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
1.现在体育界运动员在国际比赛中取得了金牌,奖励一直追溯到运动员的启蒙教练,这说明教师的劳动具有( )。
A.未来性
B.滞后性
C.连续性
D.广延性
2.素质教育是促进( )的教育。
A.个性发展
B.认识发展
C.情感发展
D.意志发展
3.幼儿教师必须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这体现教师工作具有( )。
A.复杂性
B.连续性
C.长期性
D.示范性
4.幼儿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主要体现在( )。
A.进行科学发现
B.进行技术的发明
C.创造性地运用教育规律
D.探索未知领域
5.一般来说,幼儿教师扮演的职业角色不包括( )。
A.幼儿生活的服务者
B.幼儿的榜样和示范者
C.幼儿生活中“母亲”的角色
D.幼儿学习活动的合作者
6.教师职业与其他职业不同的本质特征是( )。
A.为人师表
B.献身教育
C.教书育人
D.公而忘私
7.教师自我教育能力的核心是( )。
A.思考能力
B.反思能力
C.教学能力
D.自学能力
8.现代教育的儿童观坚持( )。
A.育人为本
B.以教材为本
C.以课堂教学为本
D.以教师为本
9.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 )。
A.多样化
B.专业化
C.单一化
D.崇高化
10.从伦理学的角度看,教师要公正地对待幼儿,首先是要真正( )。
A.给幼儿权利
B.教幼儿知识
C.尊重和信赖幼儿
D.尊重幼儿家长
11.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 )。
A.教师
B.学生
C.学校
D.学习
12.下面哪项不属于师幼关系的功能?( )
A.教育功能
B.激励功能
C.评价功能
D.调控功能
13.优秀教师的最高层次是( )。
A.合格教师
B.教育教学能手
C.专家型教师和学者型教师
D.教育家型教师
14.素质教育是面向( )的教育。
A.全体教师
B.全体学生
C.全体社会成员
D.全部个性
15.教学反思的出发点和归宿是( )。
A.课堂教学
B.学会教学
C.探究和解决问题
D.追求教学环境的最优化
16.我国现行法律对教师职业的规定认为,教师职业是一种( )。
A.私人职业
B.从属职业
C.专门职业
D.附加职业
17.教育幼儿的感情基础是( )。
A.爱工作
B.爱幼儿
C.爱学校
D.爱教育事业
18.强调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国民和全体适龄儿童,反映了素质教育的( )。
A.主体性
B.全体性
C.发展性
D.全面性
19.教师专业化的尝试始于( )。
A.教师职业的出现
B.师资培训机构的建立
C.教育立法的规定
D.国民教育制度的确立
20.下列属于创新教育的是( )。
A.心理创新教育
B.和谐教育
C.赏识教育
D.愉快教育
21.构建素质教育目标,必须遵循青少年儿童身心素质发展的( ),才能保证目标的科学性、可行性。
A.顺序
B.客观规律
C.特征
D.重点
22.一个民族是否具有竞争能力、是否能够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是( )。
A.创新精神
B.学习能力
C.拼搏精神
D.团结精神
23.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和教育改革的主战场是( )。
A.家庭教育
B.教师培训
C.课外活动
D.课堂教学
24.下列哪项不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思想?( )
A.教育要面向世界
B.教育要面向现代化
C.教育要面向未来
D.教育要面向学生
25.下列哪项不是家庭、社会尤其是学校要强调树立的教育观念?( )
A.应试教育的教育观
B.系统工程的教育观
C.正确方向与科学方法的教育观
D.素质教育的教育观
26.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 )。
A.适应能力
B.合作能力
C.实践能力
D.学习能力
27.开展研究性、创造性学习,关键是( )和发展学生思考的能力,要求学生敢于除旧布新,敢于用多种思维方式探讨所学的东西。
A.保护
B.限制
C.适应
D.促进
28.一位教育工作者的真正威信在于他的( )。
A.权利
B.威严
C.权威
D.人格力量
29.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起( )作用。
A.关键
B.桥梁
C.决定
D.主导
30.教师对教师职业的意义和价值的认识,对教师职业的社会期望的认识,以及由此形成的强烈的从业、乐业、敬业的动机,属于教师的( )。
A.专业情操
B.专业信念
C.专业态度
D.专业知识
31.( )的掌握和运用程度是衡量教师职业专业化水平的最重要的标志。
A.专业技能
B.专业情操
C.专业知识
D.教学方法
32.就教育专业素养而言,教师除了要有先进的教育理论和良好的教育能力外,还要具有一定的( )。
A.交往能力
B.研究能力
C.管理能力
D.学习能力
33.幼儿教师的劳动具有创造性,这是由幼儿本身的特点和( )决定的。
A.教师本身的特点
B.家长本身的特点
C.教师教育特点
D.幼儿教育特点
34.为了有效地把自己对教育内容的理解转化为学生的知识和有效地解决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教师需要有( )。
A.高度的政治觉悟
B.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
C.丰富的教育科学知识
