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12|回复: 0

[管理案例] 案例探讨:人才也需要“融合”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7 08:52: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所有资料全部下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一方面是来势汹汹的融合通信浪潮,一方面是要做综合信息提供商的运营企业。二者的契合点在于业务,表现形式则落实在了网络和终端所构成的闭环信息通路上。  

  掌握了信息通路也就意味着在融合通信中拥有了话语权,是所谓得通路者得天下。各方诸侯所拥有的通路权力现在已经转化为了获取各自行业的利益的筹码,广播电视、电信运营、互联网等的拥有者无不如此。而其中相对强势的通路拥有者又实实在在地扮演着行业融合推动者的角色。中国移动收购凤凰卫视部分股份,这是电信与广电的亲密接触的结果,而高通建立手机电视运营中心则是又一典型案例。

  这些仅仅是整个行业融合的最新案例。目前,电信业已经步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在产业链上,传统的电信运营商之间的企业竞争将演变成信息通信服务整体价值链的竞争,竞争对手也将从单纯的传统电信运营商之间的竞争转变为包括广电、互联网内容提供商以及IT服务提供商等之间的多元竞争;在技术上,新技术不断演进,IP技术不断发展,网络正在向下一代网络演进;另外,正如上面所述,市场不断趋于融

  融合促进了适应技术、业务和市场融合要求的电信企业内部资源整合和不同行业间的企业融合。可以说,网络融合是一场深刻的商业模式和产业的变革,市场出现交叉调整的同时更加细分,行业界限在被打破的同时又被重新分割。电信运营商开始向全业务运营、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转型,而互联网企业则在忙着进入应用市场……

  融合通信在国际上的快速发展固然激动人心,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一切万事俱备。对于现阶段技术能力的担心并不是杞人忧天,以目前的技术、标准演进情形来看,该领域的技术沉淀或许还不能支撑完全意义上的融合通信概念,但是我们从没有怀疑过业界在技术方面的推动能力。“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这应该是纵观整个通信技术发展史之后所能给予我们的信心所在。

  那么,如果技术层面不成问题,那谁将会给融合通信带来困扰呢?我们可以把目光投向适应这个行业发展特点的人才储备上来。与较短期的技术、标准研发周期相比,人才的培养并非一蹴而就,这或许是目前快速推进融合通信的障碍所在。

  随着全球化和电信市场的逐步开放,不同运营商之间竞争激烈,电信、IT、媒体行业将以最终用户的需求为纽带相互融合,而这些都需要一大批具有兼顾各个行业技术、业务能力的人才。不仅如此,随着行业融合的深入发展,新通信时代对人才的要求会更加苛刻——深刻的技术思想、掌握国际准则、熟悉各地市场实情……这些不仅要求人才有较好的综合素质和综合知识结构,还需要拥有较好的专业技能。因此,届时的高技术人才固然不可或缺,但与产业增长相适应的复合型人才也将十分抢手。

  即便是现在,我们就已经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时下,在设备厂商领域,传统的IT厂商和传统的电信厂商间的人员“对流”正在不断加强,而隐藏在背后的正是电信与IT融合的需要。正如某设备厂商的高层人士对笔者所言:“有过这种经历的人,才会对于融合通信的理解绝对没有问题。”

  目前,针对融合通信的人才储备还明显不足,我国电信运营商在技术研发能力以及影响标准、技术演进方面能力还十分有限。而广电运营商虽然手中拥有丰富的视频资源,但其技术研发体系还不完善,无论是技术积累还是技术人才的积累,都还十分薄弱,而这一问题在短期内很难解决。

  据了解,目前在国家有关部门的支持下,专门针对网络融合趋势下的人才培养机构已经开始设立,由此也可以看出,融合通信时代已经十分迫切地需要产业人才的“融合”,这一点对于产业未来的整体发展而言至关重要。
国和论坛是以专业提供建筑工程、金融会计、国家公务员、职业资格、学历认证、计算机及外贸等九大类100多种考试的考试资讯、考试交流、试题资料下载、考试服务和学习交流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最新帖子|国和论坛 ( 京ICP备12043779号-9 )

GMT+8, 2025-4-19 11:35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