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71|回复: 0

[HR知识] 哪“三个臭皮匠”能顶诸葛亮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7 08:54: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所有资料全部下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至少说了千年了,就事论事地说别说三个皮匠,就是三十个皮匠放到曹操、孙权面前也顶不上诸葛亮。要不当年的刘皇叔怎么不找皮匠,单请孔明哪。其实这里面还隐含着这样有一个道理,群众(或百姓)的位置。更深一点说是:英雄和奴隶谁创造了历史的问题。话提扯的有点儿远,还是说说“三个臭皮匠”怎么就顶了孔明他老人家了。  
       传说,既然是传说您未必当真。有一天诸葛亮到东吴串门,存心要羞臊羞臊东吴,便为孙权设计了一座报恩寺塔,看看东吴有没有能人建塔。既然是诸葛亮要羞臊东吴,那宝塔也不是轻易就能造的出来的。光是塔顶上的铜葫芦,就有5丈高,4千多斤重。但就缺个能做铜葫芦模型的人。孙权一瞧顿时傻了眼,急得可着院子走溜儿。孙权心想,这塔造的出来造不出来事小,但让诸葛亮瞧不起东吴那可就国体和尊严的事了。与左右一商议,还是招贤吧。不信我东吴没能人。告示贴出去一个来月,没有任何动静,急的孙权团团转,乐的诸葛亮摇着鹅毛扇子在招贤榜前这痛乐。
       话说城门口有三个大字不识的皮匠,因面目丑陋被人称为丑皮匠,听说诸葛亮拿咱东吴人找乐,心里憋屈。哥儿三个花了三天三夜的工夫一合计,用剪鞋样的办法,剪出个葫芦的样子。然后,再用牛皮开料,硬是一锥子、一锥子地缝成一个大葫芦的模型。在浇铜水时,先将皮葫芦埋在砂里。就这样三个臭皮匠攻克了做铜葫芦的难关,为孙权解了一围。
再说诸葛亮,听说人家东吴土法上马,自力更生的把铜葫芦做好了,感觉面子上不好过,便告辞灰溜溜地打道回府了。由此“三个丑皮匠”的做铜葫芦,羞走诸葛亮的事儿传开了。
关于“皮匠”是否就是摆摊修鞋的无从考证,但关于“皮匠”还有另一种说法儿。“皮匠”实际是“裨将”的谐音,“裨将”的“裨”是辅佐的和副的意思。是指三个副将的智慧合起来能顶一个诸葛亮。后来,在流传过程中,人们竟把“裨将”说成了“皮匠”。
       就“三个臭裨将,顶过诸葛亮”这句话的意思和背景来说,应和战争有关,因为诸葛亮本身就是军事家和他能一比高下的也只能是军人。
       “皮匠”也好、“裨将”也罢,遇上什么难事,大家一起商量,出主意想办法,解决问题的方法就很多,总比一个智者的锦囊来的更妙、更高。就拿当前的汶川地震来说,人多力量大,国难当头百姓相助,几百亿的捐款就源源不断地捐到了灾区。再者对于国外某些人,如CNN的主持人和美国的莎朗斯通的鼓噪,群众的唾沫就把他们淹死了。毛主席他老人家说过:“群众是真正的英雄”!
国和论坛是以专业提供建筑工程、金融会计、国家公务员、职业资格、学历认证、计算机及外贸等九大类100多种考试的考试资讯、考试交流、试题资料下载、考试服务和学习交流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最新帖子|国和论坛 ( 京ICP备12043779号-9 )

GMT+8, 2025-4-17 17:0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