D.良好的人际文化
35.从教师个体职业良心形成的角度看,教师的职业良心首先会受到( )的影响。
A.社会生活和群体
B.教育对象
C.教育法规
D.教育原则
36.教师在求知和传授知识学问的过程中要做到严密谨慎、严格细致,这就要求教师必须( )。
A.严谨治学
B.实事求是
C.与时俱进
D.理论联系实际
37.“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负责组织、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采用科学的方法,获得良好的发展”,这句话的意思是( )。
A.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B.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C.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作用
D.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不能起到主导作用
38.“终身教育”这一术语是由( )正式提出的。
A.保罗•朗格朗
B.E•捷尔比
C.R•H•戴维
D.洛尔
39.教师角色扮演的先决条件是( )。
A.教师角色认知
B.教师角色体验
C.教师角色期待
D.以上答案都不对
40.当教师把关注的焦点投向提高学生的成绩时,这个阶段是( )。
A.关注生存阶段
B.关注情境阶段
C.关注学生阶段
D.关注成长阶段
41.教师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的主要条件是坚持学习课程理论和教学理论,( ),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
A.热爱教育事业
B.认真备课,认真上课
C.经常撰写教育教学论文
D.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
42.反映教师创新能力发展的评价体系不包括( )。
A.职业素养
B.了解学生,尊重学生
C.教学设计与实施
D.交流与反思
43.教师的教育素养基本上包括两个方面,即教育理论和( )。
A.教育成果
B.教育手段
C.教育思想
D.教育技巧
44.下列哪项不是时代对教育的要求?( )
A.培养高尚品德与聪明才干的新人
B.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新人
C.培养有鲜明个性、善于合作的新人
D.培养丰富的知识和较强的应试能力的新人
45.教师的教育工作能力不包括( )。
A.分析与综合能力
B.语言表达能力、教育科研能力
C.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
D.与学生交往的能力
46.教师要努力创造条件,让学习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有见地地学习,并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际,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实现自我超越。
A.主动地
B.被动地
C.散漫地
D.自由地
47.幼儿具有发展的可能性与( )。
A.现实性
B.潜在性
C.可塑性
D.普遍性
48.幼儿是生活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具有特定的( )属性的人。
A.自然
B.社会
C.实践
D.现实
49.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重要途径和方法是( )。
A.加强现代教育科学
B.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C.开展网络教育
D.高等学校扩招
50.下列不属于教师教育专业素养的是( )。
A.爱岗敬业
B.正确的教育观
C.一定的研究能力
D.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
51.幼儿教师的行为举止之所以成为幼儿学习的榜样,对其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是因为幼儿具有( )。
A.依赖性
B.向师性
C.背师性
D.示范性
52.教师对幼儿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幼儿的( )。
A.人格平等
B.自主发展
C.受到教育
D.主导地位
53.( )的教育思想的核心在于对人性的充分肯定,对人的智慧、潜能的信任,对自由、民主的向往和追求。
A.育人为本
B.终身教育
C.人的全面发展
D.素质教育
54.( )是幼儿教育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际关系。
A.教师间的关系
B.幼儿间的关系
C.师幼关系
D.教师与幼儿家长的关系
55.培养幼儿的爱好和( ),是促进幼儿个性发展的重要方面。
A.爱心
B.素质
C.特长
D.能力
56.下列哪项不是把幼儿看成是独特的人的基本含义?( )
A.幼儿是完整的人
B.每个幼儿都有自身的独特性
C.幼儿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D.幼儿与幼儿之间没有什么差异
57.下列哪项不是教育为了幼儿的发展所应该做的?( )
A.传授知识
B.培养能力
C.学习评价
D.陶冶品德
58.幼儿是发展的人包含三层含义,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
