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所有资料全部下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2013年江苏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心理学》全真模拟试题(4)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社会期望教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从角色期望来看这属于( )。
A.素质期望
B.形象期望
C.职业期望
D.师德期望
2.奥苏贝尔认为学校应主要采用( )。
A.有意义的发现学习
B.无意义的机械学习
C.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D.有意义的合作学习
3.对儿童少年尤为重要的道德情感是( )。
A.事业感
B.自尊感
C.集体主义情感
D.义务感
4.教师先准备预备性材料,设想教学进程,然后呈现给学生,并从中抽象出新信息的教学策略属于( )。
A.概念形式策略
B.先行组织者策略
C.认知发展策略
D.行为练习策略
5.教师选择教学方法的主要依据是( )。
A.教学大纲
B.学生综合水平
C.教材的特点
D.教学目标和学生学习结果的类型
6.学生在几次学业成绩测验中得分比较一致,则说明这个测验具有测量的( )。
A.信度
B.效度
C.区分度
D.难度
7.下列关于正负强化与惩罚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正强化的性质与奖励相同,负强化的性质与惩罚相同
B.奖与惩两种手段使用的目的相同,都是制止某种不当的行为
C.在教育中,可以多使用施予式惩罚,多使用剥夺式惩罚
D.在教育上使用惩罚时,只有在积极的目的下,使之符合负强化的原理,惩罚才会产生教育价值.
8.某教师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说明该教师还处于( )。
A.关注发展阶段
B.关注学生阶段
C.关注情境阶段
D.关注生存阶段
9.( )是指空间上接近、时间上连续、形状上相同、颜色上一致的事物,易于构成一个整体为人们所清晰地感知。
A.组合律
B.活动律
C.强度律
D.差异律
10.人运用已有的表象,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叫( )。
A.无意想象
B.有意想象
C.再造想象
D.创造想象
11.根据维纳的两维成败归因理论,下列属于稳定的内在原因的是( )。
A.能力
B.努力
C.任务
D.运气
12.教师不直接将学习内容提供给学生,而是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去探究和发现知识和问题的方法是( )。
A.讲授法
B.发现法
C.掌握学习法
D.头脑风暴法
13.“学习风格”概念的提出者是( )。
A.桑代克
B.塞伦
C.布鲁纳
D.加涅
14.由于具有较高的概括水平的上位经验与具有较低的概括水平的下位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而发生的迁移称为( )。
A.顺向迁移
B.逆向迁移
C.水平迁移
D.垂直迁移
15.小王花了十分钟就把《静夜思》背下来了,然后他又继续读了五分钟,这种促进知识保持的方法属于( )。
A.深度加工
B.运用记忆术
C.适当过度学习
D.合理进行复习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个空,每空1分,共20分。)
1.小学生在掌握概念时,其学习往往是分步的,一般是先达到_____,再提高至_____。
2.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包括:_____、_____和评价三个过程。
3._____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
4.一般认为,态度与品德形成过程的阶段依次为_______、认同、_____。
5.学生座位的分配,一方面要考虑课堂行为的_____,预防纪律问题的发生;另一方面又要考虑促进学生间的正常_____。
6.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知识的概括存在着抽象程度不同的两种类型,即_____和_____。
7.奥苏贝尔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把学习分为接受学习和_____。
8.对于情感以及道德行为表现的评价常常采用_____的评价手段,如案卷分析、观察、问卷量表以及谈话等。
9.课堂教学环境包括_____环境和课堂社会环境两个方面。
10.皮亚杰认为儿童5岁以前是“无律期”,他们通常以“______”的方式来考虑问题。
11.测量主要是一种收集资料数据的过程,是根据某种标准和一定的操作程序,将学生的_____确定为一种量值,以表示学生对所测问题了解的多少。
12.美国心理学家奎伊在其研究的基础上,把学生的问题行为分成行为型、人格型和_____三种类型。
13.所谓心理辅导,是指在一种新型的建设性的人际关系中,学校辅导教师运用其_____,给学生以合乎其需要的协助与服务。
14.儿童多动综合症是一种以_____和活动过度为主要症状的综合性障碍。
15.教师在教授思维方法时,应遵循_____的方式,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学生的不必要的盲目摸索。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简述桑代克学习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对教育的指导意义。
2.简述场独立型和场依存型认知风格的特点。
3.简述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4.简要说明学习策略的教学模式。
5.简述晕轮效应在教育过程中有何不良影响。
6.如何理解与把握心理健康的标准?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联系教学实际,谈谈如何对小学生进行心智技能的培养。
2.试述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