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所有资料全部下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第十章 企业主要统计报表
第三节 财务统计 财务统计:是连接统计核算与会计核算的桥梁。
包括资产负债统计、损益及分配统计、人工成本及增值税统计、土地和固定资产支出统计。
一、资产负债
(一)资产总计: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分为①流动资产、②非流动资产。
流动资产分: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款项、其他应收款、存货。
非流动资产分: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其他非流动资产。
1、执行2006《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资产总计 = 流动资产合计 + 非流动资产合计
未执行2006《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
资产总计 = 流动资产合计 + 长期投资 +固定资产合计 + 无形及递延资产小计 + 其他资产
2、流动资产合计
⑴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归为流动资产:
①预计在一个正常营业周期中变现、出售或耗用,主要包括存货、应收账款等;
②主要为交易目的而持有;
③预计在资产负债日起一年内变现;
④自资产负债日起一年内交换其他资产或清偿负债的能力不受限制的现金及等价物,包括现金、银行存款、短期投资、存货、应收账款、预付款等。
⑵企业持有存货最终目的是为了出售。房地产企业所购置的土地和未销售的商品房计入“存货”。
3、固定资产合计:是时点指标,表示固定资产经过扣减折旧、减值准备等后的期末余额。
固定资产净值=原值-累计折旧-减值准备
(二)负债总计:指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1、流动负债合计
⑴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归为流动负债
①预计在一个正常营业周期中清偿;
②主要为交易目的而持有;
③自资产负债日起一年内到期应予清偿;
④企业无权自主地将清偿推迟至资产负债日后一年以上。
⑵流动负债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等项目。
⑶应付账款:指企业因购买材料、商品和接受劳务供应等经营活动应支付的款项。
2、非流动负债合计: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
(三)所有者权益合计:又称所有者权益,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
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
1、实收资本:指企业各投资者实际投入的资本(或股本)总额,包括货币、实物、无形资产形式。按投资主体分为国家资本、集体资本、法人资本、个人资本、港澳台资本和外商资本。
2、国际资本:是有权代表国家投资的政府部门或机构、直属事业单位对企业形成的资本金。
3、集体资本:指本企业职工等自然人集体投资或机构对企业进行扶持形成的集体性质的资本金。
4、法人资本:是指法人以其可支配的资产投入企业形成的资本金。
二、损益及分配
(一)经营收入:指企业经营主要业务和其他业务所确认的收入总额。包括主营业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二)营业成本:
1、营业成本:是指企业经营主要业务和其他业务所发生的成本总额。是报告期内从事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各种耗费。
2、营业税金及附加:指企业因此哪个是生产经营活动按税法规定缴纳的应从经营收入中抵扣的税金和附加,包括营业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费、教育附加费等。
3、销售费用:是企业在销售商品、材料、提供劳务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包括:保险费、包装费、展览费、广告费、商品维修费、预计产品质量保证损失、运输费、装卸费等,以及为销售本企业商品而专设的销售机构的职工薪酬、业务费、折旧费用等经营费用。
4、营业利润 = 营业收入 - 营业成本 - 营业税金及附加 - 销售费用 - 管理费用 - 财务费用 - 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 投资收益
利润 = 营业利润 + 补贴收入 + 营业外收入 - 营业外支出
净利润 = 利润总额 - 应交所得税
三、人工成本及增值税
1、应付职工薪酬:指企业未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而给予各种形式的报酬以及其他相关支出。
2、应交增值税:指企业按税法规定,从事货物销售或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等增加货物价值的活动本期应交纳的税金。
3、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进项税额-进项税额转出)-出口抵减应缴税额-减免税款-出口退税
4、进项税额:是指企业在报告期内购入货物或接受应税劳务而支付的、准予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
增值税额。
5、销项税额:是指企业在报告期内销售或提供应税劳务应收取的增值税额。
四、土地和固定资产支出:指用于土地,以及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方面的资金支出。包括①土地购置、②房屋和建筑物、③机器设备等方面的支出。
固定资产应当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包括企业为构建购某项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一切合理的、必要的支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