A.幼儿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
B.幼儿自身是一张白纸
C.幼儿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D.幼儿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59.传统教育中注入式、( )教学的弊端,就是教师简单地将自己的理解强加给学生,剥夺了学生思维、选择和尝试的权利。
A.传授式
B.填鸭式
C.启发式
D.引导式
60.下列哪种幼儿最需要教师的尊重?( )
A.智力发育迟缓的幼儿
B.学业成绩中等的幼儿
C.学习成绩优异的幼儿
D.活泼开朗的幼儿
61.能否自觉关注( )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长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
A.与家长的关系
B.生存
C.情境
D.学生
62.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考试与素质的关系是对立的
B.应试教育片面强调教育的选拔功能
C.素质教育把面向全体学生放在首位,强化普及意识
D.应试教育只重视考试的课本内容和各种升学资料的死记硬背
63.关于教师人格的作用,被广泛接受的是( )的观点,“教师人格对于年轻的心灵来说,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教育者的人格是教育事业的一切”。
A.加涅
B.布鲁纳
C.班杜拉
D.乌申斯基
64.终身教育是( )的特点。
A.古代教育
B.中世纪教育
C.近代教育
D.现代教育
65.“教育有法可依,但无定法可抄”,这说明教师劳动具有( )。
A.情境性
B.创造性
C.示范性
D.个别性
二、材料分析题
1.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东东是大班的孩子,平时成绩不太好,但上课总爱举手回答问题。有时候,老师的问题还没有说完,他便把手高高地举了起来,让他站起来回答问题时,他又答不出来。老师找到东东,问他是什么原因。东东说:“别的小朋友都说我学习不好,说我笨,我想回答问题,他们就不会总是说我了。”老师了解了原委后,并没有批评东东,而是和他定下君子协议:“以后老师提问时,如果不会,就举右手一一一就是你拿笔写字的那只小手,如果会,你就举左手——就是不拿笔写字的另一只手。”在以后的课上,老师抓住东东举左手的机会,让他回答问题,并经常表扬他。从那以后,东东在学习上很有起色,其他幼儿都很喜欢他。
问题:对材料中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评析。
2.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乐乐是幼儿园有名的“捣蛋鬼”,与其他小朋友的关系极其不好,因为他比同龄幼儿强壮,经常欺侮“弱小”的同学。老师知道这种情况后,没有批评他,而是经常在班里讲助人为乐、与人友好的故事.又让他与其他幼儿一起扫地、擦桌子,帮老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儿。渐渐地,乐乐不那么淘气了,其他幼儿慢慢和他交好,学习也有了进步。
问题:请你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对该教师的行为进行评析。
3.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有调查显示,有81%的儿童对考试感到“非常”忧虑;63%的孩子担心会受到老师惩罚;44%的学生曾经有过被体罚的经历,并且男生比例比女生高;73%的儿童曾被家长体罚。此外,绝大多数的学生都对沉重的家庭作业怨声载道。而压力过大最终造成:超过1/3的学生每周至少有一次头疼或者腹痛,最严重者一周有4次身体疼痛或不适。专家称,一味讲求竞争和有错必罚的教育理念带来的就是学生精神过于紧张,对其心理健康造成影响,而减轻不必要的压力则是势在必行。
问题:针对上述材料对目前的教育现象进行分析。
4.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某中班幼儿小超,经常迟到、旷课,与其他幼儿打架,学习成绩也不好,尽管老师多次和他谈话、批评教育,仍不见好转,虽然偶尔也有进步,但没过两天又恢复原样,以至老师都对他失去了信心。不过,小超也不是一无是处,他的体育很棒,画画也特别好。
问题:请谈谈如何对待这样的学生。
5.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佳佳是个活泼开朗的小班孩子,她爱学习,跟别的小朋友关系特别好,老师也喜欢她。有一次,她感冒了,却还是坚持来幼儿园。上课了,老师让她背昨天学过的儿歌,她却没有背出来。老师很生气,说她“笨”。佳佳很伤心,回到家就又哭又闹,不吃饭,还说再也不去幼儿园了。
问题:请你就上述材料进行分析。
6.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资料报道:哈师大附属中学的应届毕业女生常艺凡陆续收到来自哈佛、耶鲁、普林斯顿等8所美国一流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并获得奖学金。这一消息在学校里引起的轰动效应自不待言,而尤为值得关注的不仅仅是她能在托福与SAT的考试中获得近满分,同时,她在12岁时就获得了小提琴10级.全国高中生生物竞赛二等奖,美国AMC数学竞赛优胜奖。第六届北京大学全国中学生模拟联合国大会代表奖。另外,她在课余时间坚持打乒乓球6年,有着不错的球艺和健康的身体素质。
问题:这则材料体现了什么样的教育理念?
