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所有资料全部下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从耕地保护说开去
农民离不开耕地,国家更离不开耕地。但是,近年来,随着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各种违法征地占地现象屡见不鲜,圈地战地现象更是越发猖獗,耕地面积逼近18亿亩红线,严重制约国家可持续发展,影响社会稳定和谐与发展。落实耕地保护,事关农民根本利益,关系国家粮食安全与经济建设大局,决定社会稳定与和谐。
为此,各级党和政府必须务实采取各种措施,切实推进体制改革,将耕地保护落到实处。
第一、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让耕地保护观念深入人心。农民是耕地保护的第一执行者,观念意识是耕地保护的内在动力。长久以来,农民耕地保护意识淡薄,滥垦滥种、任意转让已成为土地流失的一颗毒瘤。各地宣传部门和土地管理部门应加大宣传力度,让农民心存耕地、心忧耕地、心系耕地,了解耕地所带来的利害关系,合理耕种,慎用化学肥料,敢于运用法律武器同违法圈地占地作斗争。
第二、健全制度,完善机制。导致今年耕地锐减的一大原因是相关政策法规的缺失,这让许多人和团体钻了体制的空子,违背国家耕地政策确免于处罚,违规占用国家大量土地。各地根据自身情况,在宪法的基础上,制定出耕地管理条例、奖罚制度;有条件的地方成立耕地保护小分队,给予财政补贴,专门负责耕地保护工作;建立一把手负责制度,起到领导带动作用。
第三、加强监管,舆论监督。相关管理部门应加强对耕地的保护工作,坚决查处各类违法占用土地的行为;充分发挥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对违法圈地占地、浪费土地现象予以曝光。
第四、转变土地利用方式。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科学安排城镇建设和相关行业规划的用地规模,要按照集约节约的原则,优化用地结构,控制城市盲目扩张,合理安排基础设施建设。
第五、坚持节流与开源并举。鼓励通过整理、复垦和开发耕地,提高耕地利用率;优先安排城乡结合处荒置土地用于城市扩建,尽最大限度利用闲置土地;加强对煤矿塌陷区的整理利用工作;合理规划新农村建设,尽最大可能不占用新的土地。
“民以食为天,国以食为本”,粮食安全问题的本质是落实耕地保护政策,将耕地面积稳定在红线以上。本着以人为本,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党和政府定能稳守18亿亩红线,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