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所有资料全部下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今年4月16日,离开熟悉的家,飞往上海,我开始了世博之旅。在飞机上,看着依稀远去的桂林山水,想到自己第一次出远门、做的又是这么有意义的事,真的感觉很幸运。 大学毕业后,我一直在桂林从事导游工作,5年多来,积累了不少工作经验。然而,作为世博广西馆的讲解员,上岗之前,我的压力仍然很大。虽然我是我们讲解班里年龄最大、也相对有工作经验的,但在世博会这个国际平台里,如何让世界各地的观众了解我的家乡,我还需要掌握更多关于广西的知识,而这比起导游工作来,难度更大。
出发之前,我查阅了大量关于世博会以及广西的资讯。说实话,以前,我真的不太关注桂林之外的其他城市,也不太关注世博会,没想到2010上海世博会我能参与,这将成为我一生中难忘的记忆。
第一次踏进世博园,首先感到的是强烈的视觉冲击。这里真的是个万国博览园。巧夺天工的各国展馆及国内各省市区馆,不大的建筑中陈列着各国、各地城市发展的成就,展示着那里人民的聪明睿智。4月18日,我终于见到了广西馆。第一眼看上去,就感觉那么熟悉,我看到了熟悉的桂树桂花,触摸到了象山,闻到了沁人心脾的桂花香。广西馆不算大,但处处是精华,我很自豪能在这里工作。
4月20日,场馆开始试运营,我也迎来了世博会第一天的工作。穿上漂亮的制服,别上麦克风,很有气质地站在场馆当中,为所有来宾介绍,这有点像我熟悉的导游工作。根据分配,我主要介绍广西馆的外观部分及第一展区———绿色家园,当有重要领导或团队到来,我们也要全程介绍。我们实行三班倒,每个班有3—4名讲解员及一名翻译,每班的工作时间是6小时,每两天轮一次休。
虽然比起以前做导游,工作时间短了,但工作量却很大,平均一天下来,我要接待3万人次的观众,有时连喝口水的时间都没有。但听到很多参观者开心地说,广西真不错,我就会觉得自己的付出值。
虽然每个班里都有翻译,但由于外国观众络绎不绝,有时,我也会客串翻译,我所接触的外国观众,有一大半从没听说过广西,但大都知道桂林。经过我的介绍,他们才知道桂林原来只是广西的一个市。通常,我会通过场馆中蛙背上的触摸屏,向他们介绍广西其他城市的风光,他们很开心,表示一定要去广西走走看看。还有一部分观众已经有了去桂林旅游的计划,于是,我就会为他们送上详细的旅游线路。他们惊讶,我能说那么流利的英文,且对广西如此了解。要知道,这可全靠我在桂林从事英文导游积累的经验啊。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我跟很多外国游客成了朋友,我们通过E—mail保持联系,世博会成为一个搭建友谊的平台。
5月1日后,为了突出广西是一个少数民族风情浓郁的省份,我们每位工作人员都换上了广西各少数民族的服装。从那以后,我的工作除了讲解与接待外,又增加了一项———合影。我被很多观众邀请合影,每天闪光灯在眼前不断地闪烁,让我很有明星的感觉,但与此同时,工作强度又加大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