7.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某幼儿园的两位教师在办公室闲谈,甲老师说:“我们班的××特别聪明,懂得很多知识,真不愧是工程师的儿子。”乙老师说:“我班的××什么都不会,怎么教都学不好,没办法,父母都是小学文化。”甲老师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嘛,就是这个理儿。”
问题:请你运用教师职业理念对这两名教师的行为进行评析。
8.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京京今年上大班,老师对他印象一直不好,其实他的学习成绩还不错,也没犯过什么大错,就是平时有点顽皮,不太自觉,上课有时候爱讲话。但老师对他很有偏见,京京的家长也侧面和老师沟通过,提了些意见,最终非但没改变什么,反而发展到老师经常要故意挑京京错的程度。
问题:根据材料,请你分析教师应该树立怎样的儿童观。
9.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十六大报告在论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中明确指出: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基本普及高中阶段的教育,消除文盲。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问题:结合教育教学实际,谈谈你对终身学习的认识。
10.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一名学生在日记里写道:“我今天特别高兴,因为老师终于给了我回答问题的机会,这可是我进入这个班级获得的第一次机会啊!虽然这是老师不经意的一次提问,但我心里有说不出的喜悦。就在这一次,老师终于注意到‘我’的存在,我有了发表意见的机会……”
问题:这则材料所反映的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端是什么?
11.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放学后,魏老师在整理玩具的时候,发现一个小的芭比娃娃不见了,她想起白天只有晨晨玩过,猜测可能是她拿走了。第二天,魏老师注意观察晨晨,果然发现她的小书包里有娃娃的头发掉了出来。
但是魏老师并没有批评她,而是将这件事以故事的形式讲给了孩子们,之后又特意提问晨晨:“你觉得故事中的小朋友做得对吗?”晨晨说:“不对。”魏老师问:“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晨晨说:“我会把娃娃放回玩具角。”后来,魏老师发现芭比娃娃果然又回到了玩具角。
问题:请你分析材料中教师的做法。
12.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有些人认为:幼儿教师所教的都是一些浅显的知识,所以只要具备粗浅的学科知识就可以胜任。
问题:请用所学的教育学理论分析上述观点,并论述胜任幼儿教师的职业条件。
13.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小刚在幼儿园的时候,就显示出对天文的兴趣,每次向家长和教师提出的问题都与天文有关,家长认为孩子满脑子奇思异想,对他们认为的主科下工夫太少,会影响他将来的学习、升学与就业,多次横加阻拦。幼儿园的李老师则认为小刚有学习天文的潜质,便与家长沟通,让他们支持小刚的兴趣,并经常带他去天文馆。后来,小刚对天文的兴趣一直没有减弱,直到考上了北京师范大学,几年后硕士毕业,分配在北京天文馆工作。
问题:材料中,李老师有着什么样的儿童观?请结合新课程改革的实际,谈谈如何突出这一儿童观。
14.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开学不久,陈老师发现小浩同学有许多毛病。陈老师心想,像小浩这样的同学缺少的不是批评而是肯定和鼓励。一次,陈老师找他谈话说:“你有缺点。但你也有不少优点,可能你自己还没有发现。这样吧,我限你在两天内找到自己的一些长处,不然我可要批评你了。”第三天,小浩很不好意思地找到陈老师,满脸通红地说:“我心肠好,力气大,毕业后想当兵。”陈老师听了说:“这就是了不起的长处。心肠好,乐于助人,到哪里都需要这种人。你力气大,想当兵,保家卫国,是很光荣的事,你的理想很实在。不过当兵同样需要科学文化知识,需要有真才实学。”听了老师的话,小浩高兴极了,脸上露出了微笑。
问题:结合新的教师观,谈谈你对陈老师的看法。
15.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如今的幼儿很小就接受了各种各样的新生事物,脑子里千奇百怪的东西很多,他们总会提出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问题,比如,“老师,什么叫‘酷毙了”“‘老师,怎样才能当上还珠格格”,等等。这样的问题真是让老师无言以对。
问题:面对这样的问题,你会怎么做?
