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所有资料全部下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有关公文写作的题一般都是根据要求撰写公文或修改公文。作文分数约是这部分分数的一半左右,尤其要重视请示、通知、通报等公文的具体要求。 写作时要避免出现下面的错误: 1.标题部分:标题是由发文机关、事由、文种组成。有的标题不全;有的文种不对;有的批转性公文不是法规条文仍用《》。 2.主送机关:有的是多头主送;有的是请示平级;有的是直接送领导人。 3.正文:有的是一文多事;有的正文引用发文不规范;有的正文数字该用阿拉伯数字,却用汉字;有的是用词不当。 4.结尾:有的结尾不合作者本意;有的是不合公文格式要求。 5.标题上的发文机关与签署的发文机关不对应。 6.请示未获批准抄送下级。 7.该标明附件却未标出。 8.签署日期混用汉字与阿拉伯数字,或直接用阿拉伯数字。 近几年公务员考试中出现过的《公文写作及处理》的知识点: 1.公文纸一般采用什么型号?印章的正确位置? 2.办理公文综述包括拟办、批办、承办、查办,对吗? 3.会商就是开会协商公文的制发吗? 4.需要清退的公文有哪些? 5.公文的特点,公文根据行文方向可分几类? 6.国务院与省级人民政府可运用条例这一文种吗? 7.文摘与综述可适当作些评述吗? 8.合理的文件传阅路线形式是什么? 9.函、简报是否属于正式公文? 10.签发分为哪几种? 《行政管理》复习要点 一、考生在复习时要注意案例分析。常见的案例有: 1.国家公务员回避制度,应该回避的亲属关系的范围,回避的类型。 2.关于任免事项的案例。弄清选任制、委任制、考任制、聘任制的特点。 3.国家公务员进口、出口的途径。 二、在复习时要特别注意的知识点。 1.国家行政机关与非国家行政机关的区分,其中有行政机关与权力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的区别;行政机关与审判、检察机关的区别;公安、监察、司法行政机关与审判、检察机关的区别。 2.派出机构。派出机构的性质、级别、权限责任等问题。 3.级别大小的比较,国务院工作部门与地方机关及军队级别相对应:省部军是一级;司局厅师是一级;处县团是一级。 4.降职与辞退都不属于行政处分。 三、近几年出现的考点: 1.行政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的比例关系,政府内设部门的多少与行政层级的比例关系。 2.单一制的国家的行政管理体制与联邦制国家的行政管理体制。 3.机构改革中的“三定”。 4.国家临时机构和政府机构。 5.司法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 6.国家公务员的重点考核内容。 7.国家公务员不得辞职的几种情况。 8.公务员申诉和控告。 9.行政监察机关依法拥有哪些权利。 《行政管理》知识体系 政府职能及其转变:政府职能的含义和作用 政府职能体系 政府职能转变
中国政府机构及其改革:政府机构概述 政府机构设置的原则 政府机构改革 现行各级人民政府的架构 国家公务员制度: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建立及其特色:公务员的概念 我国公务员制度的特色 完善公务员制度,建设高素质的专业化国家公务员队伍 职位分类与录用考核奖惩制度:职位分类制度 录用制度 考核制度 奖惩制度 职务升降、任免培训、交流、回避制度:职务升降制度 任免制度 培训制度 交流制度 回避制度 工资、保险、福利、辞职、 辞退、退休、申诉、控告制度:工资、保险、福利制度 辞职、辞退、退休制度 申诉控告制度 行政领导:行政领导的内涵 行政领导的产生方式 行政领导的职能与素质 行政决策与执行、行政监督与协调:行政决策:现代科学决策的趋势与标志 现代行政决策体制的构成 行政决策实施的模式 行政执行:行政执行及其层级、手段 行政执行的环节 行政监督:行政系统的内部监督体系 行政系统的外部监督体系 强化廉政勤政监督约束机制 行政协调:行政协调的作用 行政协调的类型及其机制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复习提要 一、考生在复习时,一定要弄清哲学基本原理,并能用它来解决具体问题。 哲学原理有: 1.运用事物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相对性相统一的原理,分析改革与稳定、政策调整与连续性的问题。 2.运用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分析论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3.运用物质和意识、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关系论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4.运用质量互变规律论述社会主义改革的渐进性。 5.运用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关系分析论述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6.运用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关系分析初级阶段及其主要任务。 7.运用否定之否定规律论述社会主义前进性与曲折性的问题。 8.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与规律和党的群众路线。 9.真理的相对性与绝对性与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10.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与精神文明建设。 11.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来论述社会主义改革的必要性。 二、复习时要注意区别、比较、归纳书中的基本概念、特征、观点 1.世界的本质问题与哲学的本质问题的关系。 2.哲学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最一般规律的科学,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是在实践性基础上,科学性与群众性的统一。 4.物质的惟一特性与固有属性。 5.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旧唯物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等哲学派别的观点。 6.认识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问题。 7.质与量与事物是否是同一的。 8.社会意识与社会意识形态的关系,社会意识与精神文明的关系。 9.阶级斗争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三、复习时还要特别注意成语、格言、俗语等包含的哲学原理。 比如:“各瓜得瓜,种豆得豆”、“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只见树目,不见森林”等各包含什么样的哲学原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体系 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哲学的基本问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 物质和意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物质观 运动观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意识的起源 意识的本质 意识的作用 物质和意识、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物质世界的辩证图景: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世界永恒发展的一般规律:质量互变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 否定之否定规律 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 法的实质和核心 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 实践、认识、真理:认识和实践:实践、认识的主体和客体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 认识和真理:真理和谬误 真理的客观性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唯物主义的社会历史观: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社会意识 二者的关系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社会基本矛盾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及其运动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及其运动 阶级、国家、革命:阶级和阶级斗争 国家和革命 现阶段的两类社会矛盾 人民民主专政 群众、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 人的本质和人的价值 社会进步和人类解放 《法律》复习要点 《法律》在公务员考试中所占的比例很大,是重点科目,所以学习时要花费比其他科目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一、法律部分内容很多,概念、程序、特征、日期等容易混淆。 在复习时要特别注意区分,将相关内容进行比较。如“应当减轻”和“可以减轻”就有很大的区别。 二、在考试中一般都有一道案例分析题,分数是6~8分。 考生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案例分析。 1.行政处罚程序。 2.行政赔偿请求人、赔偿义务机关、赔偿程序及赔偿方式和计算标准等。 3.行政复议,包括行政复议的范围、管辖、参加人及程序。 4.行政诉讼,包括受案范围、管辖、参加人、一二审程序、判决。 5.合同方面的案例。 6.代理方面的案例。 7.财产继承方面的案例等。 三、近几年公务员考试出现的知识点: 1.法与政策的区别与联系。 2.法律渊源和法律的历史发展。 3.法律的实施和执法。 4.法律关系和物质关系。 5.公民的政治权利是什么? 6.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是双重领导吗? 7.只有国家机关才是行政主体吗? 8.行政处罚与行政处分一样吗? 9.行政裁决与行政仲裁的联系与区别。 10.国家不予赔偿的情形有哪些? 11.不能请求行政复议的事项有哪些? 12.谁有权提起审判监督程序? 13.我国刑法在溯及力问题上的原则。 14.犯罪必然受到刑罚吗? 15.法人成立的条件。 16.诉讼时效期间为1年的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