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98|回复: 0

[行政能力测试] 2016国考《行测》言语理解隐喻式主旨题型分析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3 07:57: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所有资料全部下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片段阅读中有一类题型,它的材料组合比较松散,措辞比较隐晦,其主旨考生需反复揣摩才能领会,这种题型我们称之为隐喻式主旨题。隐喻式主旨题是国家公务员考试中常考的主旨题中难度最大的一种,常见的提问方式有“这段文字意在说明”、“这段文字主要表达的是”、“这段文字主要告诉我们”等。

  一、隐喻式主旨题型的特点

  隐喻式主旨题型具有显著的特点,具体表现为:

  (一)材料特点

  隐喻式主旨题目的材料与其他主旨题的材料在风格上存在显著区别,主要表现在:

  1.散文化风格明显

  隐喻式主旨题目选材灵活,句子间思维跳跃性大,一般不具有明显的逻辑关系。

  2.修辞手法的大量运用

  隐喻式主旨题目的材料基于表达感情的需要,常常会运用一些修辞手法,这增加了文章的文采,却也无形中给考生理解文段含义造成了障碍。

  3.言浅意深,意在言外

  隐喻式主旨题目的材料一般都不是就事论事,而是在具体事物上寄托了作者某方面的感情,考生要注意体会文段的言外之意。

  (二)选项特点

  ※选项之间关联不大、差异明显。基于这个特点,排除法在解题时会经常用到。

  ※正确选项通常不要求与文段严格对应。遇到这类题时,考生要重点关注大方向上的对错,至于细节上的严格对应不是题目考查的重点。

  ※正确选项通常耐人寻味,给人一定思考。这种题目的正确答案通常有一定深度,更多关注人的精神层面,力求给人一种智慧的启迪。

  二、备考隐喻式主旨题型的四种方法

  针对隐喻式主旨题型的上述特点,**专家总结归纳出以下四种方法,考生在备考时可恰当地运用,领会方法的要点:

  (一)风格对比法

  隐喻式主旨题目的材料一般具有强烈的散文风格,与之对应,此种题目的正确选项也应该具有相似的特征,即通常包含作者的思想感情。因此,当题目中出现一些明显具有论证式风格特点的选项时,可仅依据选项的风格特点便将其排除。

  (二)感情意义外延法

  隐喻式主旨题目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意在言外”,借景抒情、借物喻人是其常用的表现手法。无论文段中说明的具体对象是什么,通常最后的落脚点都会放在“人”上,考生要注意这种由物及人的外延过程。对于题目中没有外延,仅仅停留在对文段涉及对象的表面理解的选项可以直接排除。

  (三)尾句分析法

  主旨类题目的尾句常常非常重要,隐喻式主旨题目也不例外,作者经常在后半段抒发自己的感想。考生在遇到这种题目时,尤其要关注材料的尾句。

  (四)修辞提示法

  修辞手法的运用是表达作者感情,增强作品感染力的重要手段。在隐喻式主旨题目中,运用修辞手法的题目俯拾皆是。通常,运用修辞手法的句子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作者的某种感情,通过对这些句子的分析,可以找到破题点。

  以下是修辞当中比较常见的手法:

  1.排比。当文段中出现排比修辞的句子时,考生最关键的是要找到排比结构的共同点。

  2.拟人。拟人修辞手法的作用在于使语言生动,并引起读者的联想,从而更深刻地把握事物的特点。
国和论坛是以专业提供建筑工程、金融会计、国家公务员、职业资格、学历认证、计算机及外贸等九大类100多种考试的考试资讯、考试交流、试题资料下载、考试服务和学习交流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最新帖子|国和论坛 ( 京ICP备12043779号-9 )

GMT+8, 2025-4-19 16:37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