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42|回复: 0

[模拟试题] 2016二级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基础过关练习题(7)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7-1-3 22:01: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所有资料全部下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1[单选题]企业在制定培训规划时。必须达到的要求不包括(  ),
  A.系统性B.标准化C.先进性D.有效性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在企业员工培训规划的制定过程中,必须达到的要求有系统性、标准化、有效性和普遍性。
  2[简答题] 简述事实劳动关系形成的原因。
  参考解析:
  (1)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而形成事实劳动关系。从实践中看,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而形成的事实劳动关系一般又分为两种:一种是自始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另一种是原劳动合同期满,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未以书面形式续订劳动合同,但劳动者仍在原单位工作。无书面形式的劳动合同是引起事实劳动关系发生的最主要的原因。在《劳动合同法》施行前的审理劳动合同争议中,相当一部分仲裁机构或法院对于无书面劳动合同的劳动争议案,或者不受理,或者认定为无效,因此导致许多劳动者的权益得不到保护。
  (2)无效劳动合同而形成事实劳动关系。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虽然也订立了劳动合同,但是劳动合同的构成要件、相关条款缺乏或者违法,事实上成为无效合同,双方依照这一合同规定建立劳动关系而形成事实劳动关系。
  (3)双重劳动关系而形成事实劳动关系。双重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用人单位建立的劳动关系。双重劳动关系是一个劳动者具有双重身份并参与两个劳动关系,它既可表现为两个法定的劳动关系同时存在,也可表现为一个法定的劳动关系与一个事实劳动关系并存。
  (4)以其他合同形式替代劳动合同而形成事实劳动关系。在劳动者实际给付劳动而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时,并未订立书面的劳动合同,但是在其他合同中零散地规定了劳动者的权利、义务条款,比如在承包合同、租赁合同、兼并合同中一般性地规定了劳动者的使用、安置和待遇等问题,从而形成事实劳动关系等。
  3[单选题] 在(  )阶段,绩效沟通的目的是管理者就绩效目标和工作标准经与员工讨论后达成一致。
  A.绩效计划阶段
  B.绩效执行阶段
  C.绩效考评与反馈阶段
  D.考评后的绩效改进和在职辅导阶段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不同绩效管理阶段沟通的目的和侧重点
  (1)绩效计划阶段:管理者就绩效目标和工作标准经与员工讨论后达成一致
  (2)绩效执行阶段:员工汇报工作进展或就遇到的问题向管理者求助;管理者对员工工作与目标计划之间出现的偏差进行及时纠正
  (3)绩效考评与反馈阶段:对员工在考核期内的工作进行合理公正和全面的评价,并与员工进行沟通分析,共同确定下一阶段改进的重点
  (4)考评后的绩效改进和在职辅导阶段:跟踪了解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并提供相关支持
  4[多选题] 企业应采用适合的组织发展战略,对组织结构做出相应的调整,主要战略有:(  ) 。
  A.增大数量战略
  B.扩大地区战
  略C.纵向整合战略
  D.多种经营战略
  E.适应新的战略
  参考答案:A,B,C,D
  参考解析:企业战与组织结构的关系
  (1)组织机构的功能在于分工与协调,是保证战实施的手段
  (2)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需采取适合的组织发展战,对组织结构做出相应的调整
  增大数量战——简单结构
  扩大地区战——职能部门结构
  纵向整合战——事业部制结构
  多种经营战——矩阵结构或经营单位结构
  (3)战前导性与结构滞后性
  5[简答题] 正规教育计划
  参考解析:formal education programs
  6[简答题] human resources planning, HRP
  参考解析:人力资源计划
  7[简答题] on-the-job training, OJT
  参考解析:在职培训
  8[简答题] pay-policy line
  参考解析:工资政策线
  9[简答题] 核心竞争力
  参考解析:core competencies
  10[简答题] 顾客评估
  参考解析:customer appraisal
  11[简答题] 请用图形描述企业薪酬设计的程序。
  参考解析:

103655h5zmunhn8wr7rd77.jpg

103655h5zmunhn8wr7rd77.jpg

  12[简答题]简述培训课程体系设计定位的含义。
  参考解析:
  这个工作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要确定培训课程的类别;另一方面是在层次上给它定位,由此决定培训课程和项目的目标,各个课程要素的选择也要以此为依据。
  (1)培训课程的类别。
  1)培训课程应达到的全部目标分为三个领域,即由知识掌握、理解与智力发展诸目标组成的认知领域;由兴趣、态度、价值观和正确判断力、适应性的发展诸目标组成的情感领域;由各种技能和运动技能诸目标组成的精神运动领域,这三大领域的目标各自又可以进行细分,从而形成目标层次体系。
  2)以培训目标为中心,课程设计应当遵循一种系统反馈矫正的目标程序,这一过程可以概括为:目标定向—实施教学—形成性测试—反馈矫正—平行性测试。
  (2)培训课程性质与任务层次。现代培训按其性质分为五个层次,即知识培训、技能培训、思维培训、观念培训、心理培训。
  (3)培训课程系列的编排。培训课程的编排主要根据接受培训的对象而定。对于一个企业来讲,培训对象从总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内部培训对象,主要是指企业内部员工;另一类是企业外部人员,主要是指企业外部顾客以及经销商、代理商等。而对内部培训对象一般又有两种分类的方法,一是按进入企业的时间长短分为新老员工;二是按工作性质不同分为生产人员、新产品开发人员、管理人员以及其他业务人员等。对新老员工的培训内容,大体上可以分为技术能力、人际关系沟通能力和创新决策能力三类。
  1)新员工培训课程。应主要体现在企业概况认识、企业文化、企业管理制度、工作岗位职能等方面,其余的时间新员工应更多地参与到企业的相关部门进行实习,以便尽快对企业有全面深入的了解。而对老员工的培训,则应着重于引导他们的自我指导式学习,强化他们的学习能力。
  2)生产人员培训课程。除了人际关系和创新能力方面的培训以外,主要侧重的是技术能力的培训,所以这类培训通常称为岗位练兵,主要根据岗位技能分析所确定的培训需求来制定培训计划的内容,各技术岗位的要求不同,所培训的内容也不同。
  3)新产品开发人员培训课程。应注重于培养新产品开发人员以顾客为导向的思想理念,注重开发和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能力以及加深相应的产品专业知识。
  4)管理人员培训课程。可以按照岗位职责和管理者在企业管理中所处的层次来确定。
  5)对其他业务人员的培训。主要是指对企业的销售人员和其他服务人员的培训。
  13[多选题]对领导行为的早期研究显示出(  )。
  A.关怀维度B.结构维度C.调查维度D.沟通维度E.工作满意维度
  参考答案:A,B
  参考解析:对领导行为的早期研究显现出以下两个维度:①关怀维度,指的是领导者尊重和关心下属的看法和情感,更愿意与下属建立相互信任的工作关系;②结构维度,指的是领导者更愿意界定自己和下属的工作任务和角色,以完成组织目标。
  14[简答题]简述劳动法律关系的特征。
  参考解析:
  (1)劳动法律关系是劳动关系的现实形态。
  1)劳动法律关系是以劳动关系和劳动法律规范为前提而形成的社会关系,是法律对人们的劳动行为及其相互关系进行调整而出现的一种状态。
  2)存在于各类劳动法律渊源中的权利与义务只是以规范与观念形态存在的权利义务,这种权利义务称为法定权利义务,是权利义务存在的主要形态。
  (2)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权利和义务。劳动法律关系是以法律上的权利、义务为纽带而形成的社会关系,运用劳动法的各种调整方式将劳动关系转化为劳动法律关系是劳动法对劳动关系的第一次调整,雇员与雇主按照法律规范分别享有一定的权利,承担一定的义务,从而使雇主与雇员之间的行为与要求具有法律意义。
  (3)劳动法律关系的双务关系。劳动法律关系是一种双务关系,雇主、雇员在劳动法律关系之中既是权利主体,又是义务主体,互为对价关系。在通常情况下,任何一方在自己未履行义务的前提下无权要求对方履行义务,不能只要求对方履行义务而自己只享有权利,否则,违背了劳动法律关系主体地位平等的要求。
  (4)劳动法律关系具有国家强制性。
  1)劳动法律关系是以国家强制力作为保障手段的社会关系,是由观念抽象状态转化为现实秩序的一种状态。
  2)国家强制力是否立即发挥作用,取决于劳动法律关系主体行为的性质。
  3)强行性规范而形成的劳动法律关系内容受国家法律强制力的直接保障,如不得使用童工,不得低于最低工资标准雇用员工,雇主提供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不得低于国家标准等;任意性规范形成的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当其受到危害时,则需经权利主体请求后,国家强制力才会显现。
  4)由于法律的国家性、普遍性,以及劳动关系在现实生活中通常表现为劳动法律关系,是劳动关系的现实状态,故人们在运用劳动关系的概念时,一般对劳动关系与劳动法律关系并不加以严格的区分,如“建立或解除劳动关系、劳动关系的运行、劳动关系的调整”等,其中的劳动关系既是指劳动关系,又是指劳动法律关系。
  15[单选题] 不属于对受训者情感结果的评价主要涉及的维度和指标的是(  )
  A.责任意识B.创造性C.主动性D.沟通协调能力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情感结果评估主要是考评受训者在心理上对培训项目所灌输的内容的认可程度,多用于关于企业文化、职业心态等精神层面的培训。对受训者情感结果的评价主要涉及以下维度和指标:创造性、责任意识、学习成长、沟通协调能力。
  16[多选题] 员工素质测评量化的主要形式包括( )
  A.类别量化 B.横向量化C.模糊量化 D.纵向量化E.比例量化
  参考答案:A,C,E
  参考解析:素质测评的量化技术,从理论上说,具体包括一次量化、二次量化、类别量化、模糊量化、顺序量化、等距量化、比例量化与当量量化等多种形式。
  17[简答题] equal employment opportunity (EEO)
  参考解析:公平就业机会
  18[简答题] defined-contribution plan
  参考解析:资方养老金投入计划
  19[简答题] pay level
  参考解析:工资水平
  20[简答题] 差额计件工资
  参考解析:differential piece rate
国和论坛是以专业提供建筑工程、金融会计、国家公务员、职业资格、学历认证、计算机及外贸等九大类100多种考试的考试资讯、考试交流、试题资料下载、考试服务和学习交流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最新帖子|国和论坛 ( 京ICP备12043779号-9 )

GMT+8, 2025-4-11 23:58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