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33|回复: 0

中学教育心理学核心考点精粹:第四章 学习动机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7 07:08: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所有资料全部下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第四章 学习动机

  1.学习动机的含义与结构
  学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致使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
  (1)学习需要与内驱力:学习需要是指个体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有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它的主观体验形式是学习者的学习愿望或学习意向。
  (2)学习期待与诱因:学习期待是个体对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目标的主观估计。诱因是指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 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
  2.学习动机的种类
  根据学习动机内容的社会意义可以分为高尚的与低级的动机。根据学习动机的作用与学习活动的关系可以分为近景的直接性动机和远景的间接性动机。根据学习动机的动力来源可以分为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
  3.学习动机的理论
  (1)强化理论
  (2)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认为人的基本需要包括: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在人的需要层次中,最基本的是生理需要。自我实现作为一种最高级的需要,包括认知审美和创造的需要。
  (3)成就动机理论
  成就动机是个体努力克服障碍、施展才能、力求又快又好地解决某一问题的愿望或趋势。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阿特金森。他把个体的成就动机分成两类:一类是力求成功的动机;另一类是避免失败的动机。
  (4)成败归因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维纳把归因分为三个维度: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又把人们活动成败的原因即行为责任主要归结为六个因素,即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机遇)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等。
  (5)自我效能感理论
  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这一概念由班杜拉最早提出。
  4.学习动机的培养
  (1)利用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互动关系培养学习动机;
  (2)利用直接发生途径和间接转化途径培养学习动机。
  5.学习动机的激发
  (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
  (4)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国和论坛是以专业提供建筑工程、金融会计、国家公务员、职业资格、学历认证、计算机及外贸等九大类100多种考试的考试资讯、考试交流、试题资料下载、考试服务和学习交流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最新帖子|国和论坛 ( 京ICP备12043779号-9 )

GMT+8, 2025-4-8 05:45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