16.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某幼儿园给幼儿布置了独具特色的寒假作业——环保作业:让家长带领幼儿到公园街头捡拾垃圾;民俗作业:让幼儿真正认识传统佳节;体育作业:长跑、跳绳天天练,告别肥胖、近视眼等。这种“变了脸”的寒假作业,受到了幼儿及家长的普遍好评。
问题:请运用素质教育理念分析这一材料。
17.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一教师在班上发起评选最坏学生的活动,要评出全班最坏的3个学生。6岁的童童被评为第3个最坏学生,同学们给他列出了16条罪状。那天放学回家,妈妈发现童童无精打采,一问才知真相。妈妈很愤怒,但她还是冷静地要求教师收回这次评选结果。教师却说,这是全班同学的共同呼声,他本来就是最差学生。从此以后,童童就不太想去上学了,总是想方设法找借口逃学,最后,妈妈不得不为他转了学。
问题:请你用当代儿童观和教师观来评价这一材料。
18.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一位教师在进行语文课文《萤火虫》教学时有这样一个片段:教师问学生,萤火虫燃烧了自己,怎么了?有的孩子回答说,萤火虫燃烧了自己,它就死了;也有孩子说,萤火虫燃烧了自己,它没有怎么,只是一种生理现象;还有一部分孩子有一些其他理解。这时,教师无法对这些理解给予肯定,因为书上不是这样说的,书上的正确答案是,萤火虫燃烧了自己,照亮了人间。所以,老师不断运用教学技巧和教学机智,想办法一步步地“启发”孩子得出“正确”的认识,要求同学们再想一想,再看一看,看什么呢?当然是看书,看课文,最后,孩子们终于在老师的不断引导下,“看”出一个“共同”的认识——萤火虫燃烧了自己,照亮了人间!
问题:试从教师的教学观、教材观以及学生观出发,对上述课堂教学材料进行评价分析。
19.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下,怎样评价学生的优、良、中、差呢?为此,我制定了这样的标准:一是在大纲规定的基础科60分以上,并能发现自己的特长且有所发展的,视为及格;二是基础科及格或良好,特长科明显超过同年级学生的,视为良好;三是基础科良好,特长科大大超过同年级学生或有所发明创造的,视为优秀;四是仅基础科及格或仅特长科有所发展的,均视为不及格;五是仅基础科良好,或特长科单方独进的,视为畸形发展,作降格评价。这一评价标准的实施,使绝大部分差生都抬起头来走路,找到了自己成才的优势与途径,也使文化课考试分数好的学生不再自我感觉良好。从而找到了良性互补、和谐发展的新路子。通过一个学期的实践,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明显高涨,各科学习成绩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各科总分由原来年级的倒数第二上升到年级的第二名。
问题:请你针对材料中制定的评价标准,谈谈自己的看法。
20.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雪化了变成什么?”一个孩子回答:“变成了春天!”这个回答是多么富有想象力,又是多么富有艺术性,可居然被判为零分。“树上有五只鸟,被人用枪打死了一只之后,树上还剩下几只鸟?”一个孩子回答:“还有三只。”老师愕然:“怎么可能?”孩子解释:“爸爸被打死了,妈妈吓跑了,剩下三个孩子不会飞。”这是一个充满情感的回答,又是一个极现实的回答。可是,老师也断然认为不对。
问题:为什么会经常出现类似上述的情况?老师应怎样对学生进行正确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