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22|回复: 2

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试卷(一)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3 08:10: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所有资料全部下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一、单项选择题(从下面各题的选项中选出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并将其字母的序号填人括号内。每题1分,共30分)

    1.“未有天地之先,毕竟是先有理”,这是一种    (  )

    A.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C.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D.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2.“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这句话强调的是    (    )
    A.要承认事物的客观性    B.要承认事物运动的规律性
    c.要注重分析矛盾的普遍性    D.要注重分析矛盾的特殊性

    3.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的主体是指    (    )

    A.一切有生命的人    B.一切有感觉能力的人
    c.一发生存于社会中的人    D.一切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4.对马克思主义既要坚持,又要发展。这种正确态度的理论基础是    (    )

    A.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的
    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目的的原理
    C.真理的绝对性和真理的相对性相统一的原理
    D.能动的反映是摹写和创造相统一的原理
    5.先进的社会意识之所以能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是由于    (    )

    A.它正确反映了社会发展规律    B.它清楚明白、通俗易懂

    C.它能被多数人所接受    D.它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6.印度一位教授曾对一棵树算了两笔不同的账:一棵正常生长50年的树,按市场上的木材价格计算,最多值300多美元;但从它产生的氧气、减少大气污染、涵养水源、可以为鸟类与其他提供栖息环境的生态效益看,则值20万美元。这种算账方法强调了    (    )

    A.事物存在的客观性    B.人类认识的主观性
    c.事物联系的多样性    D.事物运动的规律性
    7.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放在首位的应是    (    )

    A.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    B.真正的不结盟
    C.反对霸权主义    D.维护世界和平
    8.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工作的最高衡量标准是    (    )

    A.解放生产力    B.发展生产力
    c.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D.是否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9.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是    (    )

    A.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一起抓B.实现共同富裕

    C.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D.努力促进人类的全面发展

    10.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中,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目标是    (    )

    A.建设立足现实,继承历史文化优秀传统、吸取外国文化有益成果的社会主义精

    神文明
    B.努力提高全民族的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水平
    c.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繁荣学术和文艺
    D.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和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11.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    (    )
    A.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B.改革是目的、发展是手段、稳定是

    前提
    c.改革是前提、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基础D.改革是动力、发展是手段、稳定是

    目的
    12.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私营中的职工收入属于    (    )

    A.按劳分配    B.按资分配
    C.按劳动力价值分配    D.按劳分配以外的劳动收入
    13.台湾当局领导人公然鼓吹“一边一国”,这一言论的实质是企图    (    )

    A.阻挠两岸“三通”    B.破坏两岸政治谈判
    C.把台湾问题国际化    D.把台湾从中国分割出去
    14.按照《税收征收法》的规定,增值税专用发票必须由谁指定的企业印刷?

    A.县政府主管部门    B.同级政府
    c.省国家税务局    D.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
    15.劳动期限届满,用人单位未同意续订的,该劳动合同效力是    (    )

    A.自行解除    B.变更    C.终止    D.中止
    16.在行政诉讼中,原则上不停止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继续执行,根据法律规定,可以暂停具体行政行为执行的是    (    )

    A.原告向法院停止执行的    B.被告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

    C.行政机关改变具体行政行为的    D.人民法院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

    17.下列行为属于抽象行政行为的是    (    )
    A.行政处罚    B.行政立法    C.行政确认    D.行政监督

    18.某甲在上班路上拾到提包一个,因当时找不到失主,又急于上班,甲就将提包带到单位,存放于办公室,并当即贴出招领启事。到甲下午下班时,仍无人认领,甲就  锁上办公室回家。次日,甲上班时发现办公室被盗,拾得的提包也被盗走,即向公

    安机关报案。第三天,失主发现招领启事后,就找到甲索要提包,甲将详情告诉了

    失主,失主即向法院起诉,要求甲返还不当得利。法院应判    (    )

    A.甲应当返还    B.甲应予赔偿
    C.甲应给予一定补偿    D.甲不予返还或赔偿
    19.在集体所有下的破产资源属(    )所有。
    A.国家或集体组织协商确定    B.个人所有
    C.国家所有    D.集体所有
    20.甲地的A公司与乙地的B公司签订一份合同,在合同中载明其签订地点为丙地.A

    公司与甲公司在丁地完成合同签章,则此合同成立的地点为    (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21.各级人大及常委会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的监督是    (    )

    A.立法监督    B.监督    C.政党监督    D.舆论监督

    22.属于国家行政机关的是
    A.村民委员会    B.区人大常委会c.县政协    D.省公安厅

    23.我国《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正式施行于    (    )

    A.1993年8月14日    B.1993年10月1日
    C.1995年8月14日D.1995年10月1日
    24.依法由任免机关在任免权限内,通过决定或命令直接委派其所需人员,担任某种行政领导职务,这种行政领导者的产生方式是    (   )

    A.选任制    B.委任制    c.考任制    D.聘任制
    25.我国行政内部监督体系包括一般监督和   (    )
    A.主管监督    一B.法制监督    C.专门监督D.职能监督

    26.下列关于公文功能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公文是沟通机关之间纵横向联系的手段
    B.公文具有较强的政策性和理论性
    C.公文是社会活动的真实记录
    D.公文用于规范人们的行为,具有强制约束力
    27.对收文办理、执行、复文的活动称为    (    )
    A.创制公文    B.传递公文    C.办理公文    D.公文

