阐述了我国社会救助水平不高,急需改善。因此,考生备考时更应该注意时事。唯有这样才能在整体上把握申论的写作思路。
其次,申论材料具有概括性、深刻性。如2008年中央国家公务员考试的第二题“根据给定资料9、10,分析这两则资料对搞好水电开发提供了哪些启示”。这两则材料说的是美国田纳西流域水电站与我国漫湾水电站给怒江开发提供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这要求考生分析两则材料中关于水电站建设的成败经验,并结合怒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它对考生的要求更高。
再次,申论材料分析具体化。如200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第三题,第二个小问题,“给定材料6引用了某学报C主编提出的问题,请你站在水电规划部门的立场,对C主编的意见做出答复。”材料中C主编不主张开发怒江;但是,水电规划部门已经决定将有效、科学地开发怒江。因此,考生应从水电规划部门的立场,并结合C主编的问题,给予回答。较之以往,难度更大。这值得考生们特别注意。
最后,申论完全命题或半命题形式已成了一种趋势。2007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的最后一道题目:请以“命脉”为题,写一篇关于土地问题的文章。这是完全命题形式。又如2008年中央国家机关的最后一道题目的命题分别是:以从“怒江水电开发”说开去和以“人与自然”为题写一篇文章。这是半命题形式。命题作文或半命题作文限制了考生的思路。
中公教育李永新团队自主研发了多角度、细致、全面分析2008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申论考试最新产品。这首创了国内多角度精辟解析申论的最新模式。中公教育希望这些新成果能给广大考生提供一定帮助,成为广大考生备考征途上的一盏明灯。
统筹问题在日常生活中会经常遇到,是一个研究怎样节省时间、提高效率的问题。随着公务员考试数学运算试题越来越接近生活,注重实际,这类题目出现的几率也越来越大。所以我们有重点研究统筹问题的必要。下面让我们通过两道经典的题目来了解一下。
1.毛毛骑在牛背上过河,他共有甲、乙、丙、丁4头牛,甲过河要2分钟,乙过河要3分钟,丙过河要4分钟,丁过河要5分钟。毛毛每次只能赶2头牛过河,要把4头牛都赶到对岸去,最少要多少分钟?
A.16 B.17 C.18 D.19
【答案】A。
【解析】:因为是允许两头牛同时过河的(骑一头,赶一头),所以若要时间最短,则一定要让耗时最长的两头牛同时过河;把牛赶道对面后要尽量骑耗时最短的牛返回。我们可以这样安排:先骑甲、乙过河,骑甲返回,共用5分钟;再骑丙、丁过河,骑乙返回,共用8分钟;最后再骑甲、乙过河,用3分钟,故最少要用5+8+3=16分钟。
此题要求“最省时”,这时我们应该在头脑中反应出“若要最省时,则尽量把最耗时的几件事同时完成”。
2.甲、乙两个服装厂每个工人和设备都能全力生产同一规格的西服。甲厂每月用3/5的时间生产上衣,2/5的时间生产裤子,全月恰好生产900套西服;乙厂每月用4/7的时间生产上衣,3/7的时间生产裤子,全月恰好生产1200套西服。现在两厂联合生产,尽量发挥各自特长多生产西服,那么现在每月比过去多生产西服多少套?
A.30 B.40 C.50 D.60
【答案】D。
【解析】:两厂联合生产,尽量发挥各自特长。因乙厂生产上衣的效率高,所以安排乙厂全力生产上衣。由于乙厂用4/7月生产1200件上衣,那么乙厂全月可生产上衣:1200÷4/7=2100件。同时,安排甲厂全力生产裤子,则甲厂全月可生产裤子:900÷2/5=2250条。为了配套生产,甲厂先全力生产2100条裤子,这需要2100÷2250=14/15月,然后甲厂再用1/15月单独生产西服;900×1/15=60套,故现在比原来每月多生产2100+60-(900+1200)=60套。
此题要求“效率最高”,这时我们应想到“让精于做某事的一方只做此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