    28.本机关收到的来自外部的文件,称为    (    )
    A√收文    B.发文    c.上行文    D.下行文
    29.以下关于公文登记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收文与发文时,平件、密件与急件一般应分别进行
    B.登记序号应不留空号:不出重号
    C.分轻重缓急,急件当日到当日登,平件可隔日登
    D.对于无标题文件应代拟出标题
    30.书写公文中的成文日 期应使用    (    )
    A.阿拉伯数字    B.汉字
    C.汉字大写    D.汉字与阿拉伯数字皆可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意的,请把所选答案的字母序号填人括号内。每题1分,共25分)    -

    1.承认一切事物都是可以转化的观点有    (    )
    A.辩证唯物主义    B.一切唯物主义
    C.一切唯心主义    D.某些唯心主义辩证法
    2.下列选项中,正确说明人的活动与客观规律的关系的有    (    )

    A.人能认识客观规律    B.人能消灭客观规律
    C.人能创造客观规律    D.人能利用客观规律
    3.人们对复杂事物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这是因为人们的认识    (    )

    A.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    B.受到科学技术水平和认识工具的限制

    C.受到主体的知识水平和认识能力的限制D.需要多次反复才能达到终极真理

    4.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一面是利,为我国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一面是弊,给我国带来了风险。提出了挑战。总的来说,利大于弊。我们必须兴利除弊,抓住机遇,化解风险。从哲学上看,这说明了        (    )

    A.任何事物都包含矛盾着的两个方面
    B.事物的性质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c.发挥主观能动性具有重要作用
    D.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相互转化的过程
    5.下列各项体现矛盾特殊性的有    (    )
    A.对症下药,量体裁衣    B.欲擒故纵,声东击西
    C.因时制宜,因地制宜    D.因材施教,因人而异
    6.胡锦涛指出,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主要是指    (    )

    A.无产阶级政党一切植根于人民,坚持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鲜明政治立场

    B.一切以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衡量标准
    C.注重从人民群众的实践中吸取养分,以最广大人民的实践为理论创新的源泉,以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理论创新的目的

    D.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又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先锋队

    g.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7.温家宝总理提出新一届政府工作要解决好的重大经济问题是    (    )

    A.就业和社会保障    B.“三农”问题
    c.的增收节支    D.农村税费改革问题
    8.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因为它是    (    )

    A.适应了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    B.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C.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要支柱D.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E.人民主人翁地位和共同富裕的保证
    9.邓小平指出“计划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这表明     (  )

    A.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B.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
    C.社会主义以计划经济为主,资本主义以市场经济为主
    D.计划与市场的多少,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E.计划和市场可以共存,具有互补性
    10.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的特点有    (    )
    A.注重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B.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点

    C.既坚持实事求是,又具有雄心壮志  D.体现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E.体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要求
    一、单项选择题(从下面各题的选项中选出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并将其字母的序号填人括号内。每题1分,共30分)

    1.“未有天地之先,毕竟是先有理”,这是一种    (  )

    A.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C.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D.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2.“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这句话强调的是    (    )
    A.要承认事物的客观性    B.要承认事物运动的规律性
    c.要注重分析矛盾的普遍性    D.要注重分析矛盾的特殊性

    3.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的主体是指    (    )

    A.一切有生命的人    B.一切有感觉能力的人
    c.一发生存于社会中的人    D.一切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4.对马克思主义既要坚持,又要发展。这种正确态度的理论基础是    (    )

    A.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的
    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目的的原理
    C.真理的绝对性和真理的相对性相统一的原理
    D.能动的反映是摹写和创造相统一的原理
    5.先进的社会意识之所以能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是由于    (    )

    A.它正确反映了社会发展规律    B.它清楚明白、通俗易懂

    C.它能被多数人所接受    D.它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6.印度一位教授曾对一棵树算了两笔不同的账:一棵正常生长50年的树,按市场上的木材价格计算,最多值300多美元;但从它产生的氧气、减少大气污染、涵养水源、可以为鸟类与其他提供栖息环境的生态效益看,则值20万美元。这种算账方法强调了    (    )

    A.事物存在的客观性    B.人类认识的主观性
    c.事物联系的多样性    D.事物运动的规律性
    7.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放在首位的应是    (    )

    A.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    B.真正的不结盟
    C.反对霸权主义    D.维护世界和平
    8.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工作的最高衡量标准是    (    )

    A.解放生产力    B.发展生产力
    c.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D.是否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9.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是    (    )

    A.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一起抓B.实现共同富裕

    C.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D.努力促进人类的全面发展

    10.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中,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目标是    (    )

    A.建设立足现实,继承历史文化优秀传统、吸取外国文化有益成果的社会主义精

    神文明
    B.努力提高全民族的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水平
    c.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繁荣学术和文艺
    D.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和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国和论坛是以专业提供建筑工程、金融会计、国家公务员、职业资格、学历认证、计算机及外贸等九大类100多种考试的考试资讯、考试交流、试题资料下载、考试服务和学习交流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23 22:16:07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了

国和论坛是以专业提供建筑工程、金融会计、国家公务员、职业资格、学历认证、计算机及外贸等九大类100多种考试的考试资讯、考试交流、试题资料下载、考试服务和学习交流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发表于 2016-12-24 04: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支持一下,非常感谢!!
国和论坛是以专业提供建筑工程、金融会计、国家公务员、职业资格、学历认证、计算机及外贸等九大类100多种考试的考试资讯、考试交流、试题资料下载、考试服务和学习交流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最新帖子|国和论坛 ( 京ICP备12043779号-9 )

GMT+8, 2025-4-9